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文学 > 唐代诗人 > 王维

二十世纪王维佛禅研究述评

王维 2018-02-06 03:59:19
相关推荐

摘 要:文人与佛教的关系中,王维与佛教是一个代表性人物,20世纪尤其是近二十年的王维与佛禅研究尤显兴盛,主要集中在王维佛禅思想、王诗的禅意、诗与禅宗关系、禅诗中美学思想、画禅关系、王维僧人交往等方面。本文在详细回顾此期研究成果的同时,对期间的问题也进行了评析,对其中的错误予以指出。

关键词:王维;佛禅;回顾;评析

关于王维与佛禅之间的关系,在王维当代及后世均有评价,明清之际评论渐多,但多属感悟式的点式评析。尽管有些地方稍显简略,但就整体来看,奠定了20世纪王维佛禅研究的大体格局。20世纪的研究基本上仍集中在三大方面:一是佛禅思想研究,讨论王维思想信仰中的佛禅因素,尤其是王维与禅宗的密切关系;二是对王维禅诗的研究。此部分是王维研究的重点,多数论述王维诗中的禅意。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章讨论了佛禅对王维诗歌的影响;三是王维绘画与禅宗的研究,仍是主要集中在《袁安卧雪图》中“雪中芭蕉”上。(参拙作《论古代对王维与佛禅研究》[1])

一、王维佛禅研究回顾

20世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0年代以后,以上述三大方面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致化,笔者细分为六类,论述如下:

1.王维佛禅思想研究

关于王维的思想倾向研究的文章,近年来数量渐多。陈允吉是较早对王维与禅宗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的学者。他在80年代初发表了《论王维山水诗中的禅宗思想》(《文艺论丛》第10辑,1980年4月版)一文,认为王维早期受过佛教其它宗派的影响,特别是明显地受过北宗影响,但是随着禅宗日益广泛的传播,尤其是在中年同神会在南阳相遇以后,他终于完全接受了禅宗那一套主观唯心主义的教义。陈文后此类文章越来越多。早先有陈贻焮《王维的政治生活和他的思想》(见《唐诗论丛》),强调评价佛学对王维的影响,不应只看到佛学对他产生的消极影响,相反他的学佛也应该看作是他个人思想中妥协一面发展的结果。孙昌武《王维的佛教信仰与诗歌创作》(《文学遗产》,1981年第2期),也是较早研究王维与佛禅的力作。严国荣《居士信仰:王维文化心态的动态分析》(《王维研究》第2辑,三秦出版社,1996年)一文通过王维一生爱佛求佛信佛的变化过程,看出居士信仰是王维在入世与出世之间艰难选择的结果,后来王维由忏悔到“身心相离,理事俱如”,强调实践方便地“菩萨行”,更彻底地体现了居士信仰。方守金《略论佛教禅宗对王维其人其诗的影响》(《郑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指出王维的亦官亦隐并非逃遁人生,而是在他“无不可”、“无不适意”的禅宗思想指导下的独特的审美体味,把一颗活泼泼的心由现实政治转向自然美景中,用独特的方式玩味人生。

在论及王维佛禅思想的论文中,多数文章认为王维是一位虔诚的教徒。但也有一些文章不同意上述观点。比较有代表的是贾晋华《试论王维对禅宗的反影响》(《王维研究》第1辑,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9月)。贾文认为有的学者把王维之后才出现的讲求直觉暗示象征的公案禅法,也用来印证王维的诗歌艺术,似有违于禅宗发展的实际历史。实际上,在“平常心是道”的洪州禅兴起之前,王维已采取了自然任用的态度,如“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酬张少府》)“行到水穷处,坐看去起时。”(《终南别业》)等。平常的行坐观赏,解带弹琴都体现了自己的清净本性,都与自然万物相互交融、相互印证。这种触类皆真的生活态度及直觉观照的体悟方式与随后出现的洪州禅有许多相合之处。贾文认为这种相合不是偶然的,应该是王维对洪州禅禅悟方式、表达手段产生了影响。马欣来《试论王维的佛教思想》(《山西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认为王维是盛唐诗人中受佛学影响的代表人物,他的确对佛教禅宗感兴趣,但佛教只是他理想破灭后的虔诚,他在无奈何中把这废墟看作人生不可逃脱的归宿。姜光斗《论王维的禅宗思想》(《唐都学刊》1994年第5期)认为王维并无严格的宗派观念,他在信仰禅宗的同时,既可超越慧能神会的某些思想,又可信仰净土宗等其他佛教宗派。王维除了与南北宗禅师交往外,还与华严宗道光,密宗的温古和律宗的乘如等。并且王维的诗文集中,还保留着《赞佛文》、《西文变画赞》、《西方弥陀变赞》等多篇为净土宗信徒所写的赞佛文,体现净土思想。刘晓林《王维诗歌创作与奉佛思想的矛盾性》(《中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1期)也认为王维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信徙,更多地还是受道家的影响,如老庄的“无己”、“坐忘”、“心斋”、“自然”等。王维的信佛是自已在失意时所寻求的一种寄托,他的信奉仅是一个外部的表现形式,其内容实质则更多的老庄的道家思想。

