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推荐

利用自然惩罚法则 有效化解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冲突

推荐 2024-02-02 12:28:30
相关推荐

本文主要讨论如何掌握“自然惩罚法则”来有效避免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冲突。自然惩罚法则是一种教育方法,通过让孩子自然承担其行为带来的后果,来引导其改正错误和行为。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运用自然惩罚法则,包括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设立明确的规则和后果等。同时,文章也将探讨家长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如何保持理性和冷静、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以及如何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通过本文的指导,希望家长们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自然惩罚法则,避免和孩子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并促进家庭教育的良好发展。

居家“网课”,本应是亲子教育的大好时机,然而非常不幸的是,家庭教育中亲子冲突的“大剧”却在不断上演。严重者,上下两代、三代之间常常出现语言、肢体冲突,较轻者,各种“冷暴力”“软暴力”弥漫在家庭当中,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何谈亲情?何谈教育?

为何会出现各种冲突?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

如何有效避免亲子冲突?今天给您分享一种方法——“自然惩罚法则”。

【概念】

自然惩罚法则指的是给孩子失败的机会,让孩子在失败中接受因自己的行为不当而带来的“惩罚”,一般不是家长的惩罚。

当孩子犯了错误时,父母不应对孩子进行过多的指责,而应该让孩子自己承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给孩子以心理惩罚,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心情的不愉快甚至是痛苦,从而让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进而自觉改正错误。

【来源】

自然惩罚法则是18世纪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在他的教育论著《爱弥儿》一书中提出的。所谓“自然惩罚”,按照卢梭的说法就是:“应该使他们(孩子)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

“自然惩罚法则”的关键是要让孩子感到受惩罚是自作自受,是应该受惩罚的。简单地说,自然惩罚法则就是让孩子在自作自受中体验到痛苦的责罚,强化痛苦体验,从而吸取教训,改正错误。

【应用】

1.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步。父母要减少对孩子行为的干涉,让孩子自己选择,他会在实践中尝到自己选择的后果。如果父母总是不停地唠叨、埋怨,孩子们就会转移注意力,他们觉得保护自己不受谴责和维护自尊心才是最重要的,因而有时候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假如父母要干涉的话,不妨与孩子商量着制定某些“规则”,让孩子自己用 “规则”约束自己,考察自己;假如违反了“规则”,就按照“规则”里面的规定,自己惩罚自己。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19,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下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钱来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

从此,这个男孩在学习之余开始了艰难地打工生活,他送过报纸,替人擦皮鞋。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把钱还给了父亲。

这个孩子就是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美国第40任总统。

他曾这样写道:“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2.可以提醒但尽量不要教训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感受错误。

父母可以和孩子讲清道理,让孩子懂得某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当孩子出现某种不良行为的时候,父母可以提醒他,但不要尽量教训他,因为过失所造成的后果将会给孩子适当的教训。

有时候,父母的强迫、命令态度会给孩子带来反感,从而无法达到自然惩罚的目的。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自己去感受错误。

例如,一个孩子不爱惜家里的东西,今天又把椅子弄坏了。爸爸毫不留情地让他连续几天站着吃饭,让他体验体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劳累之苦。

一个孩子打破了他所用的东西,莫要急于添补,让他自己感受到需要它。例如,当他打破了自己房间的玻璃窗,便让风日夜吹向他,让他体验打破玻璃的后果。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会不由自主地运用自己的“权力”,强迫孩子做事。这种单纯的命令,是在利用父母的权力,而这种权力无非是身份、年龄或体力的差别,孩子当然无法在这些方面去与大人抗争。但强迫孩子做事,往往会导致他们用其他的方法来抗争。在一个充满权力之争的环境里,很难想象会有好的教育效果。

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有个一个马虎的小男孩,经常丢三落四。有一天,他回到家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明天要去夏令营!”妈妈说:“哦,是吗?那你要把东西带好呀!”

