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文学 > 现代作家 > 汪曾祺

汪曾祺 儿子

汪曾祺 2017-09-10 17:49:03
相关推荐

引导语:汪曾祺先生去世后,他的儿子汪朗也继承了家学传统,先后创造了美食散文集衣食大义》、《食之白话》与《刁嘴》,汪朗现在是国内知名的美食作家,大家一起来了解汪曾祺的儿子汪朗。

汪曾祺,是从高邮走出去的一位文学大家,同时也是一位非常出名的美食家。他笔下的美食,特别是家乡高邮的美食,总能让读者垂涎欲滴。汪曾祺去世后,他的儿子汪朗也继承了家学传统,推出了美食散文集《刁嘴》,加上之前所出版的《衣食大义》、《食之白话》等,汪朗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美食作家。

汪朗美食散文集《刁嘴》

借助美食,借古喻今

对于扬州人来说,《刁嘴》这个书名非常容易理解。扬州人说一个人对于饮食比较挑剔,都会说上一句“嘴刁呢”,而这本散文集,从书名上看,就是和吃有关。

汪朗说,《刁嘴》分为“饮馔谈往”和“吃食探微”两大部分,共收文章50多篇,既涉及饮食潮流、社会风俗,也关注日常吃喝、人情世态;从帝王、高官到文人、百姓,从猪头、火腿到萝卜、白菜……不论中菜西餐、盛馔小吃,都敢尝敢试,敢说敢写。每篇文章都是从某种食物开始说起,随后引经据典,探寻食物背后的故事。“其实也不是特意要出一本书,而是一些随笔散文的集结成册,有些文章都是之前已经发表的,后来整理了一下,就有了这本《刁嘴》。”

《刁嘴》出版后,笔触幽默调侃,借古喻今,意趣盎然,受到读者们的好评。

加上之前出版的《衣食大义》、《食之白话》等作品,在国内文坛,汪朗已经被认为是“美食作家”,也有很多人自然而然把他和汪曾祺联系到一起。

对此,汪朗却表现得非常谦虚:“千万不要把我的文字和父亲比,我的文字和他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他是著名作家,而我不是,我就是写着玩的。”汪朗还说,尽管自己从事了多年的媒体工作,每天也是和文字打交道,但在汪曾祺看来,写新闻报道和写文学作品,那是完全不同的领域。“母亲曾对父亲说,你这么能写,为什么不教教孩子呢?父亲就说,写作这件事情怎么教?都是靠自己,他也没人教过。”

引导语:汪曾祺先生去世后,他的儿子汪朗也继承了家学传统,先后创造了美食散文集衣食大义》、《食之白话》与《刁嘴》,汪朗现在是国内知名的美食作家,大家一起来了解汪曾祺的儿子汪朗。

汪曾祺,是从高邮走出去的一位文学大家,同时也是一位非常出名的美食家。他笔下的美食,特别是家乡高邮的美食,总能让读者垂涎欲滴。汪曾祺去世后,他的儿子汪朗也继承了家学传统,推出了美食散文集《刁嘴》,加上之前所出版的《衣食大义》、《食之白话》等,汪朗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美食作家。

汪朗美食散文集《刁嘴》

借助美食,借古喻今

对于扬州人来说,《刁嘴》这个书名非常容易理解。扬州人说一个人对于饮食比较挑剔,都会说上一句“嘴刁呢”,而这本散文集,从书名上看,就是和吃有关。

汪朗说,《刁嘴》分为“饮馔谈往”和“吃食探微”两大部分,共收文章50多篇,既涉及饮食潮流、社会风俗,也关注日常吃喝、人情世态;从帝王、高官到文人、百姓,从猪头、火腿到萝卜、白菜……不论中菜西餐、盛馔小吃,都敢尝敢试,敢说敢写。每篇文章都是从某种食物开始说起,随后引经据典,探寻食物背后的故事。“其实也不是特意要出一本书,而是一些随笔散文的集结成册,有些文章都是之前已经发表的,后来整理了一下,就有了这本《刁嘴》。”

《刁嘴》出版后,笔触幽默调侃,借古喻今,意趣盎然,受到读者们的好评。

加上之前出版的《衣食大义》、《食之白话》等作品,在国内文坛,汪朗已经被认为是“美食作家”,也有很多人自然而然把他和汪曾祺联系到一起。

对此,汪朗却表现得非常谦虚:“千万不要把我的文字和父亲比,我的文字和他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他是著名作家,而我不是,我就是写着玩的。”汪朗还说,尽管自己从事了多年的媒体工作,每天也是和文字打交道,但在汪曾祺看来,写新闻报道和写文学作品,那是完全不同的领域。“母亲曾对父亲说,你这么能写,为什么不教教孩子呢?父亲就说,写作这件事情怎么教?都是靠自己,他也没人教过。”

