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文学 > 文学体裁 > 故事

神话故事和传说故事大全

故事 2007-06-30 11:54:33
相关推荐

中国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国作家对本民族神话进行重新挖掘和叙述,并通过这一全球同步出版项目发行到海外,也将使海外读者对中国神话及其代表的中国历史文化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神话故事篇一:白氏郎

泰山周围有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传说,据说他们还生了个儿子叫白氏郎。白牡丹原来也在泰山修炼,后来不堪众人的嘲弄,就和儿子搬到泰山南边的徂徕山去住了。

白氏郎长到八九岁,生得伶牙俐齿,十分讨人喜欢,可就是没有个名正言顺的父亲,整天在外边被人打骂,受人欺负,

这天,正是腊月二十三,白牡丹让白氏郎跟村里的小伙伴上山砍柴,自己在家里弄些水酒淡菜,准备打发灶王爷上天,去汇报下界一年的情况。

白氏郎和伙们来到山上,领头的说要玩“做皇帝”的游戏,把几个草筐撂起来当作宝座,谁要能爬上去,谁就是皇帝,以后众人就都听他的,选他做头头。说完便把筐撂得高高的,一个个轮着往上爬。筐子没用绳子拴牢,一爬一晃,结果没爬几下就都滚了下来,最后轮到了白氏郎,只见他稳抓草筐,轻迈双脚,颤颤悠悠真的爬了上去。本来他们都看不起白氏郎,是想拿他取笑,如今他真的爬了上去,谁肯让他这个私生子做头头,便把他拖下来,打了一顿一哄而散了。

白牡丹在家里正为买不起酒菜犯愁,见白氏郎又从外面哭着回来,鼻子都让人打破了,十分难过,顿时来了气,就抓起烧火棍,把怨气照着灶王爷出开了:“灶王爷啊灶王爷,你都看见了吧,这还让我们怎么活?哼!我儿要是真做了皇帝,非把那些小崽子杀尽斩绝不可。”她越说越气,一边说,一边敲,几火棍下去,灶王爷早就鼻青脸肿了。

灶王爷上天,不但没在白牡丹家吃好喝好,而且还挨了一顿棍棒,便一溜烟地跑到玉皇大帝那里告状去了。灶王爷一见大帝,便叩首禀报说:“不得了啦大帝,白牡丹发誓,白氏郎要做了皇帝,就要把村里的人斩尽杀绝。这不,白牡丹连我都 打了。望大帝为臣子做主,千万不能让白氏郎做皇帝。”玉皇大帝听了灶君的一面之词,便吩咐四员大将,到来年的龙节抽掉白氏郎的龙筋。

再说白氏郎,从那次挨打以后,就每次独自上山,这一天,他一个人在山上打柴,迎面走来一个白胡子老头对他说:“你本是真龙天子,将来要做皇帝的,只因你娘不慎说走了话,玉皇大帝要在来年的龙节抽你的筋,现在已经没办法补救了,只有到时候你能咬牙挺过,保住你的龙牙玉口,还能说什么成什么。”说完便飘然而去。

白氏郎像做了个梦,吓得不得了。回去和母亲一说,白牡丹得知是自己害了儿子,十分后悔,便把儿子搂在怀里痛哭起来。

转眼龙节已到,只见几片黑云压在白家院上。这时,白氏郎正在院中劈柴,就听一个闷雷,白氏郎随声倒地,几员天兵天将便开始抽他的筋,那滋味简直比脱胎换骨还难受。可是白氏郎硬是挺了过来。

从此,白氏郎恨透了灶王爷,恨透了所有的神仙。他发誓要把所有的神仙都扣押起来,以报此仇。可是,如此多的神仙用什么盛呢?他穷得连个箱子盒子都 没有,白氏郎回头见自己上山装水用的葫芦挂在灶旁,便顺手拿过来,恨得咬牙切齿地说:“灶王爷,亏你跑到大帝面前替我美言,你老人家辛苦了,到我这葫芦里来歇歇脚吧。”因为白氏郎有一张龙牙玉口,他的话便是圣旨,只听“嗖”的一声,灶王爷便化作一缕青烟钻进了葫芦。

