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文学 > 名著阅读 > 背影

朱自清《背影》艺术分析

背影 2020-12-09 05:35:09
相关推荐

《背影》记事颇简单,一个丢了差使的小吏送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送别。在军阀统治的旧中国,这种事是极平常的事,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即使这种小康之家,也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打击。文章记述了作者家庭的不幸和当时的灰暗世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这种社会虽早已不存在了,但其记述的情景,对我们来说依然有着历史的认识作用。

其写作特点:本文通过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的命题以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

“背影”在文中反复出现四次,然每次的情况都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则是一脉相承。第一次,在文章开头,旨在开篇点题“背影”。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以笼罩全文。第二次,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此为写作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三次,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第四次,在文章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本文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然又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神情、音容笑貌等,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作者这样处理,主要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一、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二、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三、当时父亲的心境不好,儿子的心境也不好。因此,作者抓住父亲这样一个“背影”集中描绘,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也正因为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7)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3-05-13 10:35Queenけ[河北省网友]IP:1730970628
    这篇文章通过描述父亲的背影,传递了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
    顶39踩0
  2. 2023-01-06 23:35泪痕红悒[广东省网友]IP:2424029632
    朱自清在文章中巧妙地运用了回忆和叙述,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顶39踩0
  3. 2022-09-02 12:35安子轩『经典微语录』[河南省网友]IP:3026085793
    《背影》中的父亲形象展现了一个普通父亲的英雄气质。
    顶43踩0
  4. 2022-04-29 01:35c1osedぅ[河北省网友]IP:1970839455
    这篇文章用简洁而精准的语言,将一个深入人心的故事娓娓道来。
    顶0踩0
  5. 2021-12-23 14:35爱之恋[贵州省网友]IP:3394896763
    朱自清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故事中的情感。
    顶8踩0
  6. 2021-08-19 03:35我╰╮没温柔的猪[火星网友]IP:3391687078
    这篇文章中的情感流露出朱自清对父亲的无限怀念和崇敬。
    顶2踩0
  7. 2021-04-14 16:35*MAGIC*[河北省网友]IP:3407891498
    朱自清的《背影》描写了父爱的伟大和无私,令人深受感动。
    顶5踩0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