以上几篇文章都没有盲目的跟随别人的观点,而是立足于王维诗文本身,从中发掘证据,力证王维接受佛禅影响并不是一种信仰,而是一种寄托的手段。王维与禅宗有密切关系,但王维也接受华严、净土等信仰,并不是所有诗歌都是禅宗影响的结果。

摘 要:文人与佛教的关系中,王维与佛教是一个代表性人物,20世纪尤其是近二十年的王维与佛禅研究尤显兴盛,主要集中在王维佛禅思想、王诗的禅意、诗与禅宗关系、禅诗中美学思想、画禅关系、王维僧人交往等方面。本文在详细回顾此期研究成果的同时,对期间的问题也进行了评析,对其中的错误予以指出。

关键词:王维;佛禅;回顾;评析

关于王维与佛禅之间的关系,在王维当代及后世均有评价,明清之际评论渐多,但多属感悟式的点式评析。尽管有些地方稍显简略,但就整体来看,奠定了20世纪王维佛禅研究的大体格局。20世纪的研究基本上仍集中在三大方面:一是佛禅思想研究,讨论王维思想信仰中的佛禅因素,尤其是王维与禅宗的密切关系;二是对王维禅诗的研究。此部分是王维研究的重点,多数论述王维诗中的禅意。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章讨论了佛禅对王维诗歌的影响;三是王维绘画与禅宗的研究,仍是主要集中在《袁安卧雪图》中“雪中芭蕉”上。(参拙作《论古代对王维与佛禅研究》[1])

一、王维佛禅研究回顾

20世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0年代以后,以上述三大方面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致化,笔者细分为六类,论述如下:

1.王维佛禅思想研究

关于王维的思想倾向研究的文章,近年来数量渐多。陈允吉是较早对王维与禅宗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的学者。他在80年代初发表了《论王维山水诗中的禅宗思想》(《文艺论丛》第10辑,1980年4月版)一文,认为王维早期受过佛教其它宗派的影响,特别是明显地受过北宗影响,但是随着禅宗日益广泛的传播,尤其是在中年同神会在南阳相遇以后,他终于完全接受了禅宗那一套主观唯心主义的教义。陈文后此类文章越来越多。早先有陈贻焮《王维的政治生活和他的思想》(见《唐诗论丛》),强调评价佛学对王维的影响,不应只看到佛学对他产生的消极影响,相反他的学佛也应该看作是他个人思想中妥协一面发展的结果。孙昌武《王维的佛教信仰与诗歌创作》(《文学遗产》,1981年第2期),也是较早研究王维与佛禅的力作。严国荣《居士信仰:王维文化心态的动态分析》(《王维研究》第2辑,三秦出版社,1996年)一文通过王维一生爱佛求佛信佛的变化过程,看出居士信仰是王维在入世与出世之间艰难选择的结果,后来王维由忏悔到“身心相离,理事俱如”,强调实践方便地“菩萨行”,更彻底地体现了居士信仰。方守金《略论佛教禅宗对王维其人其诗的影响》(《郑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指出王维的亦官亦隐并非逃遁人生,而是在他“无不可”、“无不适意”的禅宗思想指导下的独特的审美体味,把一颗活泼泼的心由现实政治转向自然美景中,用独特的方式玩味人生。

