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文学 > 名著阅读 > 骆驼祥子

歌剧《骆驼祥子》观后感

骆驼祥子 2012-04-28 05:36:56
相关推荐

歌剧版《骆驼祥子》是国家大剧院第五部原创中国歌剧,创作过程历时三年,是国家大剧院联手作曲家郭文景、编剧徐瑛、新锐导演易立明,集成创作打造的一部充满地域风韵的老北京经典题材作品。

歌剧《骆驼祥子》观后感篇一

20xx,xx月,x日傍晚,气派非凡的国家大剧院灯火辉煌,我应邀观赏伟大的作家老舍先生名着原创歌剧《骆驼祥子》

歌剧《骆驼祥子》成功地塑造了原着中的主要人物祥子、虎妞、小福子等,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该剧生动地反映了老北京的百姓生活与城市风貌。国家大剧院集中了实力派导演、作曲家、演员打造了这部拥有独特审美价值、深具北京情怀的歌剧。庞大的交响乐团,以气势宏大的现场演奏,增添了完美展现这部歌剧的艺术魅力。

当序曲响起来的时候,舞台上一面硕大的纱幕呈现出老北京胡同里严冬时节的肃杀景象;光秃秃的老槐树覆盖着沉甸甸的积雪,粗壮的枝干直剌灰蒙蒙的天空,除此而外,所有的植物统统躲到肃杀的严冬里去了。面对凄风瑟瑟,寒气袭人的一域,我心中涌起阵阵悲凉。难道不是吗,那肃杀的景象酷似我孩提时生活过的地方。一时间,我仿佛变成了虎妞,小福子的同伴,与她们一起挨过黑暗的严冬,企盼人间的温暖。一种悲剧氛围,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难以释怀。

大幕徐徐拉开,老北京的城楼下,人潮涌动,叫卖声鼎沸。主人公祥子出现在舞台中央,他买了新车,正当得意之时,乱兵抢走了他的车。懊恼之际,祥子悲愤交加,心存不甘,趁乱牵走了三头没有主人的骆驼。

祥子回到车行,昏睡了一夜,几乎没有力气迈出门坎儿。他试图重整旗鼓,却没能抵御住车行老板刘四爷的女儿虎妞的色诱。

虎妞是个大龄女,俨然一个性情奔放,欲火中烧,见了祥子就像见了猎物一样,疯狂地扑上去,紧紧地缠住意中人。这个老姑娘身着紫红色长裤,青蓝色褂子,黑黑的大辫子缠着红头绳,辫根上别一枚银制发卡。她迈着猫步,颤悠悠地从屋里出来,一脸妖媚的笑容坦露出火辢辢的诱惑力。她扭动着腰肢唱道:“祥子啊,你可倒好,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

虎妞是该剧的女主角,这个泼辢的老姑娘,生就一副粗犷的男儿性格。她聪明而有胆略,将车厂和车夫管理得井井有条。她一心爱着车夫祥子,颇有心计的她,为了爱情施展了一连串的手段。她爱祥子的厚道老实,爱祥子强健的体魄和年轻端正的外形。可是祥子不爱她,但命运就像一只魔爪,紧紧地扼住祥子的咽喉,迫使他稀里糊涂地上了虎妞的酒桌,与虎妞酒后乱性。

虎妞得到满足以后,进一步缠住祥子,不由得吟唱“棒!棒!棒!……”

祥子很后悔,深夜逃出了车行,给曹先生拉包月去了。泼辢的虎妞紧跟着找上门来,假称自已怀孕了,软硬兼施地伏获了祥子。倒霉的祥子无可奈何,在曹家积攒的一点钱,也被侦探勒索去了。于是跟着虎妞回到车行,在刘四爷的寿宴上,虎妞将计就计,当着父亲的面宣告:“我有了,祥子的!……”祥子无奈,只好与虎妞成婚。

婚后,祥子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但好景不长,为了安葬死于难产的虎妞,他又不得不将这辆车卖掉。继而邻居小福子,他心爱的女人不堪忍受屈辱的生活上吊自杀,吹灭了他心中最后的希望火花,彻底粉碎了他的梦想。

祥子是全剧的中心人物,原本正直善良的他,具有许多优良的品质。他是那样的纯朴,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坚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所梦想的不过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已的车。这一愿望就像鬼影一样,总也抓不牢,迫使他空受那些辛苦和委屈。生活的磨盘碾碎了他的梦想,从此消沉绝望,丧失了任何企求和信心,最终沦为自甘堕落的乞丐。

