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文学 > 现代作家 > 迟子建

优雅诗性迟子建

迟子建 2017-06-22 12:52:26
相关推荐

女作家迟子建,是许多趣味倾向不同的读者和批评家都能接受的作家,她也是获奖最多的作家,她几乎获得了中国内地所有的重要奖项,而“鲁迅文学奖”更是被她多次得到。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1986年的时候,正是我狂热地爱着文学、被文学所迷惑的时代。也就是那个时候,我读到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北极村的童话》,从此开始喜欢上了迟子建的作品。 1989年我在《文艺争鸣》杂志当编辑,去鲁迅文学院组稿时,认识了迟子建、莫言、余华、刘震云等作家。迟子建喜欢穿裙子,喜欢用围巾来调节色彩。她长长直直的头发披在肩上,加上北方女孩子高挑的个子,很是引人注意。

说起迟子建的创作生涯,屈指算来,已有三十年。她可称是“年轻的老作家”。她年少成名,笔耕不辍,不仅小说创作方面成就突出,而且散文写作也自成一家。她的浪漫诗意抒情里,有着严峻的社会内容和丰富的美学意味。迟子建的文字总是带着诗性和强烈的个人气息,形成了一种优雅的文学话语。

记得2008年的冬天,我与北京大学的几位学者去黑龙江大学讲学。一天晚上,组织者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一家很纯正的俄罗斯餐厅宴请,我给迟子建打了电话,问她是否方便来一起坐坐?她爽快地答应了。

当我和北大的几位朋友来时,迟子建已经在等我了。

我们有好多年没见过面。当相见的那一刻,我还是有些心酸,迟子建似乎也有与我同样的感觉。因为这些年,我们的生活都发生过一些变化。我们相互说着这些年各自的一些事,还说起我们共同熟悉的朋友们的事。我问她生活得好吗?她说她的生活是命中注定有这样的结果。她说:“如果我也有一个儿子该多好。DN(我儿子)已长成一个高高大大的男人样了吧?”我告诉她DN喜欢她的小说,还常常想念迟子建阿姨。

就在那天俄罗斯餐厅分手后,迟子建给我发来一条很长的短信:“见到你非常高兴。孩子那么优秀,是你的骄傲……”回来后,又翻看我的老照片,那是1989年5月在北京八里庄南里鲁迅文学院,当年迟子建正在那里读书。有两张照片是迟子建与DN小朋友在玩耍,她笑得那么童真。照片上的DN坐在她的书桌上,肆无忌惮地在她的稿纸上乱写乱画着。

了解迟子建的人都知道,幸福与痛苦始终同时伴随着她。她的丈夫因车祸离她而去,对一个女人来说,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事情了。但是,时常总会有一些人问及她的生活、爱情、幸福及痛苦的问题,她却从来不回避。我看到过迟子建曾这样回答一位记者,很让我感动:“我是在健康的家庭环境长大的,从小感受到的是家庭的温暖。虽然我的婚姻来得晚,结束得又早,但留在记忆中的,是可以永久回味的爱与美。这个对我来说,是心中一团永远也不会熄灭的火。其实每个家庭都不会是满目的灿烂,也不会是彻头彻尾的昏暗,婚姻如同一盆花,是需要主人精心侍弄和呵护的。婚姻的本质是世俗的,热爱世俗生活的人,容易获得满足,婚姻可能相对就稳定一些。而我热爱世俗生活。”迟子建说,每年爱人的祭日时,她都会独自静静地待在屋里,默默地想他。就在《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茅盾文学奖时,她说了这样的话:“……我要感激一个远去的人——我的爱人,感激他离世后在我的梦境中仍然送来亲切的嘱托,使我获得别样的温暖。”

女作家迟子建,是许多趣味倾向不同的读者和批评家都能接受的作家,她也是获奖最多的作家,她几乎获得了中国内地所有的重要奖项,而“鲁迅文学奖”更是被她多次得到。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1986年的时候,正是我狂热地爱着文学、被文学所迷惑的时代。也就是那个时候,我读到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北极村的童话》,从此开始喜欢上了迟子建的作品。 1989年我在《文艺争鸣》杂志当编辑,去鲁迅文学院组稿时,认识了迟子建、莫言、余华、刘震云等作家。迟子建喜欢穿裙子,喜欢用围巾来调节色彩。她长长直直的头发披在肩上,加上北方女孩子高挑的个子,很是引人注意。

说起迟子建的创作生涯,屈指算来,已有三十年。她可称是“年轻的老作家”。她年少成名,笔耕不辍,不仅小说创作方面成就突出,而且散文写作也自成一家。她的浪漫诗意抒情里,有着严峻的社会内容和丰富的美学意味。迟子建的文字总是带着诗性和强烈的个人气息,形成了一种优雅的文学话语。

记得2008年的冬天,我与北京大学的几位学者去黑龙江大学讲学。一天晚上,组织者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一家很纯正的俄罗斯餐厅宴请,我给迟子建打了电话,问她是否方便来一起坐坐?她爽快地答应了。

