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文学 > 文学体裁 > 小说

小说景物描写的题解答技巧

小说 2014-09-18 16:17:34
相关推荐

有关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大家知道哪些题解答技巧?下面就是小编收集的一些,欢迎大家阅读!

一、概括景物描写的特点或寓意

概括景物描写特点首先要看描写的是哪些景物,其次看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要抓住能揭示景物特点的形容词,有时需要自己选词概括。

如2010年安徽卷中“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青草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那些芽子望去甚有些张力,生命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

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回答“特点”要结合文本进行概括,这段景物描写完全是客观描述,没有加入作者的感情、评价,属于白描;回答“作用”时可结合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来答。这些景物描写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因此可主要从主人公的心理感受和小说情节的角度作答。答案归纳为:特点是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景象;作用是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的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至于分析景物的寓意,则要关注它所用的手法,或隐寓,或象征,并结合小说背景或主旨准确判定其寓意。

如2011年辽宁卷中探究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这道题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文中写到的景物是雪、腊梅林,先分析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描写这些景物的,这些景物的特征是什么?再结合作者写作及当时广阔的社会背景(前两段已交代)即可进行内容及形式方面的探究。因此深刻寓意:①雪:昆明很少下雪,用下雪天寒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②腊梅林:用傲雪的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

有关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大家知道哪些题解答技巧?下面就是小编收集的一些,欢迎大家阅读!

一、概括景物描写的特点或寓意

概括景物描写特点首先要看描写的是哪些景物,其次看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要抓住能揭示景物特点的形容词,有时需要自己选词概括。

如2010年安徽卷中“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青草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那些芽子望去甚有些张力,生命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

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回答“特点”要结合文本进行概括,这段景物描写完全是客观描述,没有加入作者的感情、评价,属于白描;回答“作用”时可结合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来答。这些景物描写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因此可主要从主人公的心理感受和小说情节的角度作答。答案归纳为:特点是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景象;作用是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的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至于分析景物的寓意,则要关注它所用的手法,或隐寓,或象征,并结合小说背景或主旨准确判定其寓意。

如2011年辽宁卷中探究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这道题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文中写到的景物是雪、腊梅林,先分析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描写这些景物的,这些景物的特征是什么?再结合作者写作及当时广阔的社会背景(前两段已交代)即可进行内容及形式方面的探究。因此深刻寓意:①雪:昆明很少下雪,用下雪天寒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②腊梅林:用傲雪的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

二、赏析景物描写的技巧

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等方面的描写;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绘;写景有层次,讲究观察角度;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白描和工笔。

如2008年浙江卷第五段“乌米坐在门旁的石头上,她的身材匀称颀长,白发苍苍。她那布满细小皱纹的脸,已被太阳晒成了棕褐色。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阿伊——偑特里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耀下寒光熠熠的大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肃穆静谧的气氛。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从山下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沙声。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市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声。”指出该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本题考查小说中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解答时,要结合小说的相关知识,再联系小说的具体内容作细致的分析。答案可呈现为,手法:①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②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作用:①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②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③暗示人物命运。

三、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作用

指向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指向人物:暗示人物身份、地位、思想、性格,侧面写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理。

指向情节:象征、暗示社会环境,暗示、铺陈或展开、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为情节线索,勾连故事情节,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或人物的出场作铺垫,为人物形象的塑造或主题的提示埋下伏笔。

(二)根据位置判定作用

如在开头,往往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在中间,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衬托情感,表现心理;在结尾,升华主题,照应开头。

如2009年浙江卷“在一抹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的映衬下,我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牒。我从三楼的窗户鸟瞰,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这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我们应抓住描写的景物及景物的修饰语,分析景物的作用,应该结合景物的特点,从整体的氛围、人物的心理及性格、故事情节的发展等角度来分析。根据景物的特点及后文第二、三段写自己离家后的感受——沮丧、伤心,我们可以得知开头景物描写营造了压抑、忧伤的氛围,渲染了孤独烦闷的心情。因此,答案可呈现为:特点是封闭压抑,阴沉死寂;作用是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

只要能吃透文本,紧扣景物特点,分析景物描写的技巧,再结合其背景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就不言自明了,对小说主题的分析也就昭然若揭了,对小说的整体阅读的难关也就全面攻克了。

用第一人称写小说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

很多人喜欢用第一人称创作小说,觉得写起来比较容易,而且情节把握方面也更顺手,现在网络小说的流行,原创小说的发展,各大小说网站、小说论坛经常可见使用第一人称写作的小说作品,有的确实很不错,但我却不怎么同意,除非作者对创作拿捏比较成熟,可以用“我”写小说写出独特之处,否则不建议新人使用第一人称写作。

在这里和网络写手们讨论一下用第一人称写作的好处与坏处。首先来说好处:

1.可以让文章行文通顺,娓娓道来,口语化,给人以一种亲切、可读的感觉。

2.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让人读起来更加有兴趣,将自己和主角进行人物交换。

3.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4.作者会有一种成就感吧,而且也比较好写。

坏处则是:

1.只是主观因素的表现。

2.造成文章的局限性,有一句话不是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