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文学 > 唐代诗人 > 王之涣

王之涣为何名气大遗篇少?

王之涣 2008-04-26 04:45:25
相关推荐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盛唐边塞诗人王之涣的千古名句,可谓后世万分景仰、海内广泛流传,大凡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中国人,均耳熟能详,不想即诵。他那首脍炙人口的《凉州词》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千古佳句,更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啧啧称颂,章太炎先生的“绝句之最”四个字,更是给了这首诗恰如其分的评价。王之涣诗作“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历史定调,自古至今没有人觉得过头儿,说王之涣是唐代著名的大腕诗人,没有人去怀疑,更没有什么不服气。

值得关注的是,在唐代诗人中,遗篇甚少而名气奇大者,非王之涣莫属。《全唐诗》中只收录了他6首诗,而在几乎任何一种唐诗选本和任何一本文学史中都有王之涣其人及其作品,他的名气之大与遗篇之少形成了强烈对比,也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他的名气是如何大起来的,是名作烁世还是有人鼓吹?既然出了名为何留下的佳作又这么少,是前人遗失还是原创就少?这真是一个未解的历史悬念。本文以此为突破口试解这一历史之迷。

说起王之涣震耳欲聋的大名声,不得不说他是如何出名的。从历史记载看,新旧《唐书》均无王之涣的传记,《唐才子传》所记也甚简。仅唐人靳能所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中提供了王之涣的简要情况。由此看,如果说在当时的上层社会和主流诗坛,王之涣已拥有赫赫的名声,恐怕不能令人信服。那么,王之涣到底是怎么名扬天下的呢?

这要从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的“旗亭画壁”故事说起。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在旗亭喝酒,观看“梨园伶官”表演,三位人约定看歌手唱谁的诗多,谁算胜出。他们听到第一个唱王昌龄的,第二个唱高适的,第三个又唱王昌龄的,王、高分别在墙壁画记。王之涣急了,说已经唱过的都是“潦倒伶官”,水平较差,长得最漂亮的唱诗,一定是我的。果然,那位“超级歌妓”出场后演唱的正是王之焕的《凉州词》,旗亭画壁,遂成典故。这段艺林佳话出于小说家言,是真是假难以考究,但这个典故的广泛流传,对王之涣名满天下的确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元人也据此编成杂剧上演,对王之涣进行了大力渲染。

当然,让王之涣一红到底的还有一个历史玩笑,这就是《登鹳雀楼》著作权的争论。准确地说,王之涣的遗篇不是6首而是5.5首,因为《登鹳雀楼》是不是王之涣所写,至今仍争论不休。据最早著录此诗的芮挺章《国秀集》载,《登鹳雀楼》署名是朱斌而不是王之涣。到宋司马光《温公续诗话》中诗作者却成了王之美。沈括则记:河中府鹳雀楼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文奂、畅诸三篇能状其景。诗的作者又成了王文奂。北宋太宗时李昉的《文苑英华》中此诗作者正式成了王之涣。其后的孙洙选《唐诗三百首》把“白日依山尽”亦作王之涣诗。由于这部书的广泛流传,后人都把这首诗张冠李戴地当作了王之涣名作,王之涣也因此名声大震。然而,现在很多学者坚信,此诗著作权应据《国秀集》归还朱斌。 王之涣为何名气大遗篇少兼赏其《凉州词一》.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盛唐边塞诗人王之涣的千古名句,可谓后世万分景仰、海内广泛流传,大凡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中国人,均耳熟能详,不想即诵。他那首脍炙人口的《凉州词》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千古佳句,更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啧啧称颂,章太炎先生的“绝句之最”四个字,更是给了这首诗恰如其分的评价。王之涣诗作“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历史定调,自古至今没有人觉得过头儿,说王之涣是唐代著名的大腕诗人,没有人去怀疑,更没有什么不服气。

值得关注的是,在唐代诗人中,遗篇甚少而名气奇大者,非王之涣莫属。《全唐诗》中只收录了他6首诗,而在几乎任何一种唐诗选本和任何一本文学史中都有王之涣其人及其作品,他的名气之大与遗篇之少形成了强烈对比,也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他的名气是如何大起来的,是名作烁世还是有人鼓吹?既然出了名为何留下的佳作又这么少,是前人遗失还是原创就少?这真是一个未解的历史悬念。本文以此为突破口试解这一历史之迷。

说起王之涣震耳欲聋的大名声,不得不说他是如何出名的。从历史记载看,新旧《唐书》均无王之涣的传记,《唐才子传》所记也甚简。仅唐人靳能所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中提供了王之涣的简要情况。由此看,如果说在当时的上层社会和主流诗坛,王之涣已拥有赫赫的名声,恐怕不能令人信服。那么,王之涣到底是怎么名扬天下的呢?

