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美文 > 随笔

公交车百态杂文随笔

随笔 2009-04-10 01:54:34
相关推荐

最近经常坐公交车出行,在公交车这个不大的空间,见识了世间百态。

一、忘了说“谢谢”

今天的运气不错,上车还能有座位,于是捡了个靠边的座位坐下。到了下一站,一股浓烈的香水味一钻鼻孔(其实,香水味也不是特浓,只是我的本身对香水比较敏感罢了),下意识地抬头,看见一个漂亮的女士站在身旁,看那一身的职业正装,肩上的包包一看就是奢侈品牌,手里握着一部APPA手机。女士上车后,顺手将公交卡揣进上衣的侧兜里,然后从包里掏出一个口罩,罩住妆容精致的脸。

车上的人很多,互相挤蹭着上下车。偶然抬头,发现身旁女士的公交卡从衣兜里露出了“半个身位”,于是,轻声提醒她:“你的公交卡要掉出来了,”没有反应,轻轻地拉了一下女士的衣角,示意她公交卡要掉出来了。女士斜眼瞟了我一眼,从兜里掏出公交卡,顺手放进了名牌包,顺待举起手机看了一下时间,继续乘车前行,直到下车,也没有给我一个正眼。

我把车上的经历讲给朋友。而朋友的一句话让我哭笑不得:“啥事别太较真,也许人家急着上班,忘了说谢谢呢!”

“忘了说谢谢”,难道这就是给友善的回馈吗?

二、吃油炸臭豆腐的MM

下午坐公交车回家,车上人不多。透过车窗,欣赏着路旁的花花草草,心情很舒畅。

车到了下一站,上来两个打扮时尚的MM,俩人上车后,坐在我身后的空座上,不等车启动,便迫不及待地打开手中的食品袋,从中取出两个方便饭盒,一股浓烈、呛人的味道迅速在车厢内弥漫开来,味道吸引来很多的目光和感叹。

两个MM说笑着,旁若无人地吃着油炸臭豆腐,边吃边互相传述心得:“知道吗?我每天都要买一盒炸臭豆腐到车上来吃,特别是在地铁上,人特多,很考验稳定性的。”“要说考验稳定性,还是我的水平高,我每次都在小公共上吃,车小人多,车的稳定性很差,稍不注意,汤儿就会洒到别人身上,太刺激了”。两个MM边吃边说边笑,好像车上从来就不曾有其他乘客,如此忘我,让人钦佩。

处于好奇,用手机拍下了MM吃油炸臭豆腐的画面,作为窃取别人隐私的惩罚,我把新买的一本书丢在了公交车上。

三、我只要一个回应

中午坐车原想人应该少些,可是上了车,还是满满的,没有一个空位,只好找了一个少宽敞的地方站定。随着车摇摇晃晃的行进中,困意便袭上来,正在昏昏欲睡时,车“吱”地进站了,上来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妈。

不待大妈站稳,一个清脆的声音驱走了所有的睡意:“奶奶,您坐这来吧,车马上要开了,别摔着。”一个穿着校服的小姑娘,边说便站起来让出座位。大妈看了小姑娘一眼,安心地坐了下来。

车平稳启动,继续前行,很快到了下一站,公交车再次启动前行。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让车上所有的人为之惊讶:小姑娘用手拽了拽肩上的书包,向大妈靠近了些,小声说:“奶奶,我给您让了座,您是不是要有个表示?我都等您一站地了。”小姑娘的声音虽然很小,却像一声炸雷,惊着了车上所有的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小姑娘身上,弄得小姑娘像犯了错似的,脸涨的通红,羞涩地低下了头。大妈抬头看了小姑娘一眼,显得很不屑:“那你要什么?让座还要给钱吗?”小姑娘的脸更红了,像做了错事的孩子,怯怯地说:“其实您不用说谢谢,只要给我一个微笑或一个反应就好。”在众人的注视下,小姑娘始终都没有再抬起头。大妈也没有抬起头。

“只要给我一个微笑或一个反应就好。”其实我们并不是吝啬一个微笑,而是对友善的忽视。有时一个简单的回馈,就可以温暖人心,让友善传递。给友善一个回应,难道还需要迟疑吗?

