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文学 > 名著阅读 > 雨巷

《雨巷》艺术手法

雨巷 2015-01-24 09:39:12
相关推荐

《雨巷》这首诗,集中地体现了当时一部分进步 青年内心的痛苦与迷惘、希望与追求。《雨巷》艺术写作手法又是怎样的呢?

《雨巷》艺术手法

《雨巷》是我们都很熟悉的诗人戴望舒的代表作品,大约写予1927年夏天。1928年8月在《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八号上首次出版。1933年,戴望舒的挚友杜衡曾经讲过:“说起《雨巷》,我们是不能把叶圣陶先生的奖掖忽略的。《雨巷》写成后差不多有一年,在叶圣陶先生代理编辑的《小说月报》的时候,戴望舒才忽然把它投寄出去。圣陶先生一看到这首诗就有信来,称许他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圣陶有力的推荐,使戴望舒得到了“雨巷诗人” 的称号,一直到现在。” 对于《雨巷》中的艺术特色具体分析如下:

一、运用象征主义的抒情艺术方法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法国诗歌中较为流行的一个艺术流派。主要表达一种反抗资本主义秩序的意识,倾尽抒发一种世纪末的颓废。在表现方法上,用暗喻来表现内心瞬间的情感,五四末期才传到中国。戴望舒的早期创作明显就受到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对于他的创作,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竭力的开发诗歌隐喻、暗示的能力,在象征性的意象和意境中抒发感情。《雨巷》也自然如此,诗中撑着油纸伞的“我”,悠长寂寥的雨巷,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般忧愁的姑娘,其实,并不是真实生活本身的具体写照,而是有着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虽然我们不能将其意象的深刻内涵全部理解到位,但是我们可以从中体味这些意象所具有的朦胧诗意和意蕴。在社会现实的氛围下,那种徘徊、孤独的心灵,那种可望而不可得的希望等等,在《雨巷》中是既明朗又朦胧的,既确定又飘忽的。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以这样的方法来抒发情感,使得诗人的心境表现得更加含蓄,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引用朱自清先生的话说:“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征派。他译过这一派的诗。他也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是轻清的;也照一点朦胧的气氛,但让人可以看得懂。⋯ ‘他是要把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处。” 由此可以看出《雨巷》朦胧、深情而低沉,的确是把握了象征主义流派的细微精妙。

二、受古典诗词艺术营养的熏陶

在《雨巷》中,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仇怨的姑娘的意象,显然是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来象征人们的愁心,这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手法。如“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李商隐)“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浣溪沙》李璩)⋯⋯在《雨巷》中,诗人很显然是吸取了这样的一种意蕴。但这样的形象绝对不是旧唐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 的白话扩充,在《雨巷》的意境和形象的构造上,诗人在吸取前人的精华的同时,又是有着自己的创造的,原因如下:一是古人用丁香象征愁心,《雨巷》中则塑造了一个如丁香一样接着仇怨的姑娘。她既有丁香的忧愁也有丁香的美丽与芬芳,这就由单纯的愁情演变成了一个含蕴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既包含了作者对美的追求,也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灭的痛苦。

二是《雨巷》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现代语言来描绘这个“姑娘”,这与古典诗词严格的格律意韵不同,而且也与诗人早期的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不同,更多的是体现一种新时代气息。更能唤起人们的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忧愁的文学创作时期,这是一个难得的创造。

三是在古代诗词中,雨中的丁香是以真实的景物来寄托情感。《雨巷》中的丁香般的姑娘则有了更多的诗人想象的成分。它可能是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也可以是诗人想象驰骋的成果,可以说是真实与想象结合而生成的艺术形象。戴望舒自己也说:“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的,也不单是想象的。”所以我们说《雨巷》的意境塑造借鉴于古典诗词又超越古典诗词,在依据了诗人自己生活的同时又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创造,从而营造了一个高于生活真实的艺术想象美。

三、音节的优美,“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雨巷》的音节也是非常优美的,叶圣陶先生称赞此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全诗一共七节,除了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逢着”改为“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同一主调在诗中反复出现,既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也加重了诗人的彷徨和幻灭失失落的表现力。全诗每节六行,每行字数不一,而大体在相隔不远处重复一次韵脚,每节押韵两到三次,从头至尾没有还韵。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例如“眼光”、“姑娘”、“惆怅”、“雨巷”、“芬芳”等,如此在听觉上的重复营造了一种旋律般的回荡和流畅的节奏,反复激荡着人的内心深处,那股寂寞,那般彷徨萦绕在人们心头久久不能散去。诗中还借鉴了外国诗歌在音乐性上的技法,比如在一节诗中,同样的句子反复出现,这种重复叠沓听起来更抒情和谐。可以说《雨巷》是戴望舒对新诗音乐性追求的高峰,至此,他开始走向追求内在情绪韵律的路线。但是这不能否定《雨巷》对新诗音乐美尝试的意义。

