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文学 > 现代作家 > 季羡林

季羡林:对绝大多数人来说 人生一无意义 二无价值

季羡林 2016-02-03 00:06:00
相关推荐

引导语: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说: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清塘荷韵》

人这个万物之灵却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悲欢。这真是多此一举,然而没有法子。人自己多情,又把情移到花,“泪眼问花花不语”,花当然“不语”了。——《二月兰》

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我想得到答复。我走上了每天必登临几次的小山,我问苍松,苍松不语;我问翠柏,翠柏不答。我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这也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二月兰》

一别竟八载,多少次倚闾怅望,眼泪和血流,迢迢玉宇,高处寒否? 为母子一场,只留得面影迷离,入梦浑难辨,茫茫苍天,此恨曷极!——《一条老狗》

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听雨》

黄昏真像一首诗,一支歌,一篇童话;像一片月明楼上传来的悠扬的笛声,一声缭绕在长空里壳唳的鹤鸣;像陈了几十年的绍酒;像一切美到说不出来的东西。说不出来,只能去看;看之不 足,只能意会;意会之不足,只能赞叹。然而却终于给人们关在门外了。 ——《黄昏》

引导语: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说: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清塘荷韵》

人这个万物之灵却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悲欢。这真是多此一举,然而没有法子。人自己多情,又把情移到花,“泪眼问花花不语”,花当然“不语”了。——《二月兰》

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我想得到答复。我走上了每天必登临几次的小山,我问苍松,苍松不语;我问翠柏,翠柏不答。我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这也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二月兰》

一别竟八载,多少次倚闾怅望,眼泪和血流,迢迢玉宇,高处寒否? 为母子一场,只留得面影迷离,入梦浑难辨,茫茫苍天,此恨曷极!——《一条老狗》

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听雨》

黄昏真像一首诗,一支歌,一篇童话;像一片月明楼上传来的悠扬的笛声,一声缭绕在长空里壳唳的鹤鸣;像陈了几十年的绍酒;像一切美到说不出来的东西。说不出来,只能去看;看之不 足,只能意会;意会之不足,只能赞叹。然而却终于给人们关在门外了。 ——《黄昏》

黄昏永远不存在在人们的心里的。只一掠,走了,像一个春宵的轻梦。——《黄昏》

年,像淡烟,又像远山的晴岚。我们握不着,也看不到。当它走来的时候,只在我们的心头轻轻地—拂,我们就知道:年来了。——《年》

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成功》

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的理智还在。我不甘心成为行尸走肉,我必须干点事情。——《八十述怀》

我知道,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的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我眼前还闪动着野百合和野蔷薇的影子。——《八十述怀》

我生平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一个老知识分子》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要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也。——《走运与倒霉》

引导语:96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多方面学术中都是领军人物,是我国的国宝,也是国际大师,2006年季羡林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下面是感动中国关于季羡林的颁奖词。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 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96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现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