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美文 > 故事

确切的快感名人故事

故事 2018-09-18 03:45:37
相关推荐

他是中国当代艺术早期不可或缺的人物之一。

他是中国多媒体影像艺术的最早实践者。

他培养的一批多媒体艺术家已成为中国艺术生态中重要的一极……

最关键的是,他至今仍以自己的创作扩展着中国多媒体艺术的边界。

他,就是被尊称为“中国录像艺术之父”的张培力。

作为“中国录像艺术之父”,张培力早已备受赞誉。评论家黄专称张培力的艺术“一直是作为中国当代艺术主流的某种反题而存在的”。《纽约时报》文化记者holland cotter评价其作品“干净、机智、晦涩”。

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等世界级艺术机构都收藏有张培力的作品。这一艺术履历散发出的光芒,足以令乌力·西克、尤伦斯等中国当代艺术重要收藏家对他的激赏显得平淡无奇。

油画

张培力的艺术是伴随上世纪80年代那场轰轰烈烈的艺术运动开始的。这场被称为“85新潮美术”的运动动摇了中国过去30多年来的主流艺术观念,迈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第一步。之后全国各类性质的青年群体和展览遍地开花:北方艺术群体、西南艺术群体、江苏青年艺术周、厦门达达……而由张培力发起的的浙江青年创作社和“’85新空间”展,也是其中之一。

张培力,1957年11月出生于杭州,从小学习素描,23岁考入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1984年毕业后,进入杭州工艺美校工作的张培力不久就和学校发生了矛盾,之后就被暂时借调到了浙江省美协工作。刚到美协不久,张培力便组织一些从中国美院毕业的青年艺术家,成立了浙江青年创作社。当时,各地在全国美术思潮的带动下纷纷举办美术展览。浙江青年创作社和浙江省美协接触之后,也达成举办“’85新空间”展览的动议。

1985年12月2日,“’85新空间”展在中国美术学院展览厅举办。参展作品50余件,包括油画、版画、国画和雕塑。当大部分艺术群体都在宣泄着激情时,该展览却以冷漠、克制、收敛的态度来观照城市文明和工业生产。

冷漠也是张培力油画的主调。在这次展览中张培力展出了4件作品:《休止音符》《请你欣赏爵士乐》《仲夏的泳者》和《水中的泳者》。在《休止音符》和《请你欣赏爵士乐》中,张培力选择以乐器萨克斯作为表现的主题。《休止音符》中一着普通夏装的男子右手持萨克斯端坐画面正中。光线从画面左侧射入,明暗划分准确,人物表情冷峻。人物背后没有具体的背景,艺术家用虚幻的深蓝色进行统一处理,人物坐着的凳子也被处理得似有若无,仅用蓝色进行简单的表现。在这样处理背景之后,人物写实感大大降低,同时增加了画面的虚无感。《请你欣赏爵士乐》也具有相同的元素:冷峻的画面调子,乐器,冷漠呆滞的人,强烈的光线,分明的明暗,虚无的背景。

展览举办后即有人站出来指责说画展给人过冷的感觉,人物麻木而无表情,这到底在说现实是冷冰冰的,还是作者冷冰冰地面对现实?但推崇当代艺术的理论家高名潞却予以肯定,认为这是“理性绘画”的代表作。

他是中国当代艺术早期不可或缺的人物之一。

他是中国多媒体影像艺术的最早实践者。

他培养的一批多媒体艺术家已成为中国艺术生态中重要的一极……

最关键的是,他至今仍以自己的创作扩展着中国多媒体艺术的边界。

他,就是被尊称为“中国录像艺术之父”的张培力。

作为“中国录像艺术之父”,张培力早已备受赞誉。评论家黄专称张培力的艺术“一直是作为中国当代艺术主流的某种反题而存在的”。《纽约时报》文化记者holland cotter评价其作品“干净、机智、晦涩”。

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等世界级艺术机构都收藏有张培力的作品。这一艺术履历散发出的光芒,足以令乌力·西克、尤伦斯等中国当代艺术重要收藏家对他的激赏显得平淡无奇。