四、用浓重的象征色彩吟咏出青年人面对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的声音

诗人讲黑暗而阴沉的社会比喻为悠长、狭窄又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没有声音,没有快乐,有的只是诗人这样默默彳亍着的彷徨者。他怀着一个希望,希望美好的理想能够出现在自己的面前,那个“姑娘”就是这样一种象征,但是诗人也明白,这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理想。她和自己一样愁苦彷徨着,来了又匆匆消失了,像梦一样,又留下了孤独的诗人独自在黑暗中彷徨。有不少论者说,《雨巷》是诗人“用一些皂泡般的华美的幻象来欺骗自己和读者”,除了艺术上的和谐音律美外,“在内容上并无可取之处”。

其实,这是不正确的。1927年的夏天时中国历史上一个黑暗的时代,革命者被反动派血腥的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曾经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中,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迷茫痛苦着,他们渴求希望的出现。《雨巷》就是这部分青年的心境反映。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1927年3月他曾受过反动当局的逮捕,反革命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他的内心充满了困苦,这种情绪不能笼统的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展现了一代因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而彷徨的青年人的心声。这是一种失望的声音,低沉的倾述与自白。所以,我们说《雨巷》是用浓重的象征色彩吟咏出青年人面对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的声音。

《雨巷》这首诗,集中地体现了当时一部分进步 青年内心的痛苦与迷惘、希望与追求。《雨巷》艺术写作手法又是怎样的呢?

《雨巷》艺术手法

《雨巷》是我们都很熟悉的诗人戴望舒的代表作品,大约写予1927年夏天。1928年8月在《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八号上首次出版。1933年,戴望舒的挚友杜衡曾经讲过:“说起《雨巷》,我们是不能把叶圣陶先生的奖掖忽略的。《雨巷》写成后差不多有一年,在叶圣陶先生代理编辑的《小说月报》的时候,戴望舒才忽然把它投寄出去。圣陶先生一看到这首诗就有信来,称许他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圣陶有力的推荐,使戴望舒得到了“雨巷诗人” 的称号,一直到现在。” 对于《雨巷》中的艺术特色具体分析如下:

一、运用象征主义的抒情艺术方法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法国诗歌中较为流行的一个艺术流派。主要表达一种反抗资本主义秩序的意识,倾尽抒发一种世纪末的颓废。在表现方法上,用暗喻来表现内心瞬间的情感,五四末期才传到中国。戴望舒的早期创作明显就受到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对于他的创作,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竭力的开发诗歌隐喻、暗示的能力,在象征性的意象和意境中抒发感情。《雨巷》也自然如此,诗中撑着油纸伞的“我”,悠长寂寥的雨巷,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般忧愁的姑娘,其实,并不是真实生活本身的具体写照,而是有着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虽然我们不能将其意象的深刻内涵全部理解到位,但是我们可以从中体味这些意象所具有的朦胧诗意和意蕴。在社会现实的氛围下,那种徘徊、孤独的心灵,那种可望而不可得的希望等等,在《雨巷》中是既明朗又朦胧的,既确定又飘忽的。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以这样的方法来抒发情感,使得诗人的心境表现得更加含蓄,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引用朱自清先生的话说:“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征派。他译过这一派的诗。他也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是轻清的;也照一点朦胧的气氛,但让人可以看得懂。⋯ ‘他是要把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处。” 由此可以看出《雨巷》朦胧、深情而低沉,的确是把握了象征主义流派的细微精妙。

二、受古典诗词艺术营养的熏陶

在《雨巷》中,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仇怨的姑娘的意象,显然是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来象征人们的愁心,这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手法。如“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李商隐)“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浣溪沙》李璩)⋯⋯在《雨巷》中,诗人很显然是吸取了这样的一种意蕴。但这样的形象绝对不是旧唐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 的白话扩充,在《雨巷》的意境和形象的构造上,诗人在吸取前人的精华的同时,又是有着自己的创造的,原因如下:一是古人用丁香象征愁心,《雨巷》中则塑造了一个如丁香一样接着仇怨的姑娘。她既有丁香的忧愁也有丁香的美丽与芬芳,这就由单纯的愁情演变成了一个含蕴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既包含了作者对美的追求,也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灭的痛苦。

二是《雨巷》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现代语言来描绘这个“姑娘”,这与古典诗词严格的格律意韵不同,而且也与诗人早期的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不同,更多的是体现一种新时代气息。更能唤起人们的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忧愁的文学创作时期,这是一个难得的创造。

三是在古代诗词中,雨中的丁香是以真实的景物来寄托情感。《雨巷》中的丁香般的姑娘则有了更多的诗人想象的成分。它可能是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也可以是诗人想象驰骋的成果,可以说是真实与想象结合而生成的艺术形象。戴望舒自己也说:“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的,也不单是想象的。”所以我们说《雨巷》的意境塑造借鉴于古典诗词又超越古典诗词,在依据了诗人自己生活的同时又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创造,从而营造了一个高于生活真实的艺术想象美。