对于祥子的命运我感到遗憾和惋惜,也感到无奈和悲哀。他十八岁进城,经过了种种的艰难险阻,挫折打击,阴谋欺骗。他在沮丧中开始怀疑自已对人生的追求是不是可行?在布满荆棘的生活中,消磨了他的意志;在黑暗的包围中,被撞得头破血流。这个老实人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被残酷的现实打败了。如果当时的社会进步一点,经济发展好一点,祥子的命运也许会有好转,起码会有一条活路。然而,理想与现实充满了矛盾,社会不可能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祥子的理想很有限,就是想要一辆车,凭力气拉车挣钱糊口。他并没有什么奢望,他只是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他的付出却未能获得成功。

祥子是一个悲剧人物,他一生的努力,是为了寻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结局却是那样的悲惨。值得深思的是,祥子所生活的那个年代,是一个愚昧落后的年代,在那个半殖民地的社会里,挫折扼住祥子的脖子,让这个原本纯朴人,变成了穷途末路的鬼。悲剧的产生是那个社会的缩影,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是要因人而异,因社会而异。人很容易失去自我,一但失去自我就会迷失方向,甚至堕落。老舍先生正是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写下这个悲剧性的故事。 这就使这部作品具有激愤的控诉力量和强烈的批判精神。

歌剧《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是一个善良、美丽、软弱的贫民女儿。她深深地爱着祥子,祥子也爱着她,这分恋情就像黑暗中的一限光明,牵引着祥子和小福子憧憬未来。多么凄美和富有诗意,多么浪漫而美好的一幕!就在一瞬间,突然断裂了,坍塌了,毁灭了,把祥子最后的希望埋葬了。……

饱含张力的歌剧化音乐语言,引入了京剧、民歌、京韵大鼓等音乐素材,恢弘大气又不失亲切感。“瞧这车”是这部歌剧的第一首咏叹调,明亮、热情、描述了祥子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演员的演唱与合唱队的重唱交织在一起,既有快板又有中板,充分展示出男高音的实力。“虎妞之死”是全剧的最后一首咏叹调,也是虎妞最为重要的唱段。这首咏叹调的感情变化幅度较大,音乐开始很弱,表现了虎妞临终前的奄奄一息:情绪逐渐爆发到虎妞对祥子强烈的呼唤,歌唱与乐队在此时达到了最高点,将虎妞复杂的心情和对生命爱情的留恋,得到了淋漓极致的表现。小福子的咏叹调是一首抒情的咏叹,纯美的音乐风格,表达了小福子对自已悲惨命运的哀怨。作曲家在这首咏叹调中引用了河北民歌《小白菜》作为主题。

歌剧《骆驼祥子》中的每一首咏叹调,或某一个唱段,无不深深地打动我的心。演员精彩的演唱,一回回把我带进剧中人物所处的规定情景中,与人物同呼吸共患难。歌剧艺术是舞台艺术的皇冠,由国家大剧院制作推出的这部歌剧,将迎来世界首演!为“祥子”这个从老舍笔下诞生78载的经典人物,唱响拥抱岁月的动人咏叹。该剧运用广阔的舞台延伸力,完美的音乐戏剧性,还原于时代的表现手法,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表现形式,使老舍笔下的人物鲜活地展现在舞台之上。

老舍是中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戏剧史上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引用编剧的一段话:“老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他关注民生,穷其一生都在追寻真理。他是天真的,也是深遂的;他是幽默的,也是严肃的;他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他关心政治却不懂政治,本质上,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

歌剧《骆驼祥子》忠实于原着,成功地塑造了祥子、虎妞、小福子、二强子等人物形象。唱词与音乐的谱写,更多的是在人物的情感上下功夫,作品的整个构架是完美的,赋予人物的音乐形象是鲜明的。从一开始就很有气势,旋律震撼心灵,能感受到故事的波诡云橘,能听到男女主人公对生命的苦涩挣扎。下面引用一段导演的阐述来结束此文。

“歌剧《骆驼祥子》里死了三个人(虎妞、小福子、曹先生),这是一出悲剧!但不同于传统悲剧的地方是作为主人公的祥子没有死,悲剧的却恰恰是他没有死!他成了一个看别人死的看客!这个残酷的故事发生在古老而优美的北京城,这部歌剧的文学和流淌的都是这座城的血液、对这座城市的美好回忆、讲述在这座城市中发生的故事。将残酷优美并列呈现就构成了我们这部歌剧的气质。有了记忆我们便知道了我们身在何处,我们是谁。”