白氏郎告别母亲,提着葫芦走遍了全国的名山大川,见庙就进,见神就收。他想收完以后,全都把他们压在泰山底下,所以最后才来到泰山。

刚过红门不远,迎面走来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白氏郎觉得有些面熟,似曾相识,可一时又记不起来,便喊道:“来者何人,快快通名报姓。”那老人笑嘻嘻地答道:“在下便是小仙吕洞宾。”

白氏郎闻听此言,突然想起以前给他报信的白胡子老头,原来是他的亲生父亲,不禁大吃一惊,将葫芦掉在地上摔成了两半。这下可热闹了,各路神仙都 连滚带爬的向旁边的一个大石洞挤去,吕洞宾数也数不过来,就把它取名为“千佛洞”。后人又在那里起楼造阁,顺吕祖之意取名“万仙楼”。

只有灶王爷的腿长,又跑回了灶堂。不过吕洞宾怕他再惹事生非,便在灶王的神像旁边写道:“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予以警告。

白氏郎得知面前正是他的亲生父亲,便跪在吕洞宾面前,将母子多少年来的冷遇和磨难一一告诉了他。吕洞宾听后,也十分难过,将一柄断烦恼、避磨难、呼风唤雨的青龙宝剑交给白氏郎,嘱咐他照顾好母亲,与乡亲们和睦相处,把他又送回了徂徕山。此后,乡亲们得知吕洞宾如此宽宏大量,也都敬重他们母子,多方给予照顾,白氏郎也才用他的青龙宝剑为乡亲们做了许多好事。

中国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国作家对本民族神话进行重新挖掘和叙述,并通过这一全球同步出版项目发行到海外,也将使海外读者对中国神话及其代表的中国历史文化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神话故事篇一:白氏郎

泰山周围有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传说,据说他们还生了个儿子叫白氏郎。白牡丹原来也在泰山修炼,后来不堪众人的嘲弄,就和儿子搬到泰山南边的徂徕山去住了。

白氏郎长到八九岁,生得伶牙俐齿,十分讨人喜欢,可就是没有个名正言顺的父亲,整天在外边被人打骂,受人欺负,

这天,正是腊月二十三,白牡丹让白氏郎跟村里的小伙伴上山砍柴,自己在家里弄些水酒淡菜,准备打发灶王爷上天,去汇报下界一年的情况。

白氏郎和伙们来到山上,领头的说要玩“做皇帝”的游戏,把几个草筐撂起来当作宝座,谁要能爬上去,谁就是皇帝,以后众人就都听他的,选他做头头。说完便把筐撂得高高的,一个个轮着往上爬。筐子没用绳子拴牢,一爬一晃,结果没爬几下就都滚了下来,最后轮到了白氏郎,只见他稳抓草筐,轻迈双脚,颤颤悠悠真的爬了上去。本来他们都看不起白氏郎,是想拿他取笑,如今他真的爬了上去,谁肯让他这个私生子做头头,便把他拖下来,打了一顿一哄而散了。

白牡丹在家里正为买不起酒菜犯愁,见白氏郎又从外面哭着回来,鼻子都让人打破了,十分难过,顿时来了气,就抓起烧火棍,把怨气照着灶王爷出开了:“灶王爷啊灶王爷,你都看见了吧,这还让我们怎么活?哼!我儿要是真做了皇帝,非把那些小崽子杀尽斩绝不可。”她越说越气,一边说,一边敲,几火棍下去,灶王爷早就鼻青脸肿了。

灶王爷上天,不但没在白牡丹家吃好喝好,而且还挨了一顿棍棒,便一溜烟地跑到玉皇大帝那里告状去了。灶王爷一见大帝,便叩首禀报说:“不得了啦大帝,白牡丹发誓,白氏郎要做了皇帝,就要把村里的人斩尽杀绝。这不,白牡丹连我都 打了。望大帝为臣子做主,千万不能让白氏郎做皇帝。”玉皇大帝听了灶君的一面之词,便吩咐四员大将,到来年的龙节抽掉白氏郎的龙筋。

