聚文网

聚文网 > 作文 > 话题作文 > 节日作文 > 冬至

冬至作文合集六篇

冬至 2016-04-10 06:25:17
相关推荐

冬至作文合集六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冬至作文6篇,欢迎大家分享。

冬至作文 篇1

想起冬至就要到了,我是既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冬至到了,我就可以吃上香喷喷的汤圆了;愁的是,冬至到了,天气更冷了,数九寒天,那滋味可真不好受呀!

一放学,我就三步并作两步飞奔到家里。我看见妈妈和阿姨正在火锅旁边撮汤圆,我也过去帮忙撮。汤圆撮好了,妈妈把撮好的汤圆到进锅里炸。过了一会儿,一盘香酥可口的“空心炸汤圆”就“新鲜出炉”了。我一闻到汤圆那香喷喷的味道就垂涎三尺,立刻夹了一粒放进嘴里。突然,我“哇”地叫了一声。“怎么了?”妈妈连忙问道。我伸出烫得发红的舌头给妈妈看,妈妈才明白过来,心疼地说:“小心点,别再烫着了!”

这时,火锅开了。阿姨把肉丸和羊肉放进锅里。不一会儿,羊肉熟了,阿姨帮我捞出羊肉,我立刻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一眨眼的工夫,一碗羊肉被我吃个精光。妈妈还怕我吃不饱,又给我捞了一大碗肉丸。我不顾三七二十一,捧起碗就吃。阿姨看到我这副狼吞虎咽的模样,便开玩笑说:“我的小馋猫,吃慢点,当心噎着。”我回答说:“猫的喉咙大,整条大鱼都能吞下,哪会噎着呀。”阿姨听了我的这番话,哈哈大笑起来,妈妈也被我给逗乐了……

冬至很重要,家家户户都要过的,尤其北方。妈妈说,冬至以后就开始数九,三九天是最冷的,冷的会冻坏耳朵的。所以每年冬至,大人都会给孩子们汤圆吃的,吃了汤圆,耳朵就不会冻坏了,真有意思!

冬至作文 篇2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题记

冬至的南方,寒风呼啸,光秃秃的树木矗立在刺骨的寒风中。周围的几根草儿,围绕在树的身旁,挤成一团,相互取暖。冬至的城镇,外面却十分热闹。家家户户的孩子都在外面嬉闹玩耍,我则在家中与母亲一起做汤圆。

我趴在桌子旁,饶有趣味地望着妈妈做汤圆。白花花的糯米粉儿倒入一个大盆,极像那冬日里洁白而细腻的雪。温水倒入盆里,花白的糯米粉迅速融合在一块。乍一看有点像在跳双人舞。等着糯米粉与温水融合在一起后,妈妈将糯米粉揉成糯米团。白净浑圆的糯米团,与小孩子白净的脸蛋一模一样。

捏一团儿糯米团子压平,裹入芝麻糊或红豆糊,包裹起来,浑圆的汤圆儿就滚在桌子上,像那正熟睡的小白鸭。我跟着妈妈做,不一会儿我的脸像极了白色的花脸猫。妹妹和爷爷直指着我,捧腹大笑。没多久,汤圆做完了。我望着着滚圆的白汤圆,像极了小孩子胖嘟嘟的脸。

汤圆在热水锅煮着,咕嘟咕嘟的声响,仿佛是冬至来到的欢快歌曲。“卖汤圆,卖汤圆,小二郎的汤圆是甜又甜……”小妹们边拍手边唱着我耳熟能详的歌谣,我坐在椅子上,进入了小二郎卖汤圆的铺子。

“叮咚!”门铃忽而响起,入门的是风尘扑扑的父亲。父亲笑着着将鞋脱掉,一把抱起小妹。一家人快乐地笑着,聊着。汤圆出了炉,我和小妹跑到餐桌前,等着汤圆的到来。一碗冒着热气的汤圆摆在眼前,我经不住等待,首先匀起一个送入口中。“烫烫烫!”刚进口的汤圆又被我吐出,我可怜巴巴地看着母亲。她哈哈大笑,说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欢声笑语中,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着执呼呼的汤圆。汤圆圆圆的,就像坐在我们桌前的一家人,团团圆圆。