汪朗眼中的父亲

他最擅长做淮扬菜

众所周知,汪曾祺是一位美食家。他不仅精于美食,而且非常擅长做菜。汪朗说,其实平时在家,如果没有客人,父亲也会下厨,但是菜肴比较简单。家里一旦有了客人,就到了父亲大展厨艺的时候了。

王朗回忆,父亲最擅长的,就是淮扬菜,比如大煮干丝,这是来客必做的一道菜。而且,父亲对这道菜也做了改良。淮扬菜系中的大煮干丝,食材比较简单,味道比较清淡,并不符合北方人的口味,所以父亲在做菜时做了调整。因为大煮干丝的汤汁,必须是高汤,家里又不会每天备着,所以在做干丝时,父亲会放进一些干贝、笋丝等,用来调味,提升菜的鲜味。还有一道菜,就是采摘新鲜的荠菜,用菜刀剁碎,拌了香干、麻油等佐料,也是待客的一道佳肴。

除了家乡菜,汪曾祺还有一手拿手的云南菜,这也和汪曾祺曾在云南生活过一段时间有关。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曾说,因在汪老家吃过一道鸡枞菌,从此就对这道美食念念不忘。汪朗也说,家里来的客人,随着时节的变化,也能吃到各种季节的菌菇,那种鲜美的味道,会让每位来客赞不绝口。除了菌菇,还有一道云南百姓常吃的菜,将刚刚灌浆的玉米掰下来,用辣椒炒了,无论下酒还是下饭,都是极好。

此外,汪曾祺在家里几乎什么菜系都会涉及,比如京菜、川菜等。“父亲经常在外面吃饭,觉得哪里的菜好吃,回到家中就会做一道,味道和饭店里的差不离。”

汪朗说,自己在文字上和父亲的造诣相差较远,但是在做菜上,却得到父亲八九成的功力。“父亲年岁渐长后,家里来了客人,都是我下厨做饭的。父亲也不管我,也不指点,随便我做出什么都行。”

对家乡的思念

父亲都写进了作品里

汪朗出生在北京,除了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期去过山西十多年,一直生活工作在北京。1981年,他从甘肃出发,经四川,过湖北,一直来到了江苏,回到了扬州高邮,那也是他第一次来到父亲的衣胞之地。“来到高邮时,内心还是非常激动的,毕竟这是父亲的故乡啊,尽管是第一次来,可是对于这座城市,有着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特别有一种回家的温馨。”

回到北京后,汪朗对父亲讲述这段高邮之行时,汪曾祺非常激动,甚至非常羡慕。“当时,父亲已经离开故乡很多年了,一直都没有回去。他一直都在问我,高邮现在是什么样子了?不久后,他就自己回到了高邮,满足了归乡的心愿。”

汪曾祺对家乡的思念,在他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得出来。“父亲对于家乡的情怀,写的比说的多,其实平时在家里,父亲不是一位话多的人,只有感兴趣的话题才能打开他的话匣子。对于家乡的思念,他都写进了作品里。”

汪朗说,这些年来,他回过高邮三四次,每次都能感受到这座小城的灵秀和温情。“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回来看看的,走一走父亲当年走过的街巷,品一品父亲笔下的高邮美食”。

汪曾祺的为父之道

汪曾祺老先生的文字淡雅随性,其家庭教育理念亦随性之极。

汪先生17岁初恋,暑假在家写情书,他爸爸在一旁出主意;十几岁时学会抽烟喝酒,他爸爸喝酒会给他也倒一杯。汪爸爸还有句话常挂嘴边:“多年父子成兄弟”,这种态度也影响了汪曾祺对自己儿子的态度。

汪曾祺戴了右派帽子下放张家口农村劳动时,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儿子用汉语拼音给他写了一封信,于是汪曾祺赶紧学习拼音给儿子写回信。

有一次,在农村插队的儿子带回家一个同学,这个同学的父亲正受迫害已经没有家了,儿子就偷偷把他带回自己家。当时因为考虑到自身安全,汪曾祺责备了孩子,但看到孩子委屈的样子,马上意识到自己明哲保身的思想是庸俗的。于是他给予了儿子理解并保护了这位同学。

在儿子的恋爱上,汪曾祺采取的态度也是闻而不问,了解但不干涉。儿子成家了,管汪曾祺有时叫爸,有时叫老头子,亲家母都说孩子没大没小,汪曾祺却觉得,一个现代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意思。

汪老先生说,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母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可以想见,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什么代沟、青春期与更年期的碰撞,都将在兄弟般的友爱中,汇成一幅幅温馨的亲子画面。

多年父子成兄弟,这样的说法看似随心率性,细细体味之后,发现达成这样的父子关系着实不简单,成兄弟的关键是父亲理解和尊重孩子,放下身段向下看齐,而不是要孩子变成小大人向上看齐。汪老先生的这种教育理念,是值得现代家长学习借鉴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