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文学 > 现代作家 > 莫言

莫言和他的高密东北乡

莫言 2010-04-04 10:39:40
相关推荐

高密东北乡是指高密市区东北方向的几处镇街园区(夏庄镇部分村庄、胶河疏港物流园区)。她们地处高密版图东北区域,统称高密东北乡,是莫言笔下的一个文学高地,并不是指高密的一个乡名称为东北乡。莫言出生于高密东北乡的平安庄村(今高密市胶河疏港物流园区平安庄村)。

莫言和他的高密东北乡

韩宗宝

莫言和他的红高粱,一直是山东高密的名片。2012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19点,因为诺贝尔文学奖,因为莫言,全世界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高密。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为: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以中国本土作家身份斩获诺奖,极大地提振了中国文学的整体士气,对中国文学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的意义。

从整个社会对文学的重视与迷恋来说,我们通常把80年代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黄金时代”。在80年代,文学是全社会关注的中心,文学不仅走在文艺界与思想界的前面,而且走在整个时代的最前沿。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政治的束缚,获得了相对自由发展的空间和自身的“主体性”,各种文艺思潮此起彼伏,莫言这代作家,正是在那时开始崭露头角。随着商业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文学逐渐被边缘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言获奖掀起的“莫言旋风”和“莫言热”,对中国文学的前景,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莫言斩获诺奖作为中国文学复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以后一个时期,将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巨大而持久的推动力。相信会有年经人由此而点燃他们对文学的梦想,当年弃文下海弄潮的文化人,有可能也会重新审视他们冷淡已久的文学。

高密东北乡是指高密市区东北方向的几处镇街园区(夏庄镇部分村庄、胶河疏港物流园区)。她们地处高密版图东北区域,统称高密东北乡,是莫言笔下的一个文学高地,并不是指高密的一个乡名称为东北乡。莫言出生于高密东北乡的平安庄村(今高密市胶河疏港物流园区平安庄村)。

莫言和他的高密东北乡

韩宗宝

莫言和他的红高粱,一直是山东高密的名片。2012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19点,因为诺贝尔文学奖,因为莫言,全世界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高密。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为: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以中国本土作家身份斩获诺奖,极大地提振了中国文学的整体士气,对中国文学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的意义。

从整个社会对文学的重视与迷恋来说,我们通常把80年代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黄金时代”。在80年代,文学是全社会关注的中心,文学不仅走在文艺界与思想界的前面,而且走在整个时代的最前沿。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政治的束缚,获得了相对自由发展的空间和自身的“主体性”,各种文艺思潮此起彼伏,莫言这代作家,正是在那时开始崭露头角。随着商业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文学逐渐被边缘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言获奖掀起的“莫言旋风”和“莫言热”,对中国文学的前景,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莫言斩获诺奖作为中国文学复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以后一个时期,将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巨大而持久的推动力。相信会有年经人由此而点燃他们对文学的梦想,当年弃文下海弄潮的文化人,有可能也会重新审视他们冷淡已久的文学。

一、我与莫言

因为少年时代就喜欢文学,因为和莫言同为山东人,所以,莫言和他的小说,他的高密东北乡,在我是耳熟能详的。我的故乡地处山东诸城的东北角,是诸城、安邱、高密三县的交界。套用莫言的话应该是诸城东北乡,但我把它称为潍河滩。从大的地理上讲,莫言的高密东北乡,也属于潍河流域。潍河,古称潍水,发源于莒县箕屋山,上游流经莒县、沂水、五莲,从五莲北部进入潍坊市,流经诸城、高密、安丘、坊子、寒亭市区,在昌邑市下营镇入渤海莱州湾。潍河流域有一条明显的文化带,从潍河的源头数起,有传说中的大舜和大禹、孔门弟子曾子、文艺理论家刘勰、齐国名相晏婴、孔子的女婿、能识鸟语的公冶长、经学大师郑玄、建安七子之一徐干、三国时北海相孔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金石学家赵明诚、跨越明清两朝的小说家丁耀亢、清朝高官、文人窦光鼐、宰相“刘罗锅”刘墉,现当代作家王统照、王愿坚、王希坚、臧克家、李存葆等等。这些潍河流域的本土名人,和苏轼、李清照、郑板桥等自外流入的大文人,一起形成了潍河流域独特的文化景观。当代作家峻青的名作《黎明的河边》中的河,就是指潍河。如果把潍河流域影响面和范围再扩大一点,则有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贾思勰、蒲松龄们生于斯长于斯。

