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文学 > 现代作家 > 老舍

老舍笔下小人物的形象与生存姿态

老舍 2010-08-14 14:11:36
相关推荐

老舍在创作中总是以温润的笔触展示底层小人物的生命状态,真实而细腻地再现了底层小人物的生存姿态与生活方式,反映小人物在底层社会挣扎求生的艰难以及对希望的憧憬与追求。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老舍笔下小人物的形象与生存姿态浅析,欢迎大家阅读!

老舍先生作为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一生中著有诸多优秀文学作品,包括《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在内的作品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短篇小说领域,他有着许多极为出色的作品深受群众喜爱。《热包子》作为老舍先生早期的一部短篇小说,其本人及评论家对其投注的关注度都偏低,但是作为作者早期的实验之作,这部小说抛开了文化批判、道德批判、国民批判等包袱,真正做到了以尊重、平等、理解的眼光去看待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作品中塑造的小人物生存形象也令人印象深刻。下面结合《热包子》这部小说的内容分析下作者笔下小人物的生存状态。

一、对生活始终抱有希望的生存诉求

老舍先生在创作《热包子》小说的时候,恰逢家道中落,作为出身于正统旗人家庭的作者,并未享受过祖上的荣光,而是在出生开始就直接面对了社会底层的艰辛生活,从书籍中、长辈口中知悉的曾经的家庭荣光与现下底层社会的艰辛生活,让作者本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精神世界与视野。老舍先生对自己笔下的人物都怀着一种宽厚亲和的包容态度,通过对底层小人物性格与命运的描述展现出作品中深存的“平和精神”。老舍先生创作的大量作品中都不乏性格特异的底层小人物,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或者表达了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如面对侵略老派市民懦弱、苟且偷生的性格,或者批判了新派人群过于崇洋媚外的嘴脸,他笔下的人物都带有作者自己看待世界的独特角度,同强烈批判社会及民众的鲁迅先生不同,老舍先生即使在批判社会乱象与负面人物时,同样秉持着温和与宽容性,这与作者本身更重视追求发现人性中的真善美不无关系,正如同评论家所描述的“温情宽厚的人道主义立场”一样。

《热包子》这部小说的剧情与人物并不复杂,作者在小说中就重点将眼光着眼于两个核心人物,小邱嫂及其丈夫小邱,前者通过作暗娼求生存,后者作为经营暗娼营生的丈夫形象存在。两个在社会底层求生存的小人物,在作者的笔下,艰辛的生活在自己的时空里。作者在创作小说时,使用了以“我”的视角去描述着两个小人物的生活,通过“我”的视角看到的两个人的日常生活带有典型的社会小人物特色,可以说,从开篇开始,作者以回忆的笔触展开故事开始,这两个人就以一种鲜明且活跃的姿态出现在了读者面前。两个人在作者的记忆中不会老,在“我”的印象中总是带笑,和气或者木讷种种姿态不一而足,“我”的视角下对两个人物的描述是丝毫不带贬斥、嘲讽、批判等情感的,“我”的眼中的这对夫妇更多的还是在踏实求生存,小邱夫妇的来历不明正如同那个时代一样,从许多地方聚集到北京求生存的外来者缩影,无论是小邱嫂洁白的牙齿,小邱木讷且憨厚的笑容,还是这两人踏踏实实过生活的姿态,在形形色色的芸芸众生中以小人物对生活的希望与坚持悄无声息的活着。

老舍在创作中总是以温润的笔触展示底层小人物的生命状态,真实而细腻地再现了底层小人物的生存姿态与生活方式,反映小人物在底层社会挣扎求生的艰难以及对希望的憧憬与追求。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老舍笔下小人物的形象与生存姿态浅析,欢迎大家阅读!

老舍先生作为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一生中著有诸多优秀文学作品,包括《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在内的作品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短篇小说领域,他有着许多极为出色的作品深受群众喜爱。《热包子》作为老舍先生早期的一部短篇小说,其本人及评论家对其投注的关注度都偏低,但是作为作者早期的实验之作,这部小说抛开了文化批判、道德批判、国民批判等包袱,真正做到了以尊重、平等、理解的眼光去看待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作品中塑造的小人物生存形象也令人印象深刻。下面结合《热包子》这部小说的内容分析下作者笔下小人物的生存状态。