冬至作文 篇3

因为一直是在懒懒的秋日里悠闲地混日子,所以这个冬天的来临让我措手不及,一下子坐在冰冷的空气里,我像个孩子似的手足无措,迷茫而不安。

我养了一只绿色的小乌龟,它有一双淡蓝而幽深的眼睛,它看着我,吐出淡淡的蓝色烟雾。它对我说,冬天需要靠回忆取暖。

冬天需要靠回忆取暖。我的眼睛湿润了,于是我努力地去想以前发生的事。

这个冬天我的世界一直在下雪。

这个冬天我和我的朋友远隔千里。

这个冬天我看完了书架里所有的书。

这个冬天我最亲爱的弟弟病了。

……

这个冬天,我的世界发生了太多的事,让我有想逃离的感觉。彻底逃离。可是生活却很坚决的告诉我你不能逃离,也无法逃离。无法逃离。我听见泪水落地的声音。在一个阳光很好的下午,我在房间里,靠着窗子努力地对手呵气,呼出的气变得白白的,在我的眼睛里缓缓上升,模糊了我的视线。我在雪白的纸上涂抹下一首诗:“未叹夏至已临秋,无边细雨更添愁。秋逝冬来追已晚,只道好景不常留。“好景不常留。我并不知道这首诗代表了什么,只是心情,而已。

轻叹出一口气,我戴上耳机,里面是王菲慵懒的声音:“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笑,我想起了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她写道。我想了想,在后面加上一句:“心潮澎湃,等待死来。“

等吧!既然不能逃离,那我就静静地等待,并享受着这个世界所给予的一切。我并不厌世,只是迷茫。

秋末冬至。

冬至作文 篇4

今天是冬至。

冬至是一年里黑夜最长的一天,此后,白天慢慢变长。因此,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古时也喻意新生命的开始。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枢的日子,这一天之后,阴气渐消,阳气渐长。冬至,皇帝到天坛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原定好的去给父亲上坟的日子,可是从昨天严重雾霾开始,到昨晚八点预期的中雨就已经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给姐妹们打了电话,决定改变我们的计划,因为雨,也因为我不想在这个恶劣的天气让大家一起遭罪。

没有去,却让我一直的难受,站在雾蒙蒙,雨淋淋的窗前,一种刻骨铭心的想念渐渐的浮现在自己的心里。

父亲已经离开我们12年了,却好像他就在我的跟前。

我的父亲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我的爷爷在父亲九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以后就在奶奶的独自带着下长大,在我出生之前奶奶也去世了,所以老爹奶奶的概念在我心里只是一个文字的概念,我没有见过他们,也没有叫过一声他们。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在我跟前提过爷爷奶奶,我不知道是自己不善言语还是心中装着无限的痛。

父亲在我的印象里,一直是一个闲不住的人,除了田间劳作之外,就是农闲时间义务忙邻居村民盖屋上墙,我那时候很小,每次去看他除了偶尔抽一袋老烟叶之外,基本上不跟别人说话,就是不停的干活。父亲一生中都很少说话,说话的时间他都用在干活上了,那时候还是大集体的时候,他跟我远房的表哥一起给生产队喂牛,我上学的时候路过牛舍,每次都看到他在那里给牛喂草,打扫牛槽,切割牛草,很少见到他闲着的时候。

父亲在我印象中,很少到别人家借东西,所以我们家的农具家具都很齐全,闲着的时候就看见父亲修补农具家具,那时候我家的方桌是槐树木头的,很结实,到了现在我母亲还是用的那张桌子,家里的`小板凳基本上都是父亲自己做的,家里小锯,斧头,砍刀和一些常用的工具都有,我真的不知道父亲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是如何将木头变成一个个小板凳的。父亲的行为影响到了我,我到现在都不喜欢到别人家借东西。

父亲的手看起来很笨拙也很粗糙,可是在生活上的细节却叫人叹为观止,在那个年代生活的困难家家如是,可是我们家劳力少,入口多,生活尤为困难,家里吃肉只有生产队春节的时候杀猪分肉,平时都是咸菜,最为可口的就是父亲用自己磨得两面见光,刀刃象薄纸一样的菜刀将辣椒削的很薄很细的辣椒丝,如果没有看见是不可能相信的那种辣椒丝,而且是削的,不是切,然后就在母亲烙煎饼的鏊子上连烙代煎,撒一点盐,别说那个困难时候,就是现在都是非常美味的。不仅人吃的辣椒丝削的好,就连我家里猪草都是父亲一刀一刀切出来的,我无数次的发现那些粗细不等长短不一的山芋叶,猪圈草等等的野菜野草在父亲磨得锋快的菜刀下,切得匀而细,应该说我家养的猪在那个穷困的时代可以吃得上这样精细的草料是享福的。

父亲可能上过几天私塾,但是认字不多,在他年老的时候,我发现他经常看一些家里有的书籍或者报纸,后来我给他买了一个老花镜,很多的字他都不认识,有时候想问我还不好意思。

