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美文 > 随笔

算命先生说你三年后会成功的杂文随笔

随笔 2007-08-05 04:38:26
相关推荐

你相信算命吗?

在庙里,住持拿着一个年纪比我大几圈的抽签筒,一脸笑容地递给我。

我跪着,虔诚地用双手接着,握住,开始摇签。

在签出来之前,已经默念了一遍自己想要达成的所有心愿。想要在签出来之前,用简单地一句话去囊括自己所有的欲望:我想要万事如意! 但又怕神佛嫌自己不够详细,于是开始扩展:我想要我在乎的亲友都健健康康无灾无难、我想要25岁之前买上房买上车有一个相知相爱的恋人或者爱人、我想要银行卡里有大量的存款,可以应对自一切不测的困境。

上上签,很好!看来神佛已经答应我的一切祈愿。

住持拿着签,翻着解签书,这书看起来很厚,试图将每一支签都解释清楚,但它始终不够厚,于是住持解签时,往往还要会面相会看人,加以解说,使解释最合适,最符合来者的期望。

结论是我三年后会成功。

好吧,其实没有这样的抽签,最信命的一次抽签是高考前,抽了个上上签,结果不确定是否真的会很好,不过等结果之前,家人和我,都被这签定住了心。

我也好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成功,什么时候可以衣锦还乡,什么时候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什么时候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01 毕业前享受被爱,毕业后咬牙爱人

在学校读书时,吃穿不愁,想要买贵一点好看一点的衣服,家里人也会全力支持。

过年回家时,看见爸妈穿着几年前就开始穿着的衣服。心里酸酸的,如果说一家人的快乐总量是有定额的,恐怕爸妈是把大部分都匀给了子女。

上班后,自己不敢买太贵的衣服,因为买多了就会影响自己的存款计划。

但老妈似乎喜欢我给她买衣服,总是抛来链接,我不曾和她明确说过我一个月能有多少闲钱。但她以我为傲,从不觉得我会赚的少。而我也是咬紧牙关,不想让她觉得我赚的少。我购物车选好了几件衣服,当老妈发来链接时,我还是选择先给老妈买,老妈不识字,和她微信聊天只能发语音,但语音有时真的比文字暖心,毕竟包含更多信息量,十几秒的时长,我听见了手机那边,四十几岁的老妈开心的像个刚买好洋娃娃的小女孩。

在一开始,我并不喜欢给老妈买衣服,原因很简单,我们俩互相看不上对方看得上的。后来,我终于想通,衣服是给她穿,她开心就好!就像十几岁时,我也是坚持自己喜欢的,老妈也退一步妥协。

为了听见老妈开心的笑,我甚至多次主动找她,问她有没有想要买的衣服。

可是后来的后来,老妈却不再找我了,让我好好攒钱。

有些人一毕业就可以挣钱存钱,而我,一毕业就要还助学贷款。从不觉得这有什么委屈,但也因此知道自己和旁人多有不同,需要精心算计开销。

柳岩不算是我的偶像,但她却说出了我所想,和我有相同的地方,也许是毕业后远离家乡,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越来越短,但人寿命有限,我也想好好爱他们,即便现在还没大富大贵,但能给什么就给什么吧~

终于不用拿着爸妈给的钱去给他们买礼物了。

02 比工资上涨快的是房价,比房价上涨快的是房租

下班回家,经常会碰见一些推销房子的人,当他们满脸职业笑地对我说:想买房子不?我都是直接干脆了当地回答:谢谢!没钱~ 销售小哥也是报以一笑,一瞬间理解。

城市那么大,空房那么多,做一个蜗牛多好,在哪都有一个壳。

工资上涨的很慢,房价却不管不顾地继续上涨,公积金看起来只是杯水车薪。

毕业后想要买一个房子,但只能先租一个房。曾经,我以为会签合同的人,都是有契约精神的,但是不然,涨电价水费燃气费,房东可以变着法去发财,为了完成存款目标,自己只能一省再省。

03 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为成功的人啊

一毕业,正好赶上校庆的年份,被校友拉进群,群里老师热心地组织,发来请柬,听着那首被很多学校翻唱过的《不说再见》,能打动我的,也只是母校,因为四年的光阴,让它格外亲切。

然而,我不敢返校参加校庆。

"等我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我就风风光光地参加校庆"

"不!你应该是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让母校邀请你返校参加校友会"

当初考上大学时,让父母骄傲了一把,离开大学毕业了,却发现,自己没有学好能够让母校骄傲的本事。

现在过着"八小时求生存,八小时求发展"的日子,为生计奔波,学着像大人一样做事,不…其实已经应该像个大人了,很多同龄人已经可以给其他生命撑起一片晴天了。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成为有用的人,但我正在努力走出舒适区,让自己保持学习。

04 一开始参加简书只想变现

拿着死工资的我,上网查询之后,发现写文章是一个很好的兼职。

但我一直都不觉得写作是个轻松活,我很羡慕其他写作厉害的人。

写作要怎么变现?这个问题,有很多写稿达人分享了课程,然而当我看见"三小时看完一本书"时,我犹豫了,放弃了支付。

我买了一堆书,上一次买书,都是编程相关。

这次买了王鼎钧的一系列书,包括人生四书,还有叶圣陶先生的书。

看完他们的书,我受益匪浅,叶圣陶说到给文章起名字"先要知道自己的中心",而现在网上的文章,一堆起标题的技巧,"先把读者吸引过来再说",我不知道谁说的对,也许我应该遵循老先生的教诲,也许我应该适应现代读者的特点。但我也许只想起个标题,让读者方便过滤,把时间花在自己最迫切需要看见的文章上。

王鼎钧的文集,我看了还想再买其他的,总觉得看不够。我喜欢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喜欢他的睿智,喜欢他的格局大。

写自己当流亡学生那段时光,遇见的人,仿佛把一切重现,我欣喜于那个时代,某些人的纯粹善良以及聪明。

王鼎钧也善于将哲理讲成故事,就像把一剂苦口的良药裹上糖衣。

我现在写作,已经不急着变现了。

那些国文老师主张"文非有益于世不作",世界上好的作家,如同地球的眼睛,代读者去观察去审视周围的世界,为后人辩明荆棘与陷阱,滴水可以汇聚成海,感谢他们的存在,为读者点亮明灯,擦亮双眼。

我也想成为别人的眼睛,看见别人尚未看见的,或者看清别人尚未看清的。

成为自己喜欢且为之骄傲的人,也会是一种成功吧?

我希望可以早日追上我梦想的那个她,与她合为一体。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