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文学 > 名著阅读 > 平凡的世界

初二学生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平凡的世界 2020-04-21 02:36:07
相关推荐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

我和外婆聊起过文革。我问过她文革的时候有多苦,她只是平静地说:那个时候真的是很苦,所有的人都在家种地,不能走出去。村里还经常搞批斗大会,本来要被批斗的人就算死了也得被绑在台上挨批。唉,不过现在一切都好了。科技多发达呀,政策也好。以前我们只能用棉布来做衣服,你看现在布的成分就有多少种啦!听了外婆的一席话,我反倒并没有像从书籍中了解到文革时来的那么吃惊。乍一想,这大概是因为老一辈人吃苦耐劳习以为常了。

再来看看我自己吧:我曾抱怨过妈妈精心烹调的菜肴,却不曾顾及过她的感受;我曾制定过学习计划,却不曾真正每天付诸行动;我曾想过要变得坚强勇敢,却不曾在困难面前克服心急;我曾发誓要坚持锻炼,却不曾在火辣阳光下留下身影……或许这就是我,生活在蜜罐中的二十一世纪少年。说实话,我都有些难以置信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

在读了《平凡的世界》这套书后,我又有了更深的感触。那段艰苦的岁月对所有的人而言就像是一个黑夜,一个永远也迎来不了黎明的黑夜。这样的环境让人有种快要窒息的感觉,但孙少平、孙兰香这样的人仍然走着,努力地寻找着那一丝若隐若现的希望。在卑微和贫穷的双重打击下,他们懂得了“知识改变命运”,他们只有读书一条出路。读书对他们而言是一种责任。孙少安发家致富,不辞辛劳地劳作着,就是因为他懂得生活是一种责任。田晓霞在洪灾中奋不顾身,舍己救人,那是因为她知道奉献是一种责任。

父亲常问我为什么要读书,我也给过很多不同的答案。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报效祖国而读书”“为了将来而读书”。但是事实上那些都是空的、虚的。年纪尚小、并未怎么经历过风雨的我,根本不清楚其中的意义,其中的责任。倒是老一辈人年轻的时候,真正为了国家的命运浴血搏杀、奋笔疾书。记得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一段对红军的采访。老红军对于自己艰苦的战争生活只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那时候苦都苦过来了,只要现在的孩子生活得好就行了。面对这些无私的前辈,渺小的我永远都是可望不可及的。事实上,我根本没有资格去评价,更没有理由去抱怨周围的一切。在这个人世上已生活了十几年,学了那么多,看了那么多,我也终于领会到了一个做人的真谛:人要学会知足,但也要懂得追求。读书其实也是这个道理。读书就是为了生存,小到为了个人安危,只求踏实度过此生;大到为了国家的命运,心怀鸿志。

看完这本书,我不止一次的感叹晓霞和少安的凄惨命运,感叹秀莲在少安展开鸿图之时即将辞世,感叹兰香的冰雪聪明,感叹润叶在不幸之后重获幸福…… 但这就是生活,有苦也有甜。

当一个人与追求同行,便坎坷是伴,磨难也是伴。——汪国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