歌剧版《骆驼祥子》是国家大剧院第五部原创中国歌剧,创作过程历时三年,是国家大剧院联手作曲家郭文景、编剧徐瑛、新锐导演易立明,集成创作打造的一部充满地域风韵的老北京经典题材作品。

歌剧《骆驼祥子》观后感篇一

20xx,xx月,x日傍晚,气派非凡的国家大剧院灯火辉煌,我应邀观赏伟大的作家老舍先生名着原创歌剧《骆驼祥子》

歌剧《骆驼祥子》成功地塑造了原着中的主要人物祥子、虎妞、小福子等,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该剧生动地反映了老北京的百姓生活与城市风貌。国家大剧院集中了实力派导演、作曲家、演员打造了这部拥有独特审美价值、深具北京情怀的歌剧。庞大的交响乐团,以气势宏大的现场演奏,增添了完美展现这部歌剧的艺术魅力。

当序曲响起来的时候,舞台上一面硕大的纱幕呈现出老北京胡同里严冬时节的肃杀景象;光秃秃的老槐树覆盖着沉甸甸的积雪,粗壮的枝干直剌灰蒙蒙的天空,除此而外,所有的植物统统躲到肃杀的严冬里去了。面对凄风瑟瑟,寒气袭人的一域,我心中涌起阵阵悲凉。难道不是吗,那肃杀的景象酷似我孩提时生活过的地方。一时间,我仿佛变成了虎妞,小福子的同伴,与她们一起挨过黑暗的严冬,企盼人间的温暖。一种悲剧氛围,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难以释怀。

大幕徐徐拉开,老北京的城楼下,人潮涌动,叫卖声鼎沸。主人公祥子出现在舞台中央,他买了新车,正当得意之时,乱兵抢走了他的车。懊恼之际,祥子悲愤交加,心存不甘,趁乱牵走了三头没有主人的骆驼。

祥子回到车行,昏睡了一夜,几乎没有力气迈出门坎儿。他试图重整旗鼓,却没能抵御住车行老板刘四爷的女儿虎妞的色诱。

虎妞是个大龄女,俨然一个性情奔放,欲火中烧,见了祥子就像见了猎物一样,疯狂地扑上去,紧紧地缠住意中人。这个老姑娘身着紫红色长裤,青蓝色褂子,黑黑的大辫子缠着红头绳,辫根上别一枚银制发卡。她迈着猫步,颤悠悠地从屋里出来,一脸妖媚的笑容坦露出火辢辢的诱惑力。她扭动着腰肢唱道:“祥子啊,你可倒好,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

虎妞是该剧的女主角,这个泼辢的老姑娘,生就一副粗犷的男儿性格。她聪明而有胆略,将车厂和车夫管理得井井有条。她一心爱着车夫祥子,颇有心计的她,为了爱情施展了一连串的手段。她爱祥子的厚道老实,爱祥子强健的体魄和年轻端正的外形。可是祥子不爱她,但命运就像一只魔爪,紧紧地扼住祥子的咽喉,迫使他稀里糊涂地上了虎妞的酒桌,与虎妞酒后乱性。

虎妞得到满足以后,进一步缠住祥子,不由得吟唱“棒!棒!棒!……”

祥子很后悔,深夜逃出了车行,给曹先生拉包月去了。泼辢的虎妞紧跟着找上门来,假称自已怀孕了,软硬兼施地伏获了祥子。倒霉的祥子无可奈何,在曹家积攒的一点钱,也被侦探勒索去了。于是跟着虎妞回到车行,在刘四爷的寿宴上,虎妞将计就计,当着父亲的面宣告:“我有了,祥子的!……”祥子无奈,只好与虎妞成婚。

婚后,祥子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但好景不长,为了安葬死于难产的虎妞,他又不得不将这辆车卖掉。继而邻居小福子,他心爱的女人不堪忍受屈辱的生活上吊自杀,吹灭了他心中最后的希望火花,彻底粉碎了他的梦想。

祥子是全剧的中心人物,原本正直善良的他,具有许多优良的品质。他是那样的纯朴,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坚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所梦想的不过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已的车。这一愿望就像鬼影一样,总也抓不牢,迫使他空受那些辛苦和委屈。生活的磨盘碾碎了他的梦想,从此消沉绝望,丧失了任何企求和信心,最终沦为自甘堕落的乞丐。