一、对生活始终抱有希望的生存诉求

老舍先生在创作《热包子》小说的时候,恰逢家道中落,作为出身于正统旗人家庭的作者,并未享受过祖上的荣光,而是在出生开始就直接面对了社会底层的艰辛生活,从书籍中、长辈口中知悉的曾经的家庭荣光与现下底层社会的艰辛生活,让作者本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精神世界与视野。老舍先生对自己笔下的人物都怀着一种宽厚亲和的包容态度,通过对底层小人物性格与命运的描述展现出作品中深存的“平和精神”。老舍先生创作的大量作品中都不乏性格特异的底层小人物,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或者表达了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如面对侵略老派市民懦弱、苟且偷生的性格,或者批判了新派人群过于崇洋媚外的嘴脸,他笔下的人物都带有作者自己看待世界的独特角度,同强烈批判社会及民众的鲁迅先生不同,老舍先生即使在批判社会乱象与负面人物时,同样秉持着温和与宽容性,这与作者本身更重视追求发现人性中的真善美不无关系,正如同评论家所描述的“温情宽厚的人道主义立场”一样。

《热包子》这部小说的剧情与人物并不复杂,作者在小说中就重点将眼光着眼于两个核心人物,小邱嫂及其丈夫小邱,前者通过作暗娼求生存,后者作为经营暗娼营生的丈夫形象存在。两个在社会底层求生存的小人物,在作者的笔下,艰辛的生活在自己的时空里。作者在创作小说时,使用了以“我”的视角去描述着两个小人物的生活,通过“我”的视角看到的两个人的日常生活带有典型的社会小人物特色,可以说,从开篇开始,作者以回忆的笔触展开故事开始,这两个人就以一种鲜明且活跃的姿态出现在了读者面前。两个人在作者的记忆中不会老,在“我”的印象中总是带笑,和气或者木讷种种姿态不一而足,“我”的视角下对两个人物的描述是丝毫不带贬斥、嘲讽、批判等情感的,“我”的眼中的这对夫妇更多的还是在踏实求生存,小邱夫妇的来历不明正如同那个时代一样,从许多地方聚集到北京求生存的外来者缩影,无论是小邱嫂洁白的牙齿,小邱木讷且憨厚的笑容,还是这两人踏踏实实过生活的姿态,在形形色色的芸芸众生中以小人物对生活的希望与坚持悄无声息的活着。

二、卑贱与朴实同在的生存姿态

老舍先生在创作《热包子》时使用了天真烂漫的儿童视角,“我”眼中的小邱嫂虽然并未做过详细的正面描写,但是儿童视角中这个亦良亦娼的年纪轻女性无疑有着完美的姿态。无论是永远收拾的干净且温暖的温馨小屋,还是对邻里街坊热情好客的姿态,这些都成为了这个社会底层女性身上的闪光点,这些侧面描写无一不昭示着小邱嫂本身的勤劳能干与热情好客,但是这种完美姿态的背后,却是艰难求生的暗娼身份,在儿童干净无垢的世界里,“我”并不知道她的这层身份,以另一种天真的视角描述出的小邱嫂的生活姿态,只会让人感受到社会的残酷,儿童的天真更彰显了事实的残酷。

在“我”看来,小邱嫂和气又好看,一口白牙笑起来特别好看,表面上完全是一个贤良妻子的形象,但是稳重透露出的“特别是中年男子,愿意上小邱嫂那里去谈天呢,”“小邱嫂的光脊梁不但是被我看见过,有些中年人也说看见过。”这些描述细节,则将她的暗娼身份点名,鲜明立体的小人物形象让人开始觉得百味杂陈。对于以暗娼身份生活的小邱嫂,作者并未瞧不起或者批判,他更多的是用儿童的视角展现出生存的残酷,利用儿童的天真弱化暗娼这个复杂可悲身份背后的残酷,塑造了一个“我”眼中动人的美丽、勤劳、纯真的底层妇女形象。老舍先生笔下的妓形象并不少,无论是比如《骆驼祥子》里的小福子,《月牙儿》里的“我”,《微神》里的“她”,都是美丽且可悲的,这些女性原本有机会成为真正的贤妻良母,但是因为社会际遇或者生存的压迫,被迫沦为了妓,但是妓这个低贱的身份并不意味着她们没有尊严。纵观老舍先生笔下的妓形象来看,一部分女性成为妓的目的是为了求得个人的生存或者亲人的生存,从道德角度来看,老舍先生塑造这些人物形象意味着他褒扬了她们的自我牺牲精神,这种存在于底层小人物身上的高贵品德同样为他所认同,另一方面在作者看来,穷人的生命权利同样值得尊重与维护。作者塑造了这些令人深受触动的女性人物形象,同作品中其他霸道凶恶的妇人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女性即使命运可悲,但无疑仍旧是温柔善良的贤妻良母,这同《热包子》中“我”所尊重与喜爱的小邱嫂的价值取向如出一辙。