我的家乡和莫言的家乡虽然是近在咫尺,但我和莫言先生一直未曾谋面。其实一个人喜欢一个作家,只要好好地认真地读他的作品就可以了。读作家的作品,就是最好的见面。我看的莫言的第一个小说是《大风》。是我读小学时,在一本潍坊教育局编的《潍坊现当代作家文学作品选》中看到的。那本书里收有莫言的小说《大风》,韩钟亮的小说《过年》,还有张中海的现代诗《玉米地》等。在《大风》中莫言写了爷爷,一个孩子眼中的爷爷。写爷爷割了一车子草后,推着草和我,顺着河边的一条大堤往回走,途中遇上了龙卷风。爷爷推着满车草和我与大风悲壮地进行搏斗,最后当大风过后,整整一车草,只剩下了卡在车梁榫缝中的一根草。爷爷就推着我和那一根草,回了家。很多年后,我读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后,我知道,莫言是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得到启示。写作《大风》时的莫言,已经有了向大师们学习,并超越大师的梦想和野心。那个草甸子,那河堤,就是他后来构建的高密东北乡文学王国的原始雏形。

与莫言的第一次文学意义的接触,要上溯到1980年代。其时我还上初中,那时全国正在如火如荼地放映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我是知道《红高粱》的,我读过小说,知道作者是莫言,是高密人。我初中时的一个朋友陆金宝那年还送我一本他买的《红高粱家族》。那时我家庭拮拘,经济上不宽裕,我读书差不多都是向朋友和别人借。陆金宝是我们当地一家造纸厂的二公子,为人豪爽,喜欢文学,且仗义疏财。可惜的是,他当年送我的这本《红高粱家族》,在我看完之后,又被班里的很多同学转借,到最后不知所终了。我印象里,到后来,这本书的本来压了一层膜的封面和内文的纸张很多都卷了起来。那是我读的莫言先生的第一本书。

《红高粱家族》中汪洋恣肆、色彩斑谰的语言,席卷并深深震撼了一个文学少年的心灵。后来的很多年里,我都很自豪,在离我们村很近的地方,出了一个作家莫言。张艺谋也许就是看中了莫言小说中,那种原生态的、原始的、本真本色的乡土和轰轰烈烈的情爱,才拍的电影《红高粱》。当年电影《红高粱》放映之后,很是有一些不同意见。在中国文化圈和影视界,存在着极大的争议。因其强烈的个性风格和大胆的亵渎精神,一些当时很有名的,德高望重的作家和艺术家对它的伤风败俗感到痛心疾首,纷纷站出来著文批评。指责它过于粗俗和不节制的狂欢,暴露了所谓的阴暗面,低化和丑化了中国人。我当时的班主任,我写作上最初的引路人,赵金田也站在批判的一边。我看了电影后,受到很深的震撼,很为《红高粱》受到的指谪不愤,就写了一篇影评力挺它,并对一些批判进行了有力的回击。我大体还记得,自己写了什么“原始生命的充盈和爆发”“张扬了人性、生命意识”和“精神图腾、血性与烈性”之类。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本来站在反方的赵老师,读完后居然对我大加赞赏。身为班主任的他当着全班的面,对我进行了极力的表扬。