油画

张培力的艺术是伴随上世纪80年代那场轰轰烈烈的艺术运动开始的。这场被称为“85新潮美术”的运动动摇了中国过去30多年来的主流艺术观念,迈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第一步。之后全国各类性质的青年群体和展览遍地开花:北方艺术群体、西南艺术群体、江苏青年艺术周、厦门达达……而由张培力发起的的浙江青年创作社和“’85新空间”展,也是其中之一。

张培力,1957年11月出生于杭州,从小学习素描,23岁考入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1984年毕业后,进入杭州工艺美校工作的张培力不久就和学校发生了矛盾,之后就被暂时借调到了浙江省美协工作。刚到美协不久,张培力便组织一些从中国美院毕业的青年艺术家,成立了浙江青年创作社。当时,各地在全国美术思潮的带动下纷纷举办美术展览。浙江青年创作社和浙江省美协接触之后,也达成举办“’85新空间”展览的动议。

1985年12月2日,“’85新空间”展在中国美术学院展览厅举办。参展作品50余件,包括油画、版画、国画和雕塑。当大部分艺术群体都在宣泄着激情时,该展览却以冷漠、克制、收敛的态度来观照城市文明和工业生产。

冷漠也是张培力油画的主调。在这次展览中张培力展出了4件作品:《休止音符》《请你欣赏爵士乐》《仲夏的泳者》和《水中的泳者》。在《休止音符》和《请你欣赏爵士乐》中,张培力选择以乐器萨克斯作为表现的主题。《休止音符》中一着普通夏装的男子右手持萨克斯端坐画面正中。光线从画面左侧射入,明暗划分准确,人物表情冷峻。人物背后没有具体的背景,艺术家用虚幻的深蓝色进行统一处理,人物坐着的凳子也被处理得似有若无,仅用蓝色进行简单的表现。在这样处理背景之后,人物写实感大大降低,同时增加了画面的虚无感。《请你欣赏爵士乐》也具有相同的元素:冷峻的画面调子,乐器,冷漠呆滞的人,强烈的光线,分明的明暗,虚无的背景。

展览举办后即有人站出来指责说画展给人过冷的感觉,人物麻木而无表情,这到底在说现实是冷冰冰的,还是作者冷冰冰地面对现实?但推崇当代艺术的理论家高名潞却予以肯定,认为这是“理性绘画”的代表作。

文本

1986年,浙江青年创作社解散,张培力又建立了一个新的艺术团体—池社。1986年6月的一个深夜,张和他的同伴在一堵砖墙上贴出《杨氏太极系列》—12张用废报纸拼贴而成的太极人形,高3米,第二天一早引来不少不明所以的晨练者围观。之后又有《绿色空间中的行者》完成。与《杨氏太极系列》不同的是,他这次主动邀请了观众参加,而纸人脱离了墙面,是立体的。对诸如此类活动,批评家朱青生在给张的信中这样认为:“这样的作品除了参与创作的人,观看的人也是参与者。观众在环境中与作品对话,用自己的评价和理论干预作品本身的创作意图,体验一种被激发而跃跃欲试的创造欲……”

1987年8月,张培力写了《先奏后斩的程序—关于〈x?〉》,显示了创作的观念化倾向。事实上这不只是对展览的预想,本身即是作品,只是借助文字来表达而已。随后也就有了《艺术计划第2号》,这是一份安排十分详尽的展览方案,内容相当冗长和荒诞,比如“受听者不得打哈欠、打喷嚏、咳嗽。受听者不得吸烟。受听者不得攻击对方或自己的身体。受听者不得做出任何带有诱惑、侮辱性质的动作干扰对方发言”等让人哭笑不得的规定。后来当1988 年这一方案的文本在法国巴黎展出时,还被翻译成法语和英语。