父亲虽然很少说话,但是他又是一个严厉的人,我们小时候割猪草,如果谁私割了别人家的庄稼枝枝叶叶,回来肯定要揍个半死。

最后见到我父亲跟我说话,是20xx年6月份,我母亲回家给我大姐家看家,那时候正是农忙的时候,父亲自己在我给他买的房子里住,我给他送饭去,结果他不在家,邻居说他可能到沭河里去看人钓鱼了,果不其然,我在半路看到他拾取一截杨树枝回来了,我说我们中午喝一杯吧,他咧着几乎掉光牙的嘴说好。吃过饭,外甥把他也带回老家去了,没有想到那是我们最后一次喝酒,也是最后一次说话,在他生命最后的40多天里,由于重度脑梗,再也没有跟我说过一句话。

父亲,儿子无时不在想您!

冬至了,我虽然没能在今天给看您,但是我在这里纪念您。

冬至作文合集六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冬至作文6篇,欢迎大家分享。

冬至作文 篇1

想起冬至就要到了,我是既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冬至到了,我就可以吃上香喷喷的汤圆了;愁的是,冬至到了,天气更冷了,数九寒天,那滋味可真不好受呀!

一放学,我就三步并作两步飞奔到家里。我看见妈妈和阿姨正在火锅旁边撮汤圆,我也过去帮忙撮。汤圆撮好了,妈妈把撮好的汤圆到进锅里炸。过了一会儿,一盘香酥可口的“空心炸汤圆”就“新鲜出炉”了。我一闻到汤圆那香喷喷的味道就垂涎三尺,立刻夹了一粒放进嘴里。突然,我“哇”地叫了一声。“怎么了?”妈妈连忙问道。我伸出烫得发红的舌头给妈妈看,妈妈才明白过来,心疼地说:“小心点,别再烫着了!”

这时,火锅开了。阿姨把肉丸和羊肉放进锅里。不一会儿,羊肉熟了,阿姨帮我捞出羊肉,我立刻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一眨眼的工夫,一碗羊肉被我吃个精光。妈妈还怕我吃不饱,又给我捞了一大碗肉丸。我不顾三七二十一,捧起碗就吃。阿姨看到我这副狼吞虎咽的模样,便开玩笑说:“我的小馋猫,吃慢点,当心噎着。”我回答说:“猫的喉咙大,整条大鱼都能吞下,哪会噎着呀。”阿姨听了我的这番话,哈哈大笑起来,妈妈也被我给逗乐了……

冬至很重要,家家户户都要过的,尤其北方。妈妈说,冬至以后就开始数九,三九天是最冷的,冷的会冻坏耳朵的。所以每年冬至,大人都会给孩子们汤圆吃的,吃了汤圆,耳朵就不会冻坏了,真有意思!

冬至作文 篇2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题记

冬至的南方,寒风呼啸,光秃秃的树木矗立在刺骨的寒风中。周围的几根草儿,围绕在树的身旁,挤成一团,相互取暖。冬至的城镇,外面却十分热闹。家家户户的孩子都在外面嬉闹玩耍,我则在家中与母亲一起做汤圆。

我趴在桌子旁,饶有趣味地望着妈妈做汤圆。白花花的糯米粉儿倒入一个大盆,极像那冬日里洁白而细腻的雪。温水倒入盆里,花白的糯米粉迅速融合在一块。乍一看有点像在跳双人舞。等着糯米粉与温水融合在一起后,妈妈将糯米粉揉成糯米团。白净浑圆的糯米团,与小孩子白净的脸蛋一模一样。

捏一团儿糯米团子压平,裹入芝麻糊或红豆糊,包裹起来,浑圆的汤圆儿就滚在桌子上,像那正熟睡的小白鸭。我跟着妈妈做,不一会儿我的脸像极了白色的花脸猫。妹妹和爷爷直指着我,捧腹大笑。没多久,汤圆做完了。我望着着滚圆的白汤圆,像极了小孩子胖嘟嘟的脸。

汤圆在热水锅煮着,咕嘟咕嘟的声响,仿佛是冬至来到的欢快歌曲。“卖汤圆,卖汤圆,小二郎的汤圆是甜又甜……”小妹们边拍手边唱着我耳熟能详的歌谣,我坐在椅子上,进入了小二郎卖汤圆的铺子。

“叮咚!”门铃忽而响起,入门的是风尘扑扑的父亲。父亲笑着着将鞋脱掉,一把抱起小妹。一家人快乐地笑着,聊着。汤圆出了炉,我和小妹跑到餐桌前,等着汤圆的到来。一碗冒着热气的汤圆摆在眼前,我经不住等待,首先匀起一个送入口中。“烫烫烫!”刚进口的汤圆又被我吐出,我可怜巴巴地看着母亲。她哈哈大笑,说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欢声笑语中,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着执呼呼的汤圆。汤圆圆圆的,就像坐在我们桌前的一家人,团团圆圆。

