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文学 > 现代作家 > 顾城

顾城说:我一直为人到岁数就有对象而惊讶

顾城 2016-01-23 11:35:40
相关推荐

导语:作家顾城对于相亲有着怎样的观点呢?顾城是现代非常有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顾城的作品相亲,欢迎阅读!

顾城:相 亲

相亲是个奇特的事,有一种静穆,一种热烈又饱满的气象,大家忽然都持礼稳重,又若无其事,决不高声言笑。相者当然格外平整,又不刻意打扮。总之那气势不关痛痒,又和平亲切。那时光不长不短,正合礼数;送出门不远不近,招了手还要略站一站。

一个事那么重要,显出来又那么平常,就像做梦,事情多么曲里拐弯都有一个理由,这理由很充足,以至梦里不会感到奇怪,醒来当然往往是给忘记的了。梦里相亲过,醒来没了大半,只记得是在郊区远远的地方,走进纸窗木门的堂屋,理由呢,是送点茶叶。

最有意思的是梦里想不清醒时的事,想了很久,还无法断定自己有没有成家。醒时的日子在梦里都梦一般,走出门时场地上有恍惚的影子。

我是在村里住过的。那时还小,住东屋。北屋房东有三儿两女,大儿子叫平,相貌也平,是平常的平,其实多皱纹,有个好脾性,常挑水送我们,特别是雪天。在城里谁也不会信他才十九。老二叫方,颇有英武方正气,话不多,很想当兵。最小的两个一个小芝,一个小加。一回父亲同姐姐和我挑米虫,说“平、方—打美国的一个城市”,谜底父亲放的就是我们一下没有想到的“芝加哥”。

一日平的娘来借军帽,我们方知平要相亲了。七零年的山东省,青年多以军人为美。我的母亲一边惊惊怪怪地说客气话,一边把军衣也给了她。回屋说才十九岁,那么早。

我一直为人到岁数就有对象而惊讶。都要结婚,到时候怎么办?一边刻意观察,果然第二天平就穿得新新崭崭地出了门,连球鞋都是绿的,绒衣领子翻在外边。不到中午又回来了,脱了新衣就挑水。我的母亲偏还要问,大概是不顺,平的娘不说什么,平的奶奶说了几句。

到我们从村西往村东搬时,已是七一年了。村东是个小院,房顶新抹了泥草。我们正在院里烧火、熬糨子,用报纸糊墙,平就来了,用独轮车把我们剩下的煤末子推来,一筐筐搬进院子。我一下觉得他显老,走在村中土路上好像没了生气。

到平真的订亲的时候,我也没去看,只听说女的来他家时,一进院门,就按规矩递她一个包,里边有六十块钱。平和方一年的工钱一共也就领六十元。

这相亲有点严重。我被新房东老头带着东家走,西家走要小狗的时候,忽然想我这样进来要是相亲怎么办?于是场院里的草、铁锅、鸡,都鲜明抢眼起来;要那么被人看着,而又不能往边上站,更不能跟着人到处跑,还要让人家说这是北京来的孩儿,这怎么办?想不出来,我根本不会说话,永远不会,这事要把人难死。脑子虽这么想,心里还是升起一种秘密的像是优越的感觉,现在想来这种心情就好像是事先知道了彩票的号码。

当然第一次让我切实感到相亲气氛的,并不是我自己任主角,那时我才刚有猪圈的门高,刚刚知觉到女孩子过年原来都穿花褂子,她们的红头巾好看。第一次是我姐姐从东冢大队带来一个同学,高高的,鼻子也高,脸色粗红,绿军帽齐齐地压在眉毛上边。

1992年

德国

导语:作家顾城对于相亲有着怎样的观点呢?顾城是现代非常有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顾城的作品相亲,欢迎阅读!