评论家黄专认为:“这两件文本计划作品和次年完成的《褐皮书1号》一起,成为他彻底摆脱视觉表现的概念主义作品。”在《褐皮书1号》中,张培力将20只乳胶手套以邮寄的方式寄给在校的本科生(大一除外)。在《甲肝情况的报告》中,手套和内脏令人恶心地漂浮在盛满药水的玻璃箱中,这仿佛是作者切身经历的反映,因为1988年的张培力刚刚从肝炎的折磨中走出,他用装置表达了对生命生存状态的不满和对麻木不仁的生命体的讽刺。这件作品的意义在于它所提供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媒介。这一大胆的尝试无疑为张培力选择录像机作为艺术媒介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勇气。

录像

1988年,张培力创作了第一件录像作品:《30×30》。正是这件作品使他获得了“中国录像艺术之父”的称誉。在一般人看来,这件作品沉闷而单调—在长达3个小时的录像中,张培力耐心地把一面镜子摔碎、粘合再摔碎,进行了长达180分钟苦役般枯燥的表演。刺耳的镜子破碎声、摔碎与粘合的手部特写无休无止,考验观众的好奇心和忍耐力。

同年“黄山会议”期间,首次展出的《30×30》果然引起了争论。有人婉转而严肃地建议他考虑镜头运用等技术问题,而艺术家王鲁炎当时就激动地向他表示“看到就觉得不用再做东西了”。

延缓、枯燥的长镜头,使用固定焦距和机位,将重复性动作视为拍摄对象—这些典型的“张氏录像语言”一经发端,便迅速影响了一批艺术家的早期录像实践:1992年邱志杰在首部录像《作品1号》中不厌其烦地将《兰亭序》在一张宣纸上重复书写了50遍,1993年颜磊在作品《化解》中也让镜头聚焦手部,不断重复表演翻花绳的枯燥动作……面对人数众多的新媒体艺术后继大军,张培力无愧为时代的开启者和领军人。

延续《30×30》的图像制作模式,录像成了张培力的主要媒介。1991年,张培力带来了他的第二部录像作品《(卫)字3号》。这是录像艺术在中国首次进行公开展示。第二次“上电视”的张培力身穿类似病号或囚犯的直条纹衫,在一个脸盆中用肥皂和清水不断清洗一只母鸡。被迫一遍遍洗澡的母鸡振翅反抗、挣扎无效后,只得顺从清洗动作机械地站立或蹲下,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影片最后的画外音是一个男声朗读报纸上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宣传文章。

此后近十年内,张培力先后创作了《作业一号》(1992年)、《水—〈辞海〉标准版》(1991年)、《保鲜期—1994824》(1994年)、《相对的空间》(1995年)、《相关的节拍》(1996年)、《不确切的快感》(1996年)、《焦距》(1996年)、《屏风》(1997年)、《进食》(1997年)、《祝你快乐》(1999年)、《不断增大》(2000年)、《同时播出》(2000年)等一大批足以载入中国录像史的作品,制作技术也由单频单画面发展为多频多画面同步录制和录像装置。评论家黄专认为:“作为中国分析性录像艺术家的代表,张培力的这些作品大都采取了一种稳定的分析态度,相对固定的机位,连续重复的镜头叙述,营造出一种敏感而实证性的视觉气氛,生理和心理活动永无休止的交替重复不断从录像媒介内部发掘其陈述方式的深度。”

影像

随着计算机、视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成为新世纪年轻一代艺术家争相尝试的艺术工具。被母校请去“掌门”国内美术高校首个新媒体艺术系专业的张培力,却突然选择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工作方式。他在作品中一改往常实景拍摄的做法,转向利用影像现成品。

《台词》《遗言》《短语》《喜悦》等作品都选用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革命电影中的片段。“我关心那些符号性的、模式化的、有时间概念的因素,这些因素集中体现了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故事片中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情结,体现了一种健康的审美态度和语法习惯。我从这些老故事片中截取片断并做简单处理,使其摆脱原有的线性结构和时间背景。我感兴趣的是由此带来的不同的阅读可能性。”