再说白氏郎,从那次挨打以后,就每次独自上山,这一天,他一个人在山上打柴,迎面走来一个白胡子老头对他说:“你本是真龙天子,将来要做皇帝的,只因你娘不慎说走了话,玉皇大帝要在来年的龙节抽你的筋,现在已经没办法补救了,只有到时候你能咬牙挺过,保住你的龙牙玉口,还能说什么成什么。”说完便飘然而去。

白氏郎像做了个梦,吓得不得了。回去和母亲一说,白牡丹得知是自己害了儿子,十分后悔,便把儿子搂在怀里痛哭起来。

转眼龙节已到,只见几片黑云压在白家院上。这时,白氏郎正在院中劈柴,就听一个闷雷,白氏郎随声倒地,几员天兵天将便开始抽他的筋,那滋味简直比脱胎换骨还难受。可是白氏郎硬是挺了过来。

从此,白氏郎恨透了灶王爷,恨透了所有的神仙。他发誓要把所有的神仙都扣押起来,以报此仇。可是,如此多的神仙用什么盛呢?他穷得连个箱子盒子都 没有,白氏郎回头见自己上山装水用的葫芦挂在灶旁,便顺手拿过来,恨得咬牙切齿地说:“灶王爷,亏你跑到大帝面前替我美言,你老人家辛苦了,到我这葫芦里来歇歇脚吧。”因为白氏郎有一张龙牙玉口,他的话便是圣旨,只听“嗖”的一声,灶王爷便化作一缕青烟钻进了葫芦。

白氏郎告别母亲,提着葫芦走遍了全国的名山大川,见庙就进,见神就收。他想收完以后,全都把他们压在泰山底下,所以最后才来到泰山。

刚过红门不远,迎面走来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白氏郎觉得有些面熟,似曾相识,可一时又记不起来,便喊道:“来者何人,快快通名报姓。”那老人笑嘻嘻地答道:“在下便是小仙吕洞宾。”

白氏郎闻听此言,突然想起以前给他报信的白胡子老头,原来是他的亲生父亲,不禁大吃一惊,将葫芦掉在地上摔成了两半。这下可热闹了,各路神仙都 连滚带爬的向旁边的一个大石洞挤去,吕洞宾数也数不过来,就把它取名为“千佛洞”。后人又在那里起楼造阁,顺吕祖之意取名“万仙楼”。

只有灶王爷的腿长,又跑回了灶堂。不过吕洞宾怕他再惹事生非,便在灶王的神像旁边写道:“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予以警告。

白氏郎得知面前正是他的亲生父亲,便跪在吕洞宾面前,将母子多少年来的冷遇和磨难一一告诉了他。吕洞宾听后,也十分难过,将一柄断烦恼、避磨难、呼风唤雨的青龙宝剑交给白氏郎,嘱咐他照顾好母亲,与乡亲们和睦相处,把他又送回了徂徕山。此后,乡亲们得知吕洞宾如此宽宏大量,也都敬重他们母子,多方给予照顾,白氏郎也才用他的青龙宝剑为乡亲们做了许多好事。

神话故事篇二:二龙戏珠

龙,在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五位。有关龙的传说很多,但最广泛的还是民间传说“二龙戏珠”的故事。

龙, 是古代传说中的两栖动物, 它产生于华夏图腾文化, 远古的三皇五帝均以龙作为图腾。 珠, 即珍珠 、夜明珠, 龙珠可避水与火, 是吉祥的象征, 民间喜欢在佳节戓庆典时举办舞龙表演以示庆贺。 舞时由一人持彩珠(也叫彩球) 与双龙戏舞, 称二龙戏珠或双龙戏珠。 这一舞龙形式及以后出现的舞龙绘画图案, 都是由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引申出来的。