顾城:相 亲

相亲是个奇特的事,有一种静穆,一种热烈又饱满的气象,大家忽然都持礼稳重,又若无其事,决不高声言笑。相者当然格外平整,又不刻意打扮。总之那气势不关痛痒,又和平亲切。那时光不长不短,正合礼数;送出门不远不近,招了手还要略站一站。

一个事那么重要,显出来又那么平常,就像做梦,事情多么曲里拐弯都有一个理由,这理由很充足,以至梦里不会感到奇怪,醒来当然往往是给忘记的了。梦里相亲过,醒来没了大半,只记得是在郊区远远的地方,走进纸窗木门的堂屋,理由呢,是送点茶叶。

最有意思的是梦里想不清醒时的事,想了很久,还无法断定自己有没有成家。醒时的日子在梦里都梦一般,走出门时场地上有恍惚的影子。

我是在村里住过的。那时还小,住东屋。北屋房东有三儿两女,大儿子叫平,相貌也平,是平常的平,其实多皱纹,有个好脾性,常挑水送我们,特别是雪天。在城里谁也不会信他才十九。老二叫方,颇有英武方正气,话不多,很想当兵。最小的两个一个小芝,一个小加。一回父亲同姐姐和我挑米虫,说“平、方—打美国的一个城市”,谜底父亲放的就是我们一下没有想到的“芝加哥”。

一日平的娘来借军帽,我们方知平要相亲了。七零年的山东省,青年多以军人为美。我的母亲一边惊惊怪怪地说客气话,一边把军衣也给了她。回屋说才十九岁,那么早。

我一直为人到岁数就有对象而惊讶。都要结婚,到时候怎么办?一边刻意观察,果然第二天平就穿得新新崭崭地出了门,连球鞋都是绿的,绒衣领子翻在外边。不到中午又回来了,脱了新衣就挑水。我的母亲偏还要问,大概是不顺,平的娘不说什么,平的奶奶说了几句。

到我们从村西往村东搬时,已是七一年了。村东是个小院,房顶新抹了泥草。我们正在院里烧火、熬糨子,用报纸糊墙,平就来了,用独轮车把我们剩下的煤末子推来,一筐筐搬进院子。我一下觉得他显老,走在村中土路上好像没了生气。

到平真的订亲的时候,我也没去看,只听说女的来他家时,一进院门,就按规矩递她一个包,里边有六十块钱。平和方一年的工钱一共也就领六十元。

这相亲有点严重。我被新房东老头带着东家走,西家走要小狗的时候,忽然想我这样进来要是相亲怎么办?于是场院里的草、铁锅、鸡,都鲜明抢眼起来;要那么被人看着,而又不能往边上站,更不能跟着人到处跑,还要让人家说这是北京来的孩儿,这怎么办?想不出来,我根本不会说话,永远不会,这事要把人难死。脑子虽这么想,心里还是升起一种秘密的像是优越的感觉,现在想来这种心情就好像是事先知道了彩票的号码。

当然第一次让我切实感到相亲气氛的,并不是我自己任主角,那时我才刚有猪圈的门高,刚刚知觉到女孩子过年原来都穿花褂子,她们的红头巾好看。第一次是我姐姐从东冢大队带来一个同学,高高的,鼻子也高,脸色粗红,绿军帽齐齐地压在眉毛上边。

1992年

德国

顾城:木凳

那年我还真在她屋里站了一会儿,她的弟弟让我等着,他好去叫“木凳”,顺便还有大家。我看柜上那张照片,脸有点长,有点尖,像所有照相的人那样一笑,还上了很假的颜色。我努力让自己看清楚,就看了又看,可过后还是想不清眼睛的轮廓,鼻的起始和终止,甚至是不是梳着小辫都找不到印象,倒是上在照片上的难看颜色全记住了,还记住了桌上打开的她的作业本,对勾,红的,上边写:记有意义的一天。