在论及王维佛禅思想的论文中,多数文章认为王维是一位虔诚的教徒。但也有一些文章不同意上述观点。比较有代表的是贾晋华《试论王维对禅宗的反影响》(《王维研究》第1辑,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9月)。贾文认为有的学者把王维之后才出现的讲求直觉暗示象征的公案禅法,也用来印证王维的诗歌艺术,似有违于禅宗发展的实际历史。实际上,在“平常心是道”的洪州禅兴起之前,王维已采取了自然任用的态度,如“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酬张少府》)“行到水穷处,坐看去起时。”(《终南别业》)等。平常的行坐观赏,解带弹琴都体现了自己的清净本性,都与自然万物相互交融、相互印证。这种触类皆真的生活态度及直觉观照的体悟方式与随后出现的洪州禅有许多相合之处。贾文认为这种相合不是偶然的,应该是王维对洪州禅禅悟方式、表达手段产生了影响。马欣来《试论王维的佛教思想》(《山西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认为王维是盛唐诗人中受佛学影响的代表人物,他的确对佛教禅宗感兴趣,但佛教只是他理想破灭后的虔诚,他在无奈何中把这废墟看作人生不可逃脱的归宿。姜光斗《论王维的禅宗思想》(《唐都学刊》1994年第5期)认为王维并无严格的宗派观念,他在信仰禅宗的同时,既可超越慧能神会的某些思想,又可信仰净土宗等其他佛教宗派。王维除了与南北宗禅师交往外,还与华严宗道光,密宗的温古和律宗的乘如等。并且王维的诗文集中,还保留着《赞佛文》、《西文变画赞》、《西方弥陀变赞》等多篇为净土宗信徒所写的赞佛文,体现净土思想。刘晓林《王维诗歌创作与奉佛思想的矛盾性》(《中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1期)也认为王维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信徙,更多地还是受道家的影响,如老庄的“无己”、“坐忘”、“心斋”、“自然”等。王维的信佛是自已在失意时所寻求的一种寄托,他的信奉仅是一个外部的表现形式,其内容实质则更多的老庄的道家思想。

以上几篇文章都没有盲目的跟随别人的观点,而是立足于王维诗文本身,从中发掘证据,力证王维接受佛禅影响并不是一种信仰,而是一种寄托的手段。王维与禅宗有密切关系,但王维也接受华严、净土等信仰,并不是所有诗歌都是禅宗影响的结果。

2.王维诗中的禅意

王维诗中的禅意是王维与佛禅研究中的重头戏,重点集中在山水诗中的禅意,较早讨论这一问题的是陈允吉和袁行霈。袁行霈《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2期)指出王维一些诗歌,在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下,早期就表现出空寂或无我的境界。尤其是后期的诗歌,意象空灵、境界清幽,呈现出一种闲淡冷寂,悠然自在的情趣。其诗中的禅意与禅学的“顿悟”浸润有关。陈允吉《论王维山水诗中的禅宗思想》(《文艺论丛》第10辑,1980年4月)与学术界一般观点不同,认为这些山水诗不过是通过描绘自然现象,表现“虽动而常寂”的寂灭思想。一些作品中是为了突出诗人淡泊的自我精神本体,最终把宏观事物消融在主观意识之中。史双元《禅境画意入诗情——王维后期诗风浅探》(《南京师院学报》,1983年第1期)、《论王维诗作中的禅趣》(《四川师大学报》,1986年第6期)两文分析了王维诗作中的禅趣,认为王维山水诗的特点可用一个“静”字概括,表现在用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景再现空灵的禅悟之境,通过具体作品作了分析。李育仁《对王维诗中虚幻境界的思考》(《中州学刊》,1988年第6期),认为王维除接受佛家思想外,同时还接受了《庄子》的“逍遥”、“物化”等思想的影响,也是形成空寂境界的原因。文章对本时期王维诗禅意的一些研究方法提出了质疑,对前面陈允吉、史双元等人将佛经义与王诗相互对照、参读的方法表示了否定。认为这样的做法会流于主观臆断。