冬至作文 篇3

因为一直是在懒懒的秋日里悠闲地混日子,所以这个冬天的来临让我措手不及,一下子坐在冰冷的空气里,我像个孩子似的手足无措,迷茫而不安。

我养了一只绿色的小乌龟,它有一双淡蓝而幽深的眼睛,它看着我,吐出淡淡的蓝色烟雾。它对我说,冬天需要靠回忆取暖。

冬天需要靠回忆取暖。我的眼睛湿润了,于是我努力地去想以前发生的事。

这个冬天我的世界一直在下雪。

这个冬天我和我的朋友远隔千里。

这个冬天我看完了书架里所有的书。

这个冬天我最亲爱的弟弟病了。

……

这个冬天,我的世界发生了太多的事,让我有想逃离的感觉。彻底逃离。可是生活却很坚决的告诉我你不能逃离,也无法逃离。无法逃离。我听见泪水落地的声音。在一个阳光很好的下午,我在房间里,靠着窗子努力地对手呵气,呼出的气变得白白的,在我的眼睛里缓缓上升,模糊了我的视线。我在雪白的纸上涂抹下一首诗:“未叹夏至已临秋,无边细雨更添愁。秋逝冬来追已晚,只道好景不常留。“好景不常留。我并不知道这首诗代表了什么,只是心情,而已。

轻叹出一口气,我戴上耳机,里面是王菲慵懒的声音:“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笑,我想起了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她写道。我想了想,在后面加上一句:“心潮澎湃,等待死来。“

等吧!既然不能逃离,那我就静静地等待,并享受着这个世界所给予的一切。我并不厌世,只是迷茫。

秋末冬至。

冬至作文 篇4

今天是冬至。

冬至是一年里黑夜最长的一天,此后,白天慢慢变长。因此,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古时也喻意新生命的开始。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枢的日子,这一天之后,阴气渐消,阳气渐长。冬至,皇帝到天坛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原定好的去给父亲上坟的日子,可是从昨天严重雾霾开始,到昨晚八点预期的中雨就已经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给姐妹们打了电话,决定改变我们的计划,因为雨,也因为我不想在这个恶劣的天气让大家一起遭罪。

没有去,却让我一直的难受,站在雾蒙蒙,雨淋淋的窗前,一种刻骨铭心的想念渐渐的浮现在自己的心里。

父亲已经离开我们12年了,却好像他就在我的跟前。

我的父亲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我的爷爷在父亲九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以后就在奶奶的独自带着下长大,在我出生之前奶奶也去世了,所以老爹奶奶的概念在我心里只是一个文字的概念,我没有见过他们,也没有叫过一声他们。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在我跟前提过爷爷奶奶,我不知道是自己不善言语还是心中装着无限的痛。

父亲在我的印象里,一直是一个闲不住的人,除了田间劳作之外,就是农闲时间义务忙邻居村民盖屋上墙,我那时候很小,每次去看他除了偶尔抽一袋老烟叶之外,基本上不跟别人说话,就是不停的干活。父亲一生中都很少说话,说话的时间他都用在干活上了,那时候还是大集体的时候,他跟我远房的表哥一起给生产队喂牛,我上学的时候路过牛舍,每次都看到他在那里给牛喂草,打扫牛槽,切割牛草,很少见到他闲着的时候。

父亲在我印象中,很少到别人家借东西,所以我们家的农具家具都很齐全,闲着的时候就看见父亲修补农具家具,那时候我家的方桌是槐树木头的,很结实,到了现在我母亲还是用的那张桌子,家里的`小板凳基本上都是父亲自己做的,家里小锯,斧头,砍刀和一些常用的工具都有,我真的不知道父亲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是如何将木头变成一个个小板凳的。父亲的行为影响到了我,我到现在都不喜欢到别人家借东西。

父亲的手看起来很笨拙也很粗糙,可是在生活上的细节却叫人叹为观止,在那个年代生活的困难家家如是,可是我们家劳力少,入口多,生活尤为困难,家里吃肉只有生产队春节的时候杀猪分肉,平时都是咸菜,最为可口的就是父亲用自己磨得两面见光,刀刃象薄纸一样的菜刀将辣椒削的很薄很细的辣椒丝,如果没有看见是不可能相信的那种辣椒丝,而且是削的,不是切,然后就在母亲烙煎饼的鏊子上连烙代煎,撒一点盐,别说那个困难时候,就是现在都是非常美味的。不仅人吃的辣椒丝削的好,就连我家里猪草都是父亲一刀一刀切出来的,我无数次的发现那些粗细不等长短不一的山芋叶,猪圈草等等的野菜野草在父亲磨得锋快的菜刀下,切得匀而细,应该说我家养的猪在那个穷困的时代可以吃得上这样精细的草料是享福的。

