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文学 > 名著阅读 >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中“也”字的艺术特色

醉翁亭记 2013-01-04 11:32:10
相关推荐

宋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领导的新政失败,被贬河南邓州。积极参与新政的欧阳修,慨言上书,一度下狱,后被贬为滁州知州,《醉翁亭记》作于他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1046年)。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际上就是以忧愁代替了一切正常的心境,排斥了欢乐。而欧阳修却没有像范仲淹那样“进亦忧,退亦忧”,他在《晚泊岳阳》中这样写: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虽然有“云水苍茫”的“失路”之感,但是欧阳修还是听到了“清辉”中的歌声,听得很入迷,仍然享受着“轻舟”“如飞”的感觉。从这里,可以看到欧阳修和范仲淹在个性上的差异。到《醉翁亭记》中,这种差异就更明显了。欧阳修大笔浓墨,渲染了一派欢乐的景象,不但自己欢乐,而且与民同乐。这是不是说欧阳修没有心忧天下的大气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全面分析《醉翁亭记》。第一句,“环滁皆山也”,一望而知,好处是开门见山。但这种境界,就是在讲究史家简洁笔法的欧阳修手中,也不是轻而易举地达到的,而是经历了反复。据《朱子语类辑略》卷八载:“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开门见山之后,径直写山水之美。先是写西南的琅琊山:“蔚然而深秀”,接着写水(酿泉):“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山水都有了,跟着写亭之美:“翼然临于泉上”。三者应该说都比较简洁。但是这几个短句却给人十分别致的感觉。别致感从何而来呢?有人把这一段翻译成现代汉语,我们引用来作一比较:滁州的四周都是山。它的西南角的几座山峰, 树林山谷特别的美。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 就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 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 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 就是所谓的酿泉。山势曲直, 路也跟着弯转, 于是就可以看见在山泉的上方有个像鸟翅膀张开着一样的亭子, 这就是醉翁亭了。造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字的是谁呢? 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称呼这亭子的。太守和宾客们在这里饮酒, 喝一点点就醉了, 而且年纪又最大, 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醉翁。醉翁的心思不在于饮酒, 而在于山山水水之间。这山水的乐趣, 是领会在心中, 寄托在酒里的。从词语的意义来说,应该说翻译大致是确切的。但是读起来,其意蕴却丧失殆尽。这除了古今词汇联想意义的差别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译文把原文中很有特色的句法和语气全部阉割了。原文的第一句,表面看来,仅仅是开门见山;实际上,还为全文奠定了一个语气的基调。如果要吟诵,不能简单直接地读成:“环滁

宋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领导的新政失败,被贬河南邓州。积极参与新政的欧阳修,慨言上书,一度下狱,后被贬为滁州知州,《醉翁亭记》作于他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1046年)。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际上就是以忧愁代替了一切正常的心境,排斥了欢乐。而欧阳修却没有像范仲淹那样“进亦忧,退亦忧”,他在《晚泊岳阳》中这样写: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虽然有“云水苍茫”的“失路”之感,但是欧阳修还是听到了“清辉”中的歌声,听得很入迷,仍然享受着“轻舟”“如飞”的感觉。从这里,可以看到欧阳修和范仲淹在个性上的差异。到《醉翁亭记》中,这种差异就更明显了。欧阳修大笔浓墨,渲染了一派欢乐的景象,不但自己欢乐,而且与民同乐。这是不是说欧阳修没有心忧天下的大气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全面分析《醉翁亭记》。第一句,“环滁皆山也”,一望而知,好处是开门见山。但这种境界,就是在讲究史家简洁笔法的欧阳修手中,也不是轻而易举地达到的,而是经历了反复。据《朱子语类辑略》卷八载:“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开门见山之后,径直写山水之美。先是写西南的琅琊山:“蔚然而深秀”,接着写水(酿泉):“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山水都有了,跟着写亭之美:“翼然临于泉上”。三者应该说都比较简洁。但是这几个短句却给人十分别致的感觉。别致感从何而来呢?有人把这一段翻译成现代汉语,我们引用来作一比较:滁州的四周都是山。它的西南角的几座山峰, 树林山谷特别的美。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 就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 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 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 就是所谓的酿泉。山势曲直, 路也跟着弯转, 于是就可以看见在山泉的上方有个像鸟翅膀张开着一样的亭子, 这就是醉翁亭了。造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字的是谁呢? 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称呼这亭子的。太守和宾客们在这里饮酒, 喝一点点就醉了, 而且年纪又最大, 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醉翁。醉翁的心思不在于饮酒, 而在于山山水水之间。这山水的乐趣, 是领会在心中, 寄托在酒里的。从词语的意义来说,应该说翻译大致是确切的。但是读起来,其意蕴却丧失殆尽。这除了古今词汇联想意义的差别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译文把原文中很有特色的句法和语气全部阉割了。原文的第一句,表面看来,仅仅是开门见山;实际上,还为全文奠定了一个语气的基调。如果要吟诵,不能简单直接地读成:“环滁