三、音节的优美,“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雨巷》的音节也是非常优美的,叶圣陶先生称赞此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全诗一共七节,除了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逢着”改为“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同一主调在诗中反复出现,既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也加重了诗人的彷徨和幻灭失失落的表现力。全诗每节六行,每行字数不一,而大体在相隔不远处重复一次韵脚,每节押韵两到三次,从头至尾没有还韵。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例如“眼光”、“姑娘”、“惆怅”、“雨巷”、“芬芳”等,如此在听觉上的重复营造了一种旋律般的回荡和流畅的节奏,反复激荡着人的内心深处,那股寂寞,那般彷徨萦绕在人们心头久久不能散去。诗中还借鉴了外国诗歌在音乐性上的技法,比如在一节诗中,同样的句子反复出现,这种重复叠沓听起来更抒情和谐。可以说《雨巷》是戴望舒对新诗音乐性追求的高峰,至此,他开始走向追求内在情绪韵律的路线。但是这不能否定《雨巷》对新诗音乐美尝试的意义。

四、用浓重的象征色彩吟咏出青年人面对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的声音

诗人讲黑暗而阴沉的社会比喻为悠长、狭窄又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没有声音,没有快乐,有的只是诗人这样默默彳亍着的彷徨者。他怀着一个希望,希望美好的理想能够出现在自己的面前,那个“姑娘”就是这样一种象征,但是诗人也明白,这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理想。她和自己一样愁苦彷徨着,来了又匆匆消失了,像梦一样,又留下了孤独的诗人独自在黑暗中彷徨。有不少论者说,《雨巷》是诗人“用一些皂泡般的华美的幻象来欺骗自己和读者”,除了艺术上的和谐音律美外,“在内容上并无可取之处”。

其实,这是不正确的。1927年的夏天时中国历史上一个黑暗的时代,革命者被反动派血腥的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曾经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中,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迷茫痛苦着,他们渴求希望的出现。《雨巷》就是这部分青年的心境反映。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1927年3月他曾受过反动当局的逮捕,反革命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他的内心充满了困苦,这种情绪不能笼统的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展现了一代因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而彷徨的青年人的心声。这是一种失望的声音,低沉的倾述与自白。所以,我们说《雨巷》是用浓重的象征色彩吟咏出青年人面对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的声音。

拓展阅读:

《雨巷》写作背景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杀之后。诗人时年22岁。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诗人,面对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隐居在江苏松江朋友家,孤独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夜坐听风,昼眠听雨”,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可生活贫乏,整天“窗头明月枕边书”,诗人只能在“旧时的脚印”、“青春的彩衣”和星光下的盘桓中寻求慰藉。个性的轻柔、忧郁和时代的重压,使《雨巷》成为现实黑暗和理想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作者人物评价

戴望舒能在文学史上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创作的优秀的诗歌,他本人也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1927年,他的诗《雨巷》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而1929年所创作的《我底记忆》则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点。(钱理群)[8] 戴望舒诗歌中的忧郁情思为基点,诗歌中所蕴含的既有古典意味的生命感受。首先,戴望舒的爱情诗在表现爱情的隐私性以及表现爱情时多运用女性意象方面,明显地受到晚唐诗人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对温、李诗歌相思主题的现代连释。

同时,爱情成为诗人人生体验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体现了戴望舒诗歌的现代性。综言之,戴望舒的爱情经历是现代的,爱情特质是现代的,但他所赋予的表现形式却是古典的、传统的。其次,戴望舒诗歌中的悲秋主题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诗人以咏秋的传统题材来呈现现代人寂寞与青春烦忧的感伤情怀,加强了诗歌的审美张力。而理解隐藏在悲秋主题背后的死亡意识则能更好的理解诗歌中的忧郁情感。分析戴望舒的《致萤火》等诗篇,我们还可以发现诗人的死亡想象与书写方式属于典型的道家文化系统。

最后,戴望舒诗歌中的田园乡愁与牧歌情怀是一种传统的人间情怀的流露,深具东方诗的神韵,而漂泊的、倦行的旅人形象不仅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羁旅者形象的影响,同时寻梦者与夜行人形象又明显地带有西方象征主义的影响,构成了一个带有现代性意味的创作母题。作为一位深受中西文学和文化影响的诗人,戴望舒积极寻找中西诗歌艺术的融合点,创造出了属于自己民族的现代诗。戴望舒在新诗的民族性建构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启示现当代作家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中国新诗的创作,应该以民族文化审美心理机制为基础,以民族精神为灵魂,来吸收外国文学的艺术营养,建构具有现代这一时代特色的中国文学的民族性。(李伟超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雨巷》教案设计

2.《雨巷》微作文

3.现代诗歌《雨巷》讲课稿

4.《雨巷》作者介绍

5.《雨巷》读后感三篇

6.《雨巷》鉴赏

7.雨巷(英文版)

8.《雨巷》中的七种意象

9.《雨巷》朗诵之我见

10.英文版《雨巷》及朗诵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