怪呢,我甚至画过她。那时有“志”青年不是拉琴就是画画儿,目标各军兵种文工团、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以及各地方正在恢复的专业文艺团体。大学是要“推荐”的,工作是要“分配”的,唯有宣传毛泽东思想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材”。我那时正在信仰无产阶级世界观,并且正在投身三大革命实践改造自己,于是也发了“应当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雄心,一走下革命岗位便与怀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野心的大家同流合污,画来画去。画得最好的是一个漫画家的儿子,头发带卷儿,进过少教所,口哨吹得漂亮,时喜时怒,大家都巴结他,请他讲讲眉弓、锁骨。大家一起画瓶子、杯子、石膏球,想“进步”得快就决定画人,大家相互画,然后就满世界招呼小孩儿,嘉许香烟纸或者彩色皮筋,封为模特。

模特这词儿小孩儿开始没懂,最终也没懂,坐了一二回木凳,“模特”居然就成了“木凳”。这“木凳”叫得形象,大家请模特来一向是木凳上一坐一二小时,还不准动,那确确实实像个“木凳”了。大家干脆也就顺着叫木凳。而一旦“做模特”暴露了真相,竟然原来是“坐木凳”,香烟纸和彩色皮筋的诱惑力就远不足够了。小孩儿们的要价陡然升高,高到了他们自己也说不清的程度。那时还不兴以钱论,大家全都明白那叫“毒害少年儿童”或者“收买”什么“心”,必会遭到“以达不可告人的罪恶目的”这样的无情揭露与鞭挞;而且谁也没钱,都是些擅离农村、边疆的逃兵,我这样最富有的革命者也不过每月十六元,一角二分买支炭笔都痛感奢侈,颜料、画布那就像现在住简易房谈豪宅一样,属痴人说梦范畴,所以给小孩儿买冰棍什么的也委实不容易。到了这个程度,如何才能招来一个半个木凳就成了问题,小孩儿单个儿时见我们撒腿就跑,人多时要不一哄而散,要不就示威抗议,高呼口号:“我们不当,木凳! 我们不坐,木凳!”

我画技不佳,但历来以“像”著称,“抓形准。”几个土专家都这么说,木凳们看我画得像,就公推我画得最好,所以我出面找木凳,找到的可能性就会稍有一些,木凳也挺喜欢拿一张不花钱的大像片回家。有天她的弟弟得了两张“大中华”烟纸,就答应大家去自己家画,条件是我也得跟着,为了这个条件,大家还专门规划了一下时间,因为我一般是在早八点至下午五点干革命工作的。本来当然就是画她的弟弟,结果她在,大家就一致决定画她。她坐在蓝荧荧的小电视前,辫子编得很紧,不时说:“别画了。”可大家还是画。我也画,但竟然不知在画什么,只知道手一直乱动。电视完了,大家均已各自画了两三张,我一看不光我,谁也没画像,谁也没有“处理”好她鼻底到嘴的那一小段,还有那样光洁独特的额。忽然一个声音说:“你们都把她的眼睛画小了,她的眼睛挺大的。”我的心里就惊了一下—人家也会看见她?

我那时以为这是我的一个秘密,听人谈起她,说她好看,就有点儿高兴,好像证明了什么,又有点不安,像是怕她被人发现。我总觉得她的与众不同是很危险的——

他能感到她,就像他更小的时候感到过更小的小姑娘一样。他让自己在一切地方让开她,生怕她注意到他难看的样子。但这回好像不一样,他画她,那么具体地感到她一分一秒的变化,一滴一滴滴水般时间的流动使她长大……

她脚步轻灵得不能再轻灵了,忽然就变得有些沉重起来,她不是那样挺胸的姑娘,她喜欢微微低着头走路,但那种饱满结实的感觉还是在不断增加;他不知道怎样描绘自己的感觉,但是知道在夜晚,淡薄的光使她完美起来……

他知道,她在变成另一个人,越来越远,越来越陌生,也越来越临近——

她们在讲自己的事

讲贮藏谷粒的方法

讲妈妈

讲月牙怎么变成了金黄的气球

1992年

德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