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文学 > 文学体裁 > 故事

英雄的故事两篇

故事 2020-02-20 16:36:22
相关推荐

英雄们的汗血筑成了现在的中国,我们应该牢记他们的牺牲与贡献。

英雄的故事篇一

马本斋的故事 要跟着党抗战到底

在河北省献县马本斋纪念馆,扬刀跃马的马本斋凝聚成一座铁雕像。马本斋亲率的回民支队,曾令侵华日寇闻风丧胆,至今英气仍在世间回荡!正如毛泽东亲笔题词:“马本斋同志不死!”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海军航空兵副政委马国超,是马本斋之子,“从给儿起名可看出父亲志向。”当年马本斋组织抗日队伍时没枪没炮,自叹中国穷,何时能超过强国呢:“这孩子就叫国超吧!”

马本斋,1902年出生于献县一个回族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入伍投身奉军,因作战勇猛逐级升至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对日不抵抗政策,马本斋深为不满,愤然题诗弃官归田:“风云多变山河愁,雁叫霜天又一秋。男儿空有凌云志,不尽苍江付东流。”

日本侵略军很快侵入献县一带,烧杀淫掠,无恶不作,马本斋振臂而起,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并于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当年10月,马本斋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

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当年参军的代文悌回忆:“马本斋豪气逼人,且智勇双全。”1939年初秋,侦查到日军有19辆兵车经过,马本斋命令部队在豆子地内设伏。属下认为豆棵太低,无法隐藏,不如到谷子地或高粱地埋伏。马本斋说,你们这样想,日军也会这样想,咱们就打他个出其不意。果然,日军对凡经过的谷子地、高粱地全部以火力侦察,而经过豆子地时放松了警惕,回民支队战士一跃而起,将19辆车全部打瘫。

曾经追随马本斋的老战士王文进回忆,马本斋提出“六不怕”:不怕狂风暴雨,不怕山高路遥,不怕饥饿严寒,不怕枪林弹雨,不怕刺刀见红,不怕流血牺牲!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边区,回族战士拼死抗战,纵横驰骋,屡建战功,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据统计,抗战期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

为消灭回民支队,日本侵略军使出卑鄙伎俩,抓走了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逼迫马母给素有孝子之称的马本斋写劝降信,马母凛然作答:“我是中国人,我儿子当八路军是我让他去的。劝降?那是妄想!”最终,马母绝食7天,以身殉国。战士们纷纷请战,要为马母报仇。马本斋沉痛地劝说战友们,“以大局为重,不要上敌人的圈套。”他向母亲写下誓言:“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

1943年年底,马本斋在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反“蚕食”战斗中,颈后长了毒疮。由于战事繁忙,加之缺医少药,未能及时治疗,不久病情加重。1944年1月底,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出发前,马本斋抱病为部队作了最后一次动员,叮嘱同志们,“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抗战到底!”同年2月7日,马本斋在冀鲁豫军区后方医院不幸病逝,时年42岁。

当年3月17日,延安各界举行马本斋追悼大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送了花圈和挽联。毛泽东的挽词是:“马本斋同志不死!”周恩来的挽词是:“民族英雄、吾党战士!”朱德的挽词是:“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马国超至今记得,1944年2月初,5岁的他跟着母亲和姐姐前去看望父亲:“父亲拉着我的手问,爸爸昨天教你的那两个字,会写了吗?”而父亲所说的那两个字就是“中国”。在马国超的心目中,父亲最后说的一段话成了自己成长的座右铭:“孩子,你要记住,这两个字就是咱们的家园。你长大以后,要像爱爸爸、妈妈一样爱我们的祖国——中国!”

英雄们的汗血筑成了现在的中国,我们应该牢记他们的牺牲与贡献。

英雄的故事篇一

马本斋的故事 要跟着党抗战到底

在河北省献县马本斋纪念馆,扬刀跃马的马本斋凝聚成一座铁雕像。马本斋亲率的回民支队,曾令侵华日寇闻风丧胆,至今英气仍在世间回荡!正如毛泽东亲笔题词:“马本斋同志不死!”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海军航空兵副政委马国超,是马本斋之子,“从给儿起名可看出父亲志向。”当年马本斋组织抗日队伍时没枪没炮,自叹中国穷,何时能超过强国呢:“这孩子就叫国超吧!”

马本斋,1902年出生于献县一个回族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入伍投身奉军,因作战勇猛逐级升至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对日不抵抗政策,马本斋深为不满,愤然题诗弃官归田:“风云多变山河愁,雁叫霜天又一秋。男儿空有凌云志,不尽苍江付东流。”

日本侵略军很快侵入献县一带,烧杀淫掠,无恶不作,马本斋振臂而起,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并于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当年10月,马本斋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

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当年参军的代文悌回忆:“马本斋豪气逼人,且智勇双全。”1939年初秋,侦查到日军有19辆兵车经过,马本斋命令部队在豆子地内设伏。属下认为豆棵太低,无法隐藏,不如到谷子地或高粱地埋伏。马本斋说,你们这样想,日军也会这样想,咱们就打他个出其不意。果然,日军对凡经过的谷子地、高粱地全部以火力侦察,而经过豆子地时放松了警惕,回民支队战士一跃而起,将19辆车全部打瘫。