1990年代我因为当兵,来到胶州。和诸城一样,这依然是一个和高密相去不远的小城。莫言先生曾经给我的一位大姐张璋的散文集,写过一则序:《人人都有一口洁白的牙》。写了他对胶州人的印象,其中里面写到胶州的地瓜。我由此想到故乡的地瓜:我故乡的地瓜,有两种,一种是有面的,煮熟了或者烧熟了,皮能炸裂开,半隐半现很是性感,吃起来像栗子一样香甜可口,要小口吃,吃急了噎人;另一种是烂乎的,煮熟了稀烂稀烂的,软软乎乎,就像熟透了的柿子一样,咬开一个小口,就可以把全部的内容吸到肚子里去,但要小心烫。

我的朋友宋方金,在1999年时,为莫言先生写了一个小文字《莫言,莫言》。那时我们几个文学青年,聚在一起时,谈论的最多的一个作家,就是莫言。莫言让我们在写作上,有种亲近感,那是一种地域和文学血缘上的亲近。因为莫言有个小说叫《牛》,后来方金也写了一个小说叫《牛》。前段时间我问方金,你当年写的那个《牛》,是不是有向莫言的《牛》致敬的意思。方金说嗯。是的,那时,我们大家都在向莫言学习。他是我们在文学上共同的导师和引路人。莫言对他的故乡周围的诗人和作家的影响是普遍和明显的。我在诗歌中写潍河滩,应该也是受到莫言的启示。

2007年,我曾经写过一首,与莫言先生有关的诗歌,名为《天堂蒜苔之歌》:

《天堂蒜苔之歌》

我不是要为生长在天堂里的蒜苔唱歌

我是说那天我买了一本书

书的名字叫这个名字

作者是莫言高密人当过兵

我因为买这本书

出了一点事

买完这本书从书店出来

被车撞了如果我那天不去书店

不买这本书一定不会出事

这本书其实是特价书

在打折区我本来要离开了

很多年了转书店成了我的习惯

那天在书店我一无所获

我要离开时眼睛扫了一下特价区

我后来想我当时是有一些不死心

果然我看到了这本散发着故乡泥土气息的书

我毫不犹豫地买下

出来被车迎头撞上

我感觉到了车的冰凉的发钝的撞击力

然后看到了血血从我的黑发之间流下

急救缝抱扎以及住院是紧接下来的事

期间有亲人和数位朋友来病房看望过

也有朋友发来短信

方金在电话里说宗宝你要让莫言

请你吃饭你是因为买他的书才出事的

这就是天堂蒜苔之歌

我为那些屈死的蒜苔

为那些愤怒的悲苦的乡人

为写下这事的莫言先生

受了一次伤结果是颈椎错位2毫米

高密的蒜苔和潍河滩的蒜苔

都叫蒜苔它们都要到天堂去

我有一天也会去那里

可是那些蒜苔肯定不会认出我

莫言获诺奖那天,是我的阴历生日。本来吃过饭,也喝过酒了。可是那晚7点,得知莫言获奖后,我还是重新打开了两听青岛啤酒。这是莫言一个人的节日,也是中国文学界的共同节日。一个写作的人,一个同文字打交道的人,应该用酒来庆祝这扬眉吐气的历史性时刻。

莫言的短篇《白狗秋天架》改编成的电影《暖》获第十六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麒麟奖。很多年后,我在写我自己的潍河滩系列时,在我的诗歌中出现了一个叫小暖的姑娘。有很多朋友问过,这个小暖是谁。我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直到后来评论家燎原先生有次也问我,宗宝,这个小暖,是不是××。我说不是。其实小暖是我的虚构的一个女子,莫言小说《白狗秋天架》改编后的电影名《暖》,就是我的小暖的源头。二、莫言的高密东北乡

莫言用自己坚实的作品,把故乡高密东北乡,带进了世界文学的版图和殿堂。作为一个骨子里浸透了农民精神和道德的作家,乡村文化、齐鲁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因子在莫言的血液中有着深厚的积淀。他的理想精神,深深地扎根于高密东北乡这块土地,这块 “血地”由此也成为见证他不断成功的文学根据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