对于祥子的命运我感到遗憾和惋惜,也感到无奈和悲哀。他十八岁进城,经过了种种的艰难险阻,挫折打击,阴谋欺骗。他在沮丧中开始怀疑自已对人生的追求是不是可行?在布满荆棘的生活中,消磨了他的意志;在黑暗的包围中,被撞得头破血流。这个老实人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被残酷的现实打败了。如果当时的社会进步一点,经济发展好一点,祥子的命运也许会有好转,起码会有一条活路。然而,理想与现实充满了矛盾,社会不可能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祥子的理想很有限,就是想要一辆车,凭力气拉车挣钱糊口。他并没有什么奢望,他只是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他的付出却未能获得成功。

祥子是一个悲剧人物,他一生的努力,是为了寻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结局却是那样的悲惨。值得深思的是,祥子所生活的那个年代,是一个愚昧落后的年代,在那个半殖民地的社会里,挫折扼住祥子的脖子,让这个原本纯朴人,变成了穷途末路的鬼。悲剧的产生是那个社会的缩影,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是要因人而异,因社会而异。人很容易失去自我,一但失去自我就会迷失方向,甚至堕落。老舍先生正是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写下这个悲剧性的故事。 这就使这部作品具有激愤的控诉力量和强烈的批判精神。

歌剧《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是一个善良、美丽、软弱的贫民女儿。她深深地爱着祥子,祥子也爱着她,这分恋情就像黑暗中的一限光明,牵引着祥子和小福子憧憬未来。多么凄美和富有诗意,多么浪漫而美好的一幕!就在一瞬间,突然断裂了,坍塌了,毁灭了,把祥子最后的希望埋葬了。……

饱含张力的歌剧化音乐语言,引入了京剧、民歌、京韵大鼓等音乐素材,恢弘大气又不失亲切感。“瞧这车”是这部歌剧的第一首咏叹调,明亮、热情、描述了祥子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演员的演唱与合唱队的重唱交织在一起,既有快板又有中板,充分展示出男高音的实力。“虎妞之死”是全剧的最后一首咏叹调,也是虎妞最为重要的唱段。这首咏叹调的感情变化幅度较大,音乐开始很弱,表现了虎妞临终前的奄奄一息:情绪逐渐爆发到虎妞对祥子强烈的呼唤,歌唱与乐队在此时达到了最高点,将虎妞复杂的心情和对生命爱情的留恋,得到了淋漓极致的表现。小福子的咏叹调是一首抒情的咏叹,纯美的音乐风格,表达了小福子对自已悲惨命运的哀怨。作曲家在这首咏叹调中引用了河北民歌《小白菜》作为主题。

歌剧《骆驼祥子》中的每一首咏叹调,或某一个唱段,无不深深地打动我的心。演员精彩的演唱,一回回把我带进剧中人物所处的规定情景中,与人物同呼吸共患难。歌剧艺术是舞台艺术的皇冠,由国家大剧院制作推出的这部歌剧,将迎来世界首演!为“祥子”这个从老舍笔下诞生78载的经典人物,唱响拥抱岁月的动人咏叹。该剧运用广阔的舞台延伸力,完美的音乐戏剧性,还原于时代的表现手法,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表现形式,使老舍笔下的人物鲜活地展现在舞台之上。

老舍是中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戏剧史上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引用编剧的一段话:“老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他关注民生,穷其一生都在追寻真理。他是天真的,也是深遂的;他是幽默的,也是严肃的;他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他关心政治却不懂政治,本质上,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

歌剧《骆驼祥子》忠实于原着,成功地塑造了祥子、虎妞、小福子、二强子等人物形象。唱词与音乐的谱写,更多的是在人物的情感上下功夫,作品的整个构架是完美的,赋予人物的音乐形象是鲜明的。从一开始就很有气势,旋律震撼心灵,能感受到故事的波诡云橘,能听到男女主人公对生命的苦涩挣扎。下面引用一段导演的阐述来结束此文。

“歌剧《骆驼祥子》里死了三个人(虎妞、小福子、曹先生),这是一出悲剧!但不同于传统悲剧的地方是作为主人公的祥子没有死,悲剧的却恰恰是他没有死!他成了一个看别人死的看客!这个残酷的故事发生在古老而优美的北京城,这部歌剧的文学和流淌的都是这座城的血液、对这座城市的美好回忆、讲述在这座城市中发生的故事。将残酷优美并列呈现就构成了我们这部歌剧的气质。有了记忆我们便知道了我们身在何处,我们是谁。”

歌剧《骆驼祥子》观后感篇二

由郭文景作曲、徐瑛编剧、易立明导演、张国勇指挥的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骆驼祥子》,前不久再次上演。去年首演时,郭文景标注着“急赤白脸地”的乐谱在网上流传甚广,作曲家没有采用一般的“慢板”“快板”,而是用这句北京土话提示演员,要的是演员戏剧的而不是歌唱的状态。这段中西合璧的乐谱映照出歌剧《骆驼祥子》可能存在的内置的冲突。