三、卑微与反抗并存的生存态度

《热包子》中另一个典型的小人物形象,是小邱嫂的丈夫小邱,这个年轻的后生并非老舍先生笔下的新派市民或者老派市民那种典型形象,他只是一个丝毫没有手艺的年轻人,似乎除了小邱嫂他就一户所有。来自于不知道什么地方的小邱,带着小邱嫂在大杂院里经营者暗娼的营生,作为一个男人与丈夫,他无疑是窝囊且不合格的,他的妻子小邱嫂在家里迎来送往,以暗娼的身份与姿态生存,他作为暗娼的管理经营者,需要欢天喜地的看着妻子被其他男人占有,在街坊四邻的耻笑中被叫做“王八脖子”,他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地位没有话语权,挣扎着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年轻后生。这样一个窝囊的男人,“我”不知道他的过去与来历,但是这并不妨碍塑造出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出来,他自身作为当时社会底层小人物生存姿态的一个具象化符号,可以说代表了当时社会现实中的许多人物形象,对于处于当时那个时代与底层社会的人群来说,活着就是他们的一切。

可就是这样一个窝囊的男人小邱,他的身上也展现出了作者赋予他的独特特质,他既不同于那些依靠着妻子作为暗娼生活的小混混,如《浴奴》里的小陈和小孙,也不同于挥霍妻子辛劳将妻子作为交易物品的底层渣滓,“我”的视角中对小邱的认知与态度是宽容温和甚至是亲切的。作者冷静平实的语言描述下,小邱即使窝囊,但是同样有着闪光点,他是个不错的后生,每天都欢天喜地,没有生育能力他苦恼且伤心,但是当小邱嫂宽慰似的让他去买洋火时,他脸上的笑容是纯真憨厚的。会露出这样笑容的小邱,似乎更像一个容易被满足的孩子,即使在小邱嫂出走后,他也并未放弃,每天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小屋,丝毫没有年轻男人的邋遢,这无疑也是等待小邱嫂重新回来的姿态。作为丈夫,他并不喜欢妻子被人占有,但是无可否认,他对妻子的感情是真挚的,他在小邱嫂出走后会发疯地跑到街上去寻找,和大家吃饭时会心不在焉,在其他人提起小邱嫂时,会黯然神伤的独自离开,在两人的小屋中独坐,想着所有人都不知道的事情。小邱无疑是爱小邱嫂的,在小邱嫂回来后,他的热切与喜悦无法掩饰,去给小邱嫂买包子时,那个“热”字几乎道尽了他内心的感情。从小邱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依靠妻子做暗娼生存的男人,他还老实、顾家,爱着自己的妻子,他即使卑怯,却不龌龊,即使为了生存要放弃一些东西,但是他仍旧在生存的底线上,怀着对生活与希望的憧憬,艰辛地走下去。小人物的生存虽然卑微但却并不龌龊,他们身上还有对生活对希望的执着与热爱,这正是他们打动“我”的地方。

四、温馨不失心酸的生活现实

背井离乡的底层小人物在外求生的生活是艰辛的,在小邱与小邱嫂身上,“我”看到的他们的生存现实是温馨与辛酸并存的,他们并未因为生活的艰辛就向现实妥协,反而在用心的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即使困顿不堪,却不失温暖。辛酸的生活中,小邱不喜欢妻子被人占有,却只能辛酸往肚子里咽,他忍受着被别人瞧不起的现实,只能在夜里通过和小邱嫂“打架”的方式发泄,每次欢天喜地的接完客人后,他们就要“打架”,这无疑是一个卑微且爱着自己妻子的男人的抗争,这是他白天隐藏在笑容背后的无奈宣泄,是残酷生活在两人身上的烙印,是妥协的无奈与辛酸。小邱嫂对辛酸生活的抗争是离家出走,一个街坊、小贩及孩子都喜欢的看似快乐的女人为何要出走,即使她有一个对自己不错的丈夫,仍旧无法改变她暗娼身份这个事实,通过出卖肉体维持家庭的生存,对已一个女人而言是十分辛酸且痛苦的,日常生活中的小邱嫂拥有着成为贤妻良母的能力,可是却只能作为暗娼生活,或许是再也无法承受这样的辛酸生活,她采取了离家出走这样的反抗方式,可是半年后,她又回来了,比之前更瘦,一个孤苦伶仃的女人所能生活下去的手段或许只能是继续做妓,这种可悲的命运同之前一样毫无改变。但是在他们的生活中,同样不失温馨,无论是温馨干净的小屋,还是小邱嫂的故意嗔怒,还是小邱的等待与买“热”包子的细节,这都代表了两人携手面对风雨人生的姿态。

综上所述,老舍先生用朴实质朴的比较描述了《热包子》中两个小人物辛酸与温馨并存的艰难生存姿态,以温和宽容的姿态展现了小人物对生活与希望的憧憬和追求,对底层人物人格的尊严与权利给予应有的尊重,肯定了他们的生存价值。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