当我和北大的几位朋友来时,迟子建已经在等我了。

我们有好多年没见过面。当相见的那一刻,我还是有些心酸,迟子建似乎也有与我同样的感觉。因为这些年,我们的生活都发生过一些变化。我们相互说着这些年各自的一些事,还说起我们共同熟悉的朋友们的事。我问她生活得好吗?她说她的生活是命中注定有这样的结果。她说:“如果我也有一个儿子该多好。DN(我儿子)已长成一个高高大大的男人样了吧?”我告诉她DN喜欢她的小说,还常常想念迟子建阿姨。

就在那天俄罗斯餐厅分手后,迟子建给我发来一条很长的短信:“见到你非常高兴。孩子那么优秀,是你的骄傲……”回来后,又翻看我的老照片,那是1989年5月在北京八里庄南里鲁迅文学院,当年迟子建正在那里读书。有两张照片是迟子建与DN小朋友在玩耍,她笑得那么童真。照片上的DN坐在她的书桌上,肆无忌惮地在她的稿纸上乱写乱画着。

了解迟子建的人都知道,幸福与痛苦始终同时伴随着她。她的丈夫因车祸离她而去,对一个女人来说,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事情了。但是,时常总会有一些人问及她的生活、爱情、幸福及痛苦的问题,她却从来不回避。我看到过迟子建曾这样回答一位记者,很让我感动:“我是在健康的家庭环境长大的,从小感受到的是家庭的温暖。虽然我的婚姻来得晚,结束得又早,但留在记忆中的,是可以永久回味的爱与美。这个对我来说,是心中一团永远也不会熄灭的火。其实每个家庭都不会是满目的灿烂,也不会是彻头彻尾的昏暗,婚姻如同一盆花,是需要主人精心侍弄和呵护的。婚姻的本质是世俗的,热爱世俗生活的人,容易获得满足,婚姻可能相对就稳定一些。而我热爱世俗生活。”迟子建说,每年爱人的祭日时,她都会独自静静地待在屋里,默默地想他。就在《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茅盾文学奖时,她说了这样的话:“……我要感激一个远去的人——我的爱人,感激他离世后在我的梦境中仍然送来亲切的嘱托,使我获得别样的温暖。”

拓展:

又逢迟子建

听说迟子建来了,我去看望她。

有二十年没见了。知道迟子建的名字,是我到《北极光》的前身《大兴安岭文艺》当编辑还不长的那个时间。有一天,老编辑于大海拿了一篇小说稿让我看。当时我还是个见习编辑,看老于对这篇稿子很重视,也不敢怠慢,就认真地看过。稿子感觉相当不错。我便按照老师教过的分析作品的步骤:情节线索、篇章结构、人物性格、语言特点,还有主题背景什么的,说了自己的看法。“作者是在校的学生,咱们大兴安岭的。是鲁秀珍老师发现的。这是我从她那儿要来的。”听老于介绍的情况,我不免有些惊讶:年纪轻轻的女孩子,刚开始文学创作起点就这样高,的确是有灵气有悟性。作者的名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迟子建。

一九八七年的夏天,美籍学者葛浩文先生来大兴安岭访问,地委宣传部安排我做具体的接待工作。葛浩文先生是一位汉学家、文学评论家、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他来大兴安岭是为了撰写迟子建的作品的论文,考察迟子建生长生活的地方。同他一起来的还有鲁秀珍老师和迟子建。这好像是我初次见到她,那时她已是省作家协会最年轻的驻会女作家。她当时穿着红色的长袖衬衫,黑裤子,红色的高跟鞋,梳着一条大辫子,还是学生的模样。在那四五天的工作闲暇时间中,同她探讨了一些文学上的问题,提到了《北极村童话》里俄罗斯大婶的人物原型,有时也一起跟葛浩文先生学英语。她的举止落落大方,还有一丝淡淡无痕的典雅,有时会流露出山里孩子的坦荡与率真。当她对一些问题表达不同的看法时,会用机智的反问,使我一时语塞。看得出,她有个性,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在加铁公园游览时,葛浩文先生随意地坐在一块假山石上,说照张像吧。我接过葛浩文先生的相机,葛浩文先生又说:小迟如果做鬼脸,可别错过了。我对好焦距和光圈,等待着。可是迟子建就那么文静地站在葛浩文先生的侧后,微笑着看向远方,娇媚的阳光和谐地照在她的脸上。我只好按下快门,把她的微笑定格在视窗里。

迟子建是大兴安岭的骄傲。她是从大兴安岭这个充满阳光、到处都洋溢着绿色希望的地方走出去的海内外都有影响的著名作家。她是大兴安岭开发建设者的后代,在她的作品里有着浓厚的亲情和对这片土地的关切,渗透着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来的善良与时代的情感向往,在她的作品里表达出了我们山里人所有的感情和内心世界。迟子建是中国的,也是我们大兴安岭的。

门开了,迟子建正在接听手机。她微笑着让我进到房间里。简短地向电话说了几句便关上了,坐在对面的床上。她说,她问来探望父母,可能会呆上一段时间,还要去北极村看望她的姥姥。她还是那么年轻,还是那么文静,还是那么机智,还是那么典雅。

上火车的时间要到了。道别的时候,她的脸上露出了率真的微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