男孩说:“放心吧,我自己来准备,一定能准备好的。”

妈妈看到儿子开始把衣服、鞋子、水壶等东西收拾起来,当他收拾好了,他让妈妈来看,以表示自己很能干。妈妈过来一看,发现儿子没有准备手电,而且衣服带的也不够。但是妈妈很有智慧,她只是提醒了孩子:“儿子,夏令营可是有晚上的活动,而且可能出去会凉一点。你自己再考虑考虑带的东西够不够。”儿子信心满满地说:“你放心吧,我全都准备好啦!”妈妈不说话了。

儿子走了,过了几天从夏令营回来了。妈妈问儿子:“玩得怎么样?夏令营过的开心吗?”

儿子说:“挺开心的,可就是衣服带得不够,冻得够呛。真没想到山里面这么冷!我还忘了带手电,想跟别人借可是别人都得用,我就只好跌跌撞撞的差一点出麻烦。”

妈妈说:“是吗?这可以说是个教训呀,以后如果再有这样的活动你应该知道怎么办了吧?”

儿子说:“以后我再出去活动就要像爸爸一样先列一个清单,好好想想,再问问别人,到底需要什么东西,要准备充分一些才对。”

3. 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例如孩子在天冷时一定要穿那好看但太单薄的衣裙,或在上体育课时一定要穿适合宴会穿的硬底皮鞋时,就让他穿,结果必然是“太冷了”“鞋太滑太硬不能在操场上跑,追不上同学”。这样,孩子就会知道冬天要穿多一些衣服才不会冷,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鞋。

我们都有过这种经历,想要制止孩子的某些行为,可他们偏偏不听,反而是“越制止越要去做”,让我们很是苦恼。

例如有一杯开水放在桌子上,父母担心它烫伤孩子,会跟孩子说:“别碰它,会烫伤的。”结果呢,孩子置之不理,仍依然故我。这时,可以试试自然惩罚的方法。如果他执意要拿盛开水的杯子,他根本不理解“烫伤”的含义,所以也不会理会父母的警告。那么,索性就让宝宝拿一下,他感觉到疼痛,会很快缩回手去,这时再跟他说:“烫着了吧?烫伤是很疼的,下一次要小心。”这样,孩子会把“烫”和疼的感觉联系起来,类似的盛着开水的杯子不会再去拿。当你再一次向他发出“会烫着”的警告时,他会想到“是很疼的”感觉。

儿童有时不一定能听明白大人讲的道理,当犯了错误后,家长首先的教育方法应是“自然惩罚”,当然,这种惩罚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必须保证孩子不会受到大的伤害。

“自然惩罚”让孩子在真实的感受中学习如何保护自己。这种方法可能比父母反复地警告更有效。在孩子自主的探索中,虽然也会有磕碰撞伤,但他也会学到很多保护自己的经验。因此,父母不要过度保护、限制他的活动,否则,只会剥夺了他发挥本能的机会,或压抑了自我保护的欲望,时间长了,孩子就更加不能分辨危险情况,完全依赖大人的保护。

另外在孩子受伤时,父母也不必大惊小怪。提醒、警告、指导、帮助孩子处理伤口是必要的。只要不是十分严重,千万不要因此限制孩子的活动,也不要给孩子一种受伤很可怕的印象。

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教育有一个原则,孩子进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孩子就长大了,这就叫成长,这就叫教育。自然后果惩罚法就是让孩子去体验,自己在体验中进步。

4.父母要态度坚决,同时又要充满爱心。

有的父母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只记得要孩子接受“自然惩罚”,因此常常放弃了父母应该具备的爱心。当孩子没有按照事先说好的去做时,父母不是提醒孩子,而是“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接受惩罚。有时父母不是让自然后果去惩罚孩子,而是过于严厉,对孩子大声斥骂。这样的教育,不再是自然惩罚法,而变成了父母对孩子的惩罚行为。

给大家分享一下幼年梁启超的故事。

梁启超自幼聪颖,4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9岁即能写出上千言的八股文章,12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在他10岁时,有一次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见院里的一棵杏树花开得太漂亮了,就偷偷地折下了一枝,藏在宽大的袖筒内。这一举动被父亲发现了,父亲很生气,可当着众人的面,又不好骂他,那样不仅搅乱了做客的气氛,也让小启超的脸面不好看。