这要从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的“旗亭画壁”故事说起。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在旗亭喝酒,观看“梨园伶官”表演,三位人约定看歌手唱谁的诗多,谁算胜出。他们听到第一个唱王昌龄的,第二个唱高适的,第三个又唱王昌龄的,王、高分别在墙壁画记。王之涣急了,说已经唱过的都是“潦倒伶官”,水平较差,长得最漂亮的唱诗,一定是我的。果然,那位“超级歌妓”出场后演唱的正是王之焕的《凉州词》,旗亭画壁,遂成典故。这段艺林佳话出于小说家言,是真是假难以考究,但这个典故的广泛流传,对王之涣名满天下的确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元人也据此编成杂剧上演,对王之涣进行了大力渲染。

当然,让王之涣一红到底的还有一个历史玩笑,这就是《登鹳雀楼》著作权的争论。准确地说,王之涣的遗篇不是6首而是5.5首,因为《登鹳雀楼》是不是王之涣所写,至今仍争论不休。据最早著录此诗的芮挺章《国秀集》载,《登鹳雀楼》署名是朱斌而不是王之涣。到宋司马光《温公续诗话》中诗作者却成了王之美。沈括则记:河中府鹳雀楼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文奂、畅诸三篇能状其景。诗的作者又成了王文奂。北宋太宗时李昉的《文苑英华》中此诗作者正式成了王之涣。其后的孙洙选《唐诗三百首》把“白日依山尽”亦作王之涣诗。由于这部书的广泛流传,后人都把这首诗张冠李戴地当作了王之涣名作,王之涣也因此名声大震。然而,现在很多学者坚信,此诗著作权应据《国秀集》归还朱斌。 王之涣为何名气大遗篇少兼赏其《凉州词一》.

由此看,王之涣的名气大,其因有四:

一是本人确有一定的写作功夫。他写的边塞风光和征人哀怨,单刀直入,含蓄有力,令人回味。如果王之涣当时一诗无名,不可能无中生有地演义出“旗亭画壁”的美丽传说,况且《凉州词》是王之涣所作无可争议,仅这一首诗代表的水平就绝非一般,一炮走红并不全是今天的事儿,古代也有可能存在这种情况。

二是“旗亭画壁”广泛流传和元剧的上演。这使王之涣在民间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从这段佳话中知道了王之涣,也知道了他的不朽诗作《凉州词》。这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当时王之涣虽然在主流社会没有什么地位,但他在草野庶民中还是很有影响的。

三是《登鹳雀楼》著作权的争议。这是历代文人争论不休的话题,到底这篇名作出自谁之手,是文人们在录诗成书过程中喋喋不休的焦点,争论中使王之涣一次次变成诗坛中的焦点人物,文人们又将争论的结果二次推向民间,然后再度炒作。争论就是炒作,炒作就能扬名。

四是好友互荐。在唐代,朋友之间互相赠诗是一种时尚,王之涣常与王昌龄、高适、崔国辅、畅当等名诗人交游,来往甚多,堪称好友,他们彼此交流诗作,相互赠予,联唱迭和,互相扬名、相互宣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总之,自身有功夫、民间传唱广、文人炒作热、好友迭和多是王之涣名扬天下、名垂千古的根本原因。既然有这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王之涣应该是名著充架、汗牛塞室的。那么,王之涣的诗作为什么流传下来只有五首半呢?正史没有记载,野史没有说法,只有靠旁证推断之。分析起来有以下三种可能:

一、出道较晚,枉费人生,让王之涣精品甚少

据有关史料记载,王之涣属于盛唐诗坛的晚熟型诗人,这与他本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而王之涣有作则是在中年之后。他虽然幼聪颖好学,年龄不及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但他却是一个标准的“问题青年”,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和豪侠子弟交往,饮酒论剑,纵酒谈乐,不务正业,直到中年,一事无成,始得反思,悔悟先前颓废无知。

后在他两个哥哥的帮助下,人到中年的王之涣才开始渐入创作之境。王之涣一生活了55岁,前40年枉费人生,肯定也不会在诗作上弄出什么新鲜玩意儿,中年后开始起步,其创作成就可想而知。这一观点在他的遗篇中得到了有力印证。

除了《登鹳雀楼》有争议,暂且不说,其他录入诗集的五首诗只有《凉州词其一》知名度高,民间传颂广,另外的四首分别是:1、《送别》,-杨柳春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2、《凉州词》其二,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3、《宴词》,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怪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4、《九日送别》,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短蓬飞。从诗作的水平看,全然不像一个盛唐时期的名家之作,其水平倒与目前博客的草根水平有所接近,在佳作如林的唐诗中实在不能算作什么精品。

就是在目前,能知道这几首诗是王之涣之作的又有几人?录入诗集的作品水平权且如此,其他的纵使有作品,水平称称又值几何?由此看,王之涣《凉州词》疑似突发灵感的奇作,有“懵”的因素蕴含其中,并不能代表其整体水平。没有质量,就没有传唱,这是历史必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