父亲可能上过几天私塾,但是认字不多,在他年老的时候,我发现他经常看一些家里有的书籍或者报纸,后来我给他买了一个老花镜,很多的字他都不认识,有时候想问我还不好意思。

父亲虽然很少说话,但是他又是一个严厉的人,我们小时候割猪草,如果谁私割了别人家的庄稼枝枝叶叶,回来肯定要揍个半死。

最后见到我父亲跟我说话,是20xx年6月份,我母亲回家给我大姐家看家,那时候正是农忙的时候,父亲自己在我给他买的房子里住,我给他送饭去,结果他不在家,邻居说他可能到沭河里去看人钓鱼了,果不其然,我在半路看到他拾取一截杨树枝回来了,我说我们中午喝一杯吧,他咧着几乎掉光牙的嘴说好。吃过饭,外甥把他也带回老家去了,没有想到那是我们最后一次喝酒,也是最后一次说话,在他生命最后的40多天里,由于重度脑梗,再也没有跟我说过一句话。

父亲,儿子无时不在想您!

冬至了,我虽然没能在今天给看您,但是我在这里纪念您。

冬至作文 篇5

内容简介:20xx年12月22号星期二雾蒙蒙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

20xx年12月22号星期二雾蒙蒙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接下来,我们讲讲冬至吃的由来吧!

相传,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辞职那时,正好是大雪纷飞的。他看见乡亲们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搭起医棚,用羊肉、葱等食材做成一种药物给百姓吃。吃过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人们称它为“。

妈妈的话:“儿子通过百度查阅,了解饺子的来由,这个方法不错。”

冬至作文 篇6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到了冬至日,也就意味着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天气。古人讲究天人相应,依着老祖宗的规矩,冬至一到就进入了一年中最佳的进补时节。

自我记事起,爸爸在冬至前后会喝参汤。“冬至进补,来年打虎”每次爸爸从奶奶手中接过热乎乎的参汤时,就会来上一句。我真是羡慕得不得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央求奶奶也让我尝一口。每当此时,奶奶总是连连摆手,笑眯眯地说:“你还太小,乖,长大了喝!”碗中的参汤有些泛黄,和着桂圆肉和冰糖。闻起来有丝丝苦,尝起来一定甜甜的。碗上冒着热气,爸爸用手捂着汤碗,然后一口喝光,仿佛顿时有一股热流充盈着他的全身。

今年,爸爸妈妈说我长大了不少,特地也给我买了红参须温补一下。参须汤端了出来,和爸爸的参汤不同,我的汤是透明的。我用舌尖舔了一下,好苦!嘬了一小口,先是苦,后一回味,竟苦尽甘来。我夹起一小段参须,放在嘴中咀嚼,如黄花菜般有嚼劲,但每一嚼都会渗出诸多苦汁,苦汁流入喉咙,却又感到些许清凉。

我们家的太公最为讲究。临近冬至日,他的窗台上就会多一个瓷瓶子。我忍不住偷偷打开一瞧,一大罐浓稠的棕色膏体,像极了我最爱的热可可。我咽了咽口水,刚伸进一个手指头,“干什么呀?”太公的声音响了起来。“阿太,不许吃独食!”太公先是一愣,然后笑呵呵地拉着我的手说:“这是膏方,用来补身体的。”

“啊?这黑乎乎的也是冬令的补品?”我疑惑地望着罐子问道。

“可别小瞧了它,里面有50多种中药材呢。做个膏方非常不容易。要润药、煮药、挂药,好多步骤。老底子做膏方的大师傅,一口紫铜锅、一根老竹搅拌棒,熬上几天几夜,才能熬出这一罐浓缩的精华。”

“哇,太公,那这膏方岂不比爸爸的参汤还厉害?”

“哈哈哈,那是当然啦。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中医馆就会排起长队,真是一方难求。好的膏方师傅做的膏方吃完最后一勺春天就到了!”太公若有所思地望向窗外:“它是我的宝贝,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世代相传的宝贝!”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一过,阳气催生。我想国医所谓的“冬令进补”不仅仅是顺应天时,藏露锋芒的形式,更是对来年蓬勃春发的期盼吧!

冬至作文合集六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