到了吃饭的时候,客人们都安排坐下了,梁启超最小,最后一个被安排。这时,父亲忽然心生一计,当众对儿子说:“你自小爱卖弄文才,各位先生也想看看你的墨水有多深。我先出一上联,你若对得好,得到在座的先生认可了,才可以坐下吃饭;如果不尽如人意,就站着吃。”各位客人也齐声附和。梁启超对自己的才华充满信心,满口答应下来。父亲略加思考,说道:“上联是: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小启超一听,脸刷地红了,方知父亲已发现了自己偷折杏花的行为,不好当众揭穿,而是用上联来批评他,让他知错改错。于是,他答道:“我的下联是: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对联一出,众人齐声喝彩。父亲见儿子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知道自己错了,又对出这么好的下联,赢得大家的赞赏,就原谅了他的这种不体面的行为。小启超既得到了教诲,又留住了面子,从此更加自律了。

【注意】

1.我们提倡“自然惩罚法则”,并不是不要家长惩罚孩子,而是惩罚应该合情合理、掌握分寸。

家长千万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应当增强惩罚的“指向性”,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

在孩子犯了错误后,家长可以施加不是太过分的惩罚,而且这种惩罚也不是感情用事。只有在孩子必须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时,惩罚才有意义。例如,当孩子打伤了别人的孩子,他就要为打伤孩子赔礼道歉;如果孩子故意毁坏了东西,就得从他的零花钱中扣除损失,或者罚他额外干活,以抵偿损失。父母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泄父母心中的恶气,而是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要努力去改正这些错误,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父母批评孩子一定要注意度。一旦受到批评,孩子总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如果父母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转变为不耐烦,最后反感至极,甚至出现“我偏要这样做”的反抗心理。

为避免这种超限效应的出现,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才不会让孩子觉得同样的错误被“穷追不舍”,也才不会感到厌烦。

对于孩子来说,更需要的是父母指点迷津的人生忠告,而不是重复的批评的口罗唆。尤其在当孩子遇到考验、困难,或心情沮丧、情绪很坏时,如果父母唠唠叨叨、翻来覆去的用同样的话来批评教育,只会让孩子听得不耐烦,父母也因此生一肚子气。

重复批评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有时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要提醒家长们的是,批评的目的是指出错在哪里,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而不是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也不是为发泄父母的愤怒。因此,父母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在批评的同时照顾到孩子的自尊,使孩子真正提高认识,主动改正错误。在教育犯错的孩子时,如果父母能放弃简单粗暴的批评,换成用温和的方式表达,或者让孩子在平和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能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2.父母一定要提醒孩子,但绝对不能唠叨。

一个人的话无论如何动听和感人,但如果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个不停,一下子要把人的耳朵灌满似的,再耐心的人也会心生厌烦。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妈妈三番五次地对孩子说“你要将你的屋子收拾干净”,可孩子将妈妈的话当做耳旁风,屋子杂乱依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人的机体在接受某种刺激过多的时候,会出现自然的逃避倾向。这是人类出于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心理反应。由于人的这个特征,在受到外界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的情况下,超过了合理的限度,就会引起人们心理极不耐烦或产生逆反情绪。心理学上将这一现象称作“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例如,有的父母对孩子的健康过分担心,如天气冷了怕感冒,天气热了怕出汗。孩子要上学,外面刮风了,父母就反复劝诫孩子要多穿衣服,早起时说,吃早饭时又说,孩子出门时还说。这让孩子觉得很啰嗦。实际上父母过分的叮咛,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因为过于“唠叨”而容易使孩子产生“超限效应”,感到腻烦而听不进去,或者听得太多感到麻木。

还有一些父母,喜欢对孩子进行过多的大而空的说教。孩子即使认为父母的话在理,也由于在短时间内遭遇“集中轰炸”,而感到难以承受。这也是许多青少年爱跟爸妈“顶牛”的原因。

为避免这种超限效应的出现,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应注意“度”。如果“过度”,会产生“越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的目的。掌握好“火候”“分寸”,做到“恰到好处”,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02 12:37红尘遗客[吉林省网友]IP:762994008
    听说这种方法能够缓解亲子冲突,真是太神奇了,期待了解更多细节。
    顶9踩0
  2. 2024-02-02 12:32况天涯[澳门网友]IP:3406006087
    这个方法听起来很有趣,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希望能有所改善。
    顶3踩0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