皆山也”,而应该是:“环滁/ 皆山也”。只有这样,才能和全文的句子的语调统一起来。如第一段: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酿泉也。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从句法上说,一连八九个句子,都是同样结构(⋯8943 .者,⋯8943 .也)的判断句。这本是修辞之忌。景物描写以语言丰富为上,不但词语要多彩,而且句法也要多变,这几乎是基本的、潜在的规范。句法单调和词语乏彩同样是大忌。而欧阳修在这里却出奇制胜,营造了一种不仅仅在语义上,而且在语气上一贯到底的语境。这种前后二分式为什么值得这么重复,而且又能在重复中没有重复的弊端呢?关键在于,这种前后二分式的句子,不是一般的连续式,它带着一种提问和回答的意味:“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先看到景色之美,然后才回答,“琅琊也”。“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先是听到了声音,然后才解释:

“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先有奇异的视觉意象,然后才回答:“醉翁亭也”。这种句法结构所提示的,先是惊异、发现,后是领会。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特点在于:第一,先有所感,次有所解,即先有感觉的触动,后有理念的阐释;第二,这种句法的重复,还暗示了景观的目不暇接和思绪的源源不断。如果不用这样的二分式,而用一般描写的句式,也就是连续式,就得先把景观的名称亮出来:琅琊山,蔚然而深秀;酿泉,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醉翁亭,翼然而临于泉上。这就没有心理的提示,没有惊异、发现和理解的过程,有点儿像流水账,太呆板了。欧阳修这篇文章的句法奇妙,还得力于每句结尾都用了一个“也”字。这本是一个虚词,没有太多具体的意义,但在这里却非常重要,重要到必须使用在整篇文章从头到尾的每一句中。这是因为“也”字句表示先是观察,继而形成肯定的心态和语气。这种语气早在文章第一句就定下了调子。如前面的引文翻译成:

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 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 就是所谓的酿泉。山泉的上方有个像鸟翅膀张开着一样的亭子, 这就是醉翁亭.

意思是差不多的,但读起来感到特别杀风景,是因为其中肯定的、明快的语气消失了。有这个语气和没这个语气,有很大不同。这不但是个语气,而且有完成句子的作用。此外,它有点儿接近现代汉语的“啊”“呀”。不同的是,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啊”“呀”,句子还是完整的;而在古代汉语中,没有这个“也”字,就不能形成判断的语气。比如:“仁者,爱人。”这是一个理性的或者说中性的语气,如果加上一个“也”字:“仁者,爱人也。”肯定的情感就比较确定了。《诗大序》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如果把最后这个“也”字省略掉,语气中的那种确信的程度就差了许多。又如袁枚《黄生借书说》中“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如果把“也”字删除,语气就干巴了。不少赏析文章都注意到《醉翁亭记》从头到尾用了那么多“也”字,但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个“也”字在语气和情绪上的作用,一般都误以为语气词本身并没有意义。殊不知语气词虽然没有词汇意义,但却是具有抒情的生命的。特别是当“也”字不是孤立地出现,而是成套地组成一种结构的时候,其功能是大大超出其数量之和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