相传, 天池山中有个深潭, 有两条青龙在此修炼, 它们关心附近百姓的疾苦, 时常行风播雨,使百姓们过着衣食无忧的太平日子, 两条龙也备受人们的爱戴。 天池潭也是天宫仙女们洗澡的地方, 每当月洁风清时, 仙女们就到这里洗澡嬉戏。 一次, 仙女们在池中正洗得尽兴, 一个浑身长毛的怪物猛扑过来, 对裸身的众仙女进行调戏, 她们高呼求救。 两条青龙听到呼救声, 立即披甲持械奔向天池潭, 见是一只熊怪正在撤野, 二龙齐心英勇奋战, 熊怪战败被擒。

众仙女把青龙搭救之事, 告诉给了王母娘娘。 王母一时善心大发, 从宝葫芦里取出一颗金珠, 给青龙送去, 让它们早日修炼成功。 金珠只有一颗, 它们谁也不想独吞下去, 你让给我, 我推给你。 推来让去, 一颗金珠在二龙之间蹿上跳下, 金光闪闪。 时间一长, 此事惊动了玉皇大帝, 忙派太白金星下凡查看。

太白金星视察后, 把两条青龙潜心修炼, 心地善良, 讲义气的品德对玉帝汇报了一遍。 玉帝也受感动, 便又取出一颗金珠给青龙送去。 于是, 它们各呑下一颗金珠, 都成了掌管百姓命运的天神。

民间百姓不忘青龙为人们造福, 又钦佩它们的德行, 便修庙四时供奉。 时间一久, 从祭祀敬龙, 到娱乐舞龙, 而又转化为喜庆吉祥的绘龙。 双龙戏珠龙舞及绘画图案多呈行龙姿势, 表现出双龙升降、 推让金珠的形态, 金珠都在两龙中间舞动。 双龙戏珠图案多出现在壁画、 染织、 刺绣、 雕铸等工艺装饰品上, 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 源于民间的二龙戏珠的艺术形式, 有着喜庆丰收、 祈求吉祥的美好愿望。

神话故事篇三:精卫填海

在白云深处,耸立着威严的太阳神殿。那里很高很高,连老鹰都飞不上去。

虽然很高,但这座宫殿并不寂寞,因为这里住着太阳神和他的女儿——女娃。女娃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太阳神很疼爱她。

每天早上,当女娃还在睡梦中时,太阳神就已经赶到东海,指挥太阳开始一天的工作,直到黄昏,太阳神才能回家。

女娃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会经常跑到花园里玩,乖乖地等着爸爸回家。

尽管女娃每天都很开心,但她更希望和爸爸一起去东海,看看太阳升起的地方。

可是,女娃太小了,太阳神不肯带她去,女娃有些失望。

有一天,太阳神回来时发现女娃不开心,就问:“乖女儿,你怎么了?” 女娃撅着小嘴说:“爸爸,我好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一次,太阳神答应了女娃,但要等她再长大些才可以去。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女娃实在是等不及了。这天,她趁爸爸不在家,就偷偷地带着小船出去了。

女娃来到东海,看着广阔无边的大海和天空中飞翔的海鸥,心里高兴极了。因为,她还从没见过这么美的风景。

女娃划着小船向东方漂去,突然,海面上刮起了狂风,狂风把沉睡的海魔唤醒了。海魔翻滚着巨浪在海面上横(heng,二声)行。

女娃被吓坏了,她使劲划动小船。可是,被海魔卷起的浪花足有几人高,一个巨浪打下来,女娃的小船被打翻了,女娃被卷入了大海中。

女娃被淹没在大海深处,她的灵魂变成了一只鸟,花脑袋,白嘴壳,红爪子。它在海面上翱翔时,会发出“精卫——精卫——”的叫声,后来人们就亲切地叫它“精卫”。

精卫痛恨海魔夺去了自己的生命,为了不让更多的人再受到伤害,它决定用衔石填海的方法来对付海魔。

海魔咆哮着,他不理解精卫为什么这么恨它。精卫回答他说:“因为你夺去了我的生命,我要用石子把你填成平地,不让你再伤害其他生命。”

就这样,精卫日复一日,成年累月地工作,后来它还带领它的孩子们一起衔石填海。

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后来人们常用“精卫填海” 来比喻那些做事意志坚定的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