《喜悦》是从20世纪70年代的影片《战船台》中截取的片断,由两组镜头重复构成。其中一组镜头特写一位英雄人物(男或女),在他(或她)说完任何一句话后,另一组镜头就重复播放群众拍手鼓掌的画面。画面不断在演讲者与鼓掌的观众之间快速切换,最后成为无休止的轮回,被放大的是革命时期缥缈不定的“喜悦”。

《短语》的素材来自1964年的影片《霓虹灯下的哨兵》,故事描述年轻的战士赵大大与美国记者发生冲突。美国记者说:“我要向联合国控告。”赵大大厉声回道:“联合国?它认识我,我还不认识它呢。”《短语》是由两组相对的影像画面组成的互动装置。在现场,当观众进入展示空间接近其中一组画面时,在感应器的作用下播放速度会加快;走近另一组画面时,播放速度则会减慢。随着观众位置的变化,图像和口号似的声音随之做出回应,感应器导致新的距离问题。

在2007年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张培力又修改了一下《短语》。他用很小的液晶屏幕和观众玩了一次捉迷藏:观众离屏幕越近,录像的图像和声音就越模糊;参观者站在6米开外时,图像和声音才变得十分清晰;然而由于屏幕大小和音量的控制,这个距离根本就看不清、听不到录像内容。观众必须自己寻找一个合适位置,才能勉强看到、听到模糊的影像和声音。

类似这样的图像与其中渗透出来的意味,观众尽可见仁见智,在带入互动因素之后,它开始接近可以参与的游戏。

现场

黄专认为,“现场”从2006年的《修旧如旧》开始成为张培力作品的一种新语法,也赋予他的作品更多社会性色彩。这种“场景性”实验一直延续到2007年的《窗外的风景》、2008年在北京完成的《阵风》和2008年在深圳完成的《静音》。

在2006年杭州胡庆余堂原厂区遗址举办的“没事”展上,张培力突发奇想地对一间厂房进行了“修旧如旧”的改造:对它的一半进行重新装修。2007年的《窗外的景色》,根据现场即有的一扇窗户“复制”了窗外天气变化过程的录像,亦真亦幻、诗意盎然;2008年大型现场作品《阵风》,张培力搭建了一个室内环境,然后人为地进行破坏,将其变成废墟,并同时拍摄破坏的过程,现场展示的即是废墟的现场与废墟形成之前、之后的录像记录,艺术家在影像部分尽量模拟事件的真实发生,在实物装置部分也考虑了很细节的逼真效果。“我相信有种超越人之外的力量存在……一些突发性的东西,如自然灾害、人为事件等,让我有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就是人活在幻觉中。所有美好的、安定的状态都只是一种幻觉,而被改变的、被摧毁的状态是真实的。”曾有收藏者以十多万美金的高价买下《阵风》的一个拷贝。

与《阵风》在展览现场制作展览现场不同,《静音》是在展览现场制作、恢复作为展览现场的原有真实现场。几十台老旧的缝纫机被摆放在展厅中,没有工人,只有机器、厚厚的灰尘和凌乱的现场。在缝纫机面前是两个巨大的屏幕和40面小屏幕,大屏幕上放映了老缝纫机曾经所在的制衣厂大场面,小屏幕则放映着当时工作的每个工人的近镜头。现场不是完全的静音,而是有一段巨大的噪音(来自原制衣厂)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相对应的是间隔期的寂静。听着噪音,看着空寂的现场,不禁让人升起一股寒意。这是遗迹还是残骸?时间曾在这里发生什么?会发生什么?

2011年7月16日,张培力回顾展将在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一直在杭州待着的张培力,其作品一直在人、环境、风景、自然以及时间的领域中环绕,注重探讨艺术本身所能呈现的力量。对待外界的喧闹和当代艺术的纷纷扰扰,张培力更像他作品所呈现的那样,以一种自然、社会之力沉默地应对一切。而这次,他来到了热闹的上海,举办了自己的个人回顾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