此时期的论文较少关注王维山水诗禅意在整个山水诗发展中的意义,赵昌平《王维山水诗由主玄趣到主禅趣的转化》(《学人》,1994年第4期)从宏观的视角对此进行了阐述,文中认为“王维在山水诗中表达禅趣的意象是明确的,因而在诗歌意象上表现出虽仍不废刻画,但却力图摆脱对象的具体形相,多通过变实为虚的手法来使对象虚化的倾向。”赵文据此认为王维此类诗可看作由主玄的山水诗向主禅的山水诗的结合部。

自1995至今,关于王维诗禅意的文章愈来愈多,近十年间就超过了二十余篇,但从整体来看,此段的讨论基本没有突破前期。

3.诗歌与禅宗的关系

关于王维诗歌与禅宗的关系,主要论述的是佛禅思想对王维山水诗的影响,此类论文在上节王维诗歌的禅意中已有涉及,此处单独作一总结。

曲世川《王维的佞佛和他的山水诗》(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1年第1期)认为在佛教思想影响下,在长期的山水田园生活中,形成了王维具有佛教特征的任用自在的审美观念。其具体表现有三种类型:一是以静寂为任用的自在之美,写了一些静寂肃穆的山水诗;二是以清丽为任用的自在之美,写了一些优美幽深的山水诗;三是以自然为任用的自在之美,写了一些物事的自生自灭、自动自息的山水诗。孙昌武《王维的佛教信仰与诗歌创作》认为禅宗影响于王维的诗歌艺术,可从三个方面分析:以禅语入诗,以禅趣入诗,以禅法入诗。邱瑞祥《禅宗的“净心”思想与王维的山水诗创作》(《贵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着重探讨了禅宗“净心”思想对王维山水诗创作的影响。指出禅宗“常净自性”的思想,影响了王维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情趣,深深地积淀在诗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对其山水诗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毕宝魁《王维佛教思想对其诗歌艺术的影响》(《辽宁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认为,王维之所以有“诗佛”之称,是因为佛教思想对他的诗歌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张清华《禅宗艺术观与王维诗的风格》(《中州学刊》,1988年第6期)认为,禅宗的哲学思想对他中年以后诗歌独特风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比如《坛经》中讲三十六对法,对王维近体律绝的发展产生了影响。禅宗讲的有无、动静、大小、长短、直曲、虚实等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对王维诗的风格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禅宗南宗的“顿悟”影响到其诗歌的妙悟。邱瑞祥《禅学理念与王维山水诗创作手法》(《贵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认为中禅宗“法身无象,应物现形”的理念及禅家任心自由,不受时俗时空观念束缚的思想影响了他“不拘形似”的艺术意象的创构。禅家不落两边的中道观影响了王维以动写静之手法。邱慧、朝仪《试析王维诗歌与禅宗的联系》(1996年第3期)也认为王维的诗歌与禅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禅宗影响王维山水诗的提法也有研究者持反对意见,如张赵玉桢《王维山水田园诗源于禅宗吗?》(《中州学刊》,1990年第2期)即提出不同意见,认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除了个别专谈佛理禅机之外,都不能说它们渗透着禅宗思想,充斥着禅宗生活理趣”。文章诊断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产生及其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的形成,有三个特殊原因:其一是少年时生活环境的熏陶:其二是前朝山水田园诗,尤其是陶谢诗的影响;其三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独特风貌形成的关键,就是他高妙的山水画艺术与山水诗艺术相互影响。此论所和者甚少,但其怀疑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近十年来研究王维诗歌与禅宗关系的文章不在少数,但基本上都是认为禅宗思想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集中在禅宗的般若空观,色空相即观,不二法门等对其诗歌的影响。与前一时期比,基本没有精彩的内容,仅录部分目录如下:《王维诗歌与禅宗的关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诗思与禅意——兼论王维山水诗的诗禅相通》(《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佛教禅宗与王维山水田园诗》,(《唐都学刊》,1999年第4期),《试论禅宗理念对王维山水诗创作的影响》(《湖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等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