四、如此泄密

早晨赶早班车,原本打算到车上补个觉,不想旁边一大哥把办公室搬到了公交车上,搅了我的回笼觉。

头班车时间太早的缘故,人不算多,落座后找个舒服的姿势,闭上眼,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正好补个觉。可是眼还没闭严,旁边一个大哥便开始滴滴答答拨电话,电话拨通了,大哥开始毫互不忌讳地安排工作:“小张,我是杨××,你到办公室后通知各部主管,九点半在二楼会议室开会,汇报昨天工作进展,电子版和文本的一起上交。”在拨通下一个:“小童吗?你在哪呢?还没出门呢,那你找个笔,记个账号。”那大哥清清楚楚地念了一串数字(很显然是个银行帐号),然后接着布置工作:“你到单位后,赶紧通知财务给这个账号汇15万,货已经验过了,通知他们第二批可以发货了。”挂断电话,从包里拿出一个棕色封皮的本子,稀里哗啦翻了一通后,继续打电话:“ⅹⅹⅹ公司吗?我是北京的ⅹⅹⅹ公司的杨××,我们今天会把货款打过去,你们注意查收,并通知你们的销售部门,第二批可以发货了。”

车一站接一站地进站、出站,车上的乘客上来下去地更换着,车上人员的嘈杂,却丝毫没有影响这位大哥的工作状态。认真地听着大哥的电话办公,几次想张口提醒:“大哥,你泄密了。”可看着他忘我的工作态度,只得欲言又止,实在不忍心去打搅。

我们正在着力创建和谐社会,看到那位大哥如此不设防,笃信“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好时代绝不是传说。

五、“家丑”如此外扬

难得在晚高峰时段车上还有座,虽然座位比较靠后,虽然后排有几个高谈阔论的阿姨辈的女人,但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总是比站着舒服。

落座后,闲及无聊,从包里拿出一本书,打发这段车程。可是后面几个阿姨的谈话着实不能让人静心。

“我都不爱说了,老太太住院,你看那俩闺女,不出力,连钱也不出。”其中一个慷慨激昂地宣泄自己的不满。

“嗨!大姐,你也别生气,就当老太太只生了儿子,不是请了护工吗?你就搭把手,有活儿去指使护工干。”另一个声音比较和缓地劝导。

坐在前排,听着她们在议论照顾老人的话题,心想,又是一起难断的家务事。

“凭什么呀?我凭什么当没有她们?”第一个说话的女人还是义愤填膺,听了劝导的话,更加愤怒:“按说,嫁出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出嫁那么多年,给家里出过啥力?老太太的钱,都贴补他们了,娘家拆迁的利益也得着了,到了,老太太该用人照顾了,她们想起自己是出嫁的姑奶奶,是泼出的水了,回去我就得去挨家去找她们说道说道,这两个没良心的!”女人开始出言不逊。

“对,就是得找俩闺女说道说道!大姐,我支持你!老太太咋就养了这俩白眼狼闺女?要不,就要她们出钱,别两头占便宜。”其余的两个也开始搭腔,很显然,这是闺女和媳妇的矛盾。

“还有老太太娘家侄子,王八蛋的,来了就是挑理,下次再有一次,我绝不跟他客气……”话题右转了方向,把家里亲戚一个个给褒贬了一通。四个女人在后面或声讨、或劝解,都可着自己的情绪毫无顾忌地宣泄,虽然过程中我回头看了她们几次,但她们似乎并没有顾忌,就像是在自家的院子里。

实在被她们吵得烦了,书只是打开,一行字都读不下去。转过身,对她们说:“几位大姐,喝点水吧!家丑不宜这样外扬”。

听到外人这样说,她们感觉到了自己的失仪,通红着脸,直到下车,在没有出声。

每天乘公交出行,在那个有限的空间,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每天都可以欣赏世间百态的本色上演。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