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文学 > 名著阅读 > 红楼梦

《红楼梦》--黛玉

红楼梦 2016-08-05 15:34:39
相关推荐

引导语:《红楼梦》中的人物黛玉,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而且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由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慢慢发展成爱情。

《红楼梦》--黛玉

赞黛玉(原文+赏析)

亭亭玉树临风立,冉冉香莲带露开。

这是形容黛玉美貌的话。时到如今,再从宝玉眼中看出,是多余的。语言之庸俗,令人几不可耐。续作者以为是在赞美黛玉,其实,连宝玉都被他丑化了。

黛玉照镜(原文+赏析)

瘦影正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这是感叹黛玉病中照镜,顾影自怜的话。这两句诗是从明代风流故事中抄来的,写在这里以充小说文字,这也是续书者的故伎。故事原出明代支小白(如增)《小青传》:谓小青乃武林冯生之姬妾,姓不传(一说与生同姓冯,因讳之)。早慧,工诗词。十六岁嫁冯生。生妇奇妒,命小青别居孤山。有杨夫人者,劝小青别嫁。不从,凄惋成疾。命画师画像,自奠而卒,年十八,葬西湖孤山。姻戚集刊其诗词为《焚馀草》。这里,续书者所取两句,即其临池自照瘦影后所作,流传颇广;明代徐(左岁右羽,音hui)取诗意作《春波影》杂剧演其事。小青故事又见于明代陈元明所作之传。后张潮《虞初新志》亦记其事,姚靖增修《西湖游览志》及《西湖志》等皆载入。阿英《小说闲谈》更辨其事之有无。所传冯小青全诗说:"新妆欲与画图争,知在昭陽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红楼梦》的续作者摭拾此类,滥竽充数,假托原作,这实在是曹雪芹的不幸。

引导语:《红楼梦》中的人物黛玉,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而且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由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慢慢发展成爱情。

《红楼梦》--黛玉

赞黛玉(原文+赏析)

亭亭玉树临风立,冉冉香莲带露开。

这是形容黛玉美貌的话。时到如今,再从宝玉眼中看出,是多余的。语言之庸俗,令人几不可耐。续作者以为是在赞美黛玉,其实,连宝玉都被他丑化了。

黛玉照镜(原文+赏析)

瘦影正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这是感叹黛玉病中照镜,顾影自怜的话。这两句诗是从明代风流故事中抄来的,写在这里以充小说文字,这也是续书者的故伎。故事原出明代支小白(如增)《小青传》:谓小青乃武林冯生之姬妾,姓不传(一说与生同姓冯,因讳之)。早慧,工诗词。十六岁嫁冯生。生妇奇妒,命小青别居孤山。有杨夫人者,劝小青别嫁。不从,凄惋成疾。命画师画像,自奠而卒,年十八,葬西湖孤山。姻戚集刊其诗词为《焚馀草》。这里,续书者所取两句,即其临池自照瘦影后所作,流传颇广;明代徐(左岁右羽,音hui)取诗意作《春波影》杂剧演其事。小青故事又见于明代陈元明所作之传。后张潮《虞初新志》亦记其事,姚靖增修《西湖游览志》及《西湖志》等皆载入。阿英《小说闲谈》更辨其事之有无。所传冯小青全诗说:"新妆欲与画图争,知在昭陽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红楼梦》的续作者摭拾此类,滥竽充数,假托原作,这实在是曹雪芹的不幸。

叹黛玉病(原文+赏析)

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黛玉偷听得雪雁与紫鹃的谈话,说什么王大爷已给宝玉说了亲,便心灰意冷,顿时病势沉重,后来知是误会,病也就逐渐减退,故续作者发此感叹。