曾经追随马本斋的老战士王文进回忆,马本斋提出“六不怕”:不怕狂风暴雨,不怕山高路遥,不怕饥饿严寒,不怕枪林弹雨,不怕刺刀见红,不怕流血牺牲!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边区,回族战士拼死抗战,纵横驰骋,屡建战功,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据统计,抗战期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

为消灭回民支队,日本侵略军使出卑鄙伎俩,抓走了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逼迫马母给素有孝子之称的马本斋写劝降信,马母凛然作答:“我是中国人,我儿子当八路军是我让他去的。劝降?那是妄想!”最终,马母绝食7天,以身殉国。战士们纷纷请战,要为马母报仇。马本斋沉痛地劝说战友们,“以大局为重,不要上敌人的圈套。”他向母亲写下誓言:“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

1943年年底,马本斋在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反“蚕食”战斗中,颈后长了毒疮。由于战事繁忙,加之缺医少药,未能及时治疗,不久病情加重。1944年1月底,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出发前,马本斋抱病为部队作了最后一次动员,叮嘱同志们,“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抗战到底!”同年2月7日,马本斋在冀鲁豫军区后方医院不幸病逝,时年42岁。

当年3月17日,延安各界举行马本斋追悼大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送了花圈和挽联。毛泽东的挽词是:“马本斋同志不死!”周恩来的挽词是:“民族英雄、吾党战士!”朱德的挽词是:“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马国超至今记得,1944年2月初,5岁的他跟着母亲和姐姐前去看望父亲:“父亲拉着我的手问,爸爸昨天教你的那两个字,会写了吗?”而父亲所说的那两个字就是“中国”。在马国超的心目中,父亲最后说的一段话成了自己成长的座右铭:“孩子,你要记住,这两个字就是咱们的家园。你长大以后,要像爱爸爸、妈妈一样爱我们的祖国——中国!”

英雄的故事篇二

郝梦龄:就是剩下一个人 也要守这个阵地武汉胜利街上有一条小路,名为“郝梦龄路”;伏虎山西北侧山腰间,是“郝梦龄烈士墓园”。94岁的郝慧英曾无数次徜徉在郝梦龄路,回忆父亲的音容笑貌,也曾无数次到郝梦龄墓祭奠父亲的英魂。

“此次北上抗日,吾已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等要听母亲的调教,孝顺汝祖母,关于你等上学,我个人是没有钱,将来国家战胜,你等可进遗族学校……”1937年,郝梦龄北上抗日,途经武汉,在家小住。离家前,写下了这封遗书。“3天后,我们到车站送父亲北上,从此就再也没有见到他了。”郝慧英说。

对于父亲急于奔赴抗日战场的心情,郝慧英是理解的。卢沟桥事变后,郝梦龄两次上书请缨,要求北上抗日:“我是军人,半生光打内战,对国家毫无利益。日寇侵占东北,人民无不义愤填膺。现在日寇要灭亡中国,我们国家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我们应该去抗战,应该去与敌人拼。”

1937年10月11日,忻口保卫战打响。郝梦龄任中央兵团长,指挥第九军和晋绥军第十九军、第三十五军、第六十一军等,坚守忻口以北龙王堂、南怀化、大白水、南峪线的主阵地。他视察阵地,部署兵力,指导抢修工事,夜以继日地奔波在最前沿,鼓舞官兵奋勇作战。他对官兵们说:“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官长。”

10月11日拂晓,日军第五师团长板垣征四郎派5000名步兵,以飞机、重炮、坦克作掩护,连续猛攻忻口西北侧南怀化阵地。当时援助忻口的军队大部分还在途中,郝梦龄赶到前沿阵地指挥。

日军用飞机、大炮轰炸阵地时,他指挥着部队躲入掩蔽处;炮火一停,便果断出击,用步兵狠狠打击日军。双方多次展开白刃肉搏,近距离互掷手榴弹。当时,平均每日伤亡1000多人,最激烈时一天伤亡达数千人,战况惨烈。

忻口西北、南怀化东北的204高地一昼夜间易手13次。当再次夺回高地时,有的团只剩下一个营的兵力。郝梦龄在阵地上对官兵们说:“先前我们一团人守这个阵地,现在只剩下一连人还是要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一天就不算完。出发之前,我已在家中写下遗嘱,打不败日军决不生还。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

16日凌晨,中国军队分数路扑向日军阵地。参谋处长李文沼请他进指挥所洞内休息。他却说:“我在前线督战是自己的任务,是自己的本分,岂能畏缩不前?”官兵们再三劝阻,他只是说:“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凌晨5点,郝梦龄继续带兵前冲,日军溃退时以猛烈火力掩护逃跑,郝梦龄连中两弹,英勇殉国,成为抗日战场上牺牲的第一位军长。

郝梦龄戎马一生,与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直到父亲牺牲,我们相处的日子加起来还不到一年。”郝慧英说,“但父亲给我讲过四句话,一个人要爱国家,爱百姓,要不爱财,不怕死。这四句话,我记了一辈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