说到老舍,“京味儿”似乎是绕不过去的词。小说《骆驼祥子》中,那些北京的地名——燕京、天桥、大栅栏、东交民巷,那些北京的小吃——扒糕、凉粉、豆汁、冻柿子,还有北平“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的夏和“一阵风便噎死人”的冬,浸透着祥子们的血汗,盛不下多半落空的希望。老舍戏剧或小说改编戏剧的演绎,北京人艺的看家大戏《茶馆》已成经典,人艺的京味招牌和老舍的京味小说,已是顺理成章的搭配。小说《骆驼祥子》有话剧、曲剧、电影、京剧、电视剧的改编,北京风格和地方风韵在这些作品中被着重表现,歌剧和《骆驼祥子》的组合,乍一看让人眼前一亮,也让人心存疑虑:西方式的大歌剧能否演这样的民族性题材?

形式和内容没有绝对的对应或不对应,但两者会相互选择,接近、排斥,嵌入、溢出,努力拢成一个周正的作品。如果说人艺和老舍连缀得天衣无缝,那么歌剧和《骆驼祥子》又磨合得如何呢?

此前,郭文景创作了4部歌剧——《狂人日记》《夜宴》《李白》《凤仪亭》,他说,“总想这个可以弄成歌剧,那个可以弄成歌剧,但从没有想过把老舍的小说改成歌剧”。老舍小说京味儿十足,而“京味儿不适合歌剧”。郭文景把歌剧味道放在第一位,以音域宽广的美声、和声丰满的合唱、气势恢弘的交响,呈现歌剧区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交响性、戏剧性和抒情性。序曲中,祥子拉着他新买的车欢快地出场,“瞧,这车”“嚯,这车”“买的新的,新的买的,新买的”“一共九十六块现大洋”,男声独唱与合唱交织,“值啦”“亏啦”“赚啦”“贵啦”,四重唱此起彼伏。一开场观众就见识到歌剧独特的艺术性,立体、穿插、交错,勾勒出七嘴八舌的热闹场面。祥子与虎妞结婚时,悲凉压抑的黑暗中,两盏追光打在两人身上,男女二重唱一悲一喜,一个坠入深渊,一个看到新天新地的幻象。小福子的咏叹调,合唱《打仗了》《北京城》,都在用歌剧特有的方式唱出不能说出的意蕴。

夯下了歌剧的扎实结构,京味儿的雕琢和点缀也就自然熨帖,游动始终的单弦,用京剧曲牌写副歌,红白喜事中的唢呐,幻化的《小白菜》旋律,向骆玉笙《丑末寅初》的致敬,亲切的老北京吆喝,在西洋大歌剧中自如自恰。易立明的舞美设计把老北京搬上舞台,立体精巧的布景随音乐流动转换,哈德门、白塔、天坛、故宫角楼、烟袋斜街、钟鼓楼,让观众饱览旧时北京名胜。

这部剧做到了让语言与音乐相宜,把汉语四声处理得细致到位。对中文宣叙调的表现和发展,郭文景认为这部歌剧贡献很大。可是,大量叙事性的成分用演唱的方式表现,一本正经地用浑厚的美声唱着家常话,甚或夹着两句粗话,就观看的感受来说,还是觉得别扭。主创认为粗话对塑造人物有帮助,歌剧也没规定不能写粗话,然而,当创作者自信的创作理念碰上观众的发笑和不买账,在指责观众无知之后,艺术家们也该反思自己的一厢情愿了。老舍是语言大师,但他的语言是否适合演唱成歌剧,恐怕还得细细琢磨。

对一部改编作品来说,是否再现了原著精神,是检验得失的重要标准。歌剧《骆驼祥子》保留了原著的悲剧结尾,虎妞出殡时,男声沉重地合唱“死就死了吧”,祥子挣扎了一下,“我有力气,我不认命,我不服”,待他再出场,已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在地上摸索着烟头。一部文学作品搬上舞台,因为艺术样式的差别和呈现时间的限制,总要经过改编,如能精炼和淬化,自然是不可多得。在歌剧《骆驼祥子》中,祥子是个被命运打垮的忠厚老实人,小说中祥子向下坠滑的细微变化很难呈现。而剧中其他人物,也只是以扁平的类型化形象出现,刘四爷是恶霸,二强子是无赖,虎妞飞扬跋扈,小福子纯洁善良。歌剧虽能唱出不能说出的意蕴,却也失落了些戏剧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