据脂评提示,曹雪芹原稿中黛玉"泪尽"而逝在先,宝玉成亲在后,当然不会有续书中宝玉忽然痴呆,随人家移花接木的事(第二十回脂评说,宝玉与宝钗后来"成其夫妇时"有"谈旧"的事),写法要现实得多。可见,把黛玉疑心宝玉定了亲,或者知道宝玉将娶宝钗为妻,作为致她于死命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曹雪芹的原意。《红楼梦》虽然写了很多儿女情事,但并不以爱情为中心,也不是一本鼓吹"为爱情而生,为爱情而死"的书,它的思想要深广得多。试想,宝玉挨了一板子,黛玉就流了多少眼泪!何以知道她后来的"泪尽",不会是因为担心宝玉受更大的痛苦而自己却无能为力呢?脂评说,因为"惜其人",所以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戚序本第三回)。可见,续书者把黛玉完全看错了。不知其"病",又怎么能开"药"呢?黛玉的思想是有所发展的。只限于描写黛玉在爱情和婚姻问题上为自己而悲伤,这只能证明续书者的思想境界是不高的。

黛玉:咏菊(原文+赏析)

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黛玉"魁夺菊花诗",她的三首咏菊诗是十二首咏菊诗之冠,而这一首又是三首之冠,被评为第一。"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人美、花美、景美、情美、诗美,合诸美于两句诗中,构思新颖,造句巧妙,确实是精彩的咏菊诗句。"满纸自怜题素怨",写出了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状;"片言谁解诉秋心",道出了自己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最后把同菊花关系最深的诗人陶渊明拉出来,歌咏菊花的亮节高风,也把自己高洁的品格暗示出来了。

黛玉:问菊(原文+赏析)

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这一首被李纨评为第二。用的是"四支"韵。在黛玉的三首咏菊诗中,写得新颖别致,并最能代表其个性的是这一首。轻俗傲世,花开独迟,道出了她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品格。"圃露庭霜"不就是《葬花辞》中说的"风刀霜剑"吗?荣府内种种恶浊的现象形成有形无形的刺激,使这个孤弱的少女整天陷于痛苦之中。"鸿归蛩病"映衬出她苦闷仿徨的心情。对黛玉来说,举世可谈者只有宝玉一人,然而碍于"礼教之大防",何曾有痛痛快快地畅叙衷曲的时候?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两句脍炙人口的名句,与其说是有趣的讯问,莫如说是愤懑的控拆。全诗除头联之外,领联、颈联、尾联全为问句,问得巧而且妙,正如湘云说:"真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按理说,这一首应该评为咏菊诗中的第一,李纨却把它评为第二。本来李纨自己也承认"不能作诗",也就不必苛求了。

黛玉:菊梦(原文+赏析)

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这一首被李纨评为第三。用的"八庚"韵。诗题是《菊梦》,以拟人的手法写菊花的梦境,,实际上是写黛玉自己梦幻般的情思,带有明显的谶语的意味。"和云伴月",已经有些不祥;"登仙",则又是"死亡"的代词。"登仙非慕庄生蝶",是说死去登上仙籍不是我所希望的;"忆旧还寻陶令盟",等于说重结绎珠仙子和神瑛侍者的"木石前盟"才是自己真正的意愿。颈联、尾联四句透出一般凄凉颓败的气氛,对黛玉的结局又作了一次暗示。

林黛玉:桃花行(原文+赏析)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第七十回书中写到时逢初春时节,大观园群芳又萌动了诗兴,商量作诗,把宝玉找去商量。宝玉去后,大家正在看黛玉正作这首《桃花行》。这是一首歌形体的诗,形式比较自由。

这是继《葬花辞》之后,黛玉的又一首顾"花"自怜的抒情诗。书中说,"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宝琴开玩笑地说是自己作的,宝玉不信。宝钗用杜工部诗风格多样来证明宝琴也可以写出这样的诗,宝玉笑道:"固然如此说,但我知道姐姐断不许妹妹有此伤悼语句,妹妹虽有此才,是断不肯作的。比不得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

《桃花行》确实充满了哀音。宝玉并不称赞,是因为领会了这"哀音",再也说不出称赞的话了。这首诗出现在第七十回,已经离荣府败亡和黛玉夭折不远了。"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就是明显的预言。只待"一声杜宇春归尽",群芳都将以不同的方式憔悴,而最早凋零的就是黛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