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精选

百家姓裘姓:终于知道它的来历了 带你去了解一下

精选 2024-02-07 07:36:38
相关推荐

这期节目将带您深入了解裘姓这个姓氏的历史渊源,揭开其神秘的来历。裘姓是中国十大姓氏之一,其源远流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通过专家学者的研究,我们终于揭开了裘姓的来历,这一切将在本期节目中为您呈现。我们将带您走进裘姓的起源地,了解其在古代社会的地位和影响,探讨裘姓家族的传承与发展,以及裘姓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贡献。通过本期节目,您将对裘姓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其历史渊源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让我们一起走进裘姓的世界,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裘姓得姓始祖:裘侯。春秋时,卫国有个大夫被封于裘邑(在今河南省东北部),时人称其为裘侯。其后世子孙便以居住地为姓,遂成裘氏。故裘氏后人尊裘侯为裘姓的得姓始祖。姓氏源流裘(Qiú)姓源出有四: 根据史籍的记载,有一支裘姓本来是仇姓,后来为了避免仇杀而改成了裘姓。 来源于邑名,以地名为氏。春秋时期的卫国有个大夫被分封在裘邑,他的后人于是用裘作为自己的姓氏。 以官为氏。相传周朝有官名为裘官,职责是负责制作皮质。他的后代于是以这个官名作为姓氏。“裘伯鼎”器主裘卫,由其嫁女媵器的铭文判断,属于赢姓。 为了书写简便,有一支求姓改姓为裘。 得姓始祖:裘侯。春秋时,卫国有个大夫被封于裘邑(在今河南省东北部),时人称其为裘侯。其后世子孙便以居住地为姓,遂成裘氏。故裘氏后人尊裘侯为裘姓的得姓始祖。

姓氏源流,裘姓起源多种,但据近来几年宗亲考究,较为公认的说法为仇氏而来,推叔丰公(字温仲)为姓氏始祖距今约2700多年裘(Qiú)姓来源有:源流一,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贵族大夫仇牧,属于避难以先祖名字谐音为氏。据典籍《广韵》中注裘氏“本仇氏,避雠改裘。望出渤海”。这在史籍《姓源》中亦注有:“宋大夫仇牧之后,望出南阳(今河南沁阳)。又后魏仇洛齐本姓侯,改姓仇。见《魏书》。”仇牧,为著名的宋国大夫。

周庄王姬佗十五年(宋湣公子捷十年,公元前682年),在“南宫之乱”中被南宫万所杀。仇牧之子仇仲当时奔往宋国的附庸萧国。次年,宋桓公子御说立,诛南宫万,将为仇牧立后。当时萧国大夫推荐仇仲入朝为大夫,但仇仲不愿再做官,遂隐居于今河南沁阳一带,并改姓为裘氏,故裘氏奉仇仲为始祖,仍尊称为仲子。仲子的第十六世孙裘寿为西汉中郎将,其子裘法仁以文学起家,汉武帝、汉昭帝时曾出任华阴县令,后世居渤海,遂以渤海为地望。仲子的第二十五世孙裘睿,在晋朝“八王之乱”后随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后隐居于浙江金华一带,逐渐形成了浙江裘氏大宗。

据民国二年(公元19)修纂的浙江嵊州甘霖镇求家村《求氏宗谱》记载:“宋仇牧之后,子孙避难改仇为裘,居山东青州,始祖裘恭为车骑将军,因触怒汉明帝,被贬为民,谕‘裘’去‘衣’,改姓‘求’。于是裘恭离山东隐浙江青田,转隐会稽剡南山,最后扶母携幼入剡(今浙江嵊州、新昌)定居。”在新昌《剡南求氏宗谱》中,亦记载有汉裘恭改姓为“求”的相似说法。今除嵊州外,浙江的绍兴、新昌等地亦有求氏族人分布。会稽义门裘氏一脉,瓜瓞绵延,繁荣昌盛,故裘氏向有“渤海震家声,会稽世泽长”之称誉。子姓仇氏、裘氏、求氏三支同宗同源。

源流二,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的卫国大夫食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候,卫国有一位大夫名叫食,他被分封在裘邑(今河南夏邑),称裘侯,其后世子孙便以居住地为姓,遂成裘氏一族。故裘氏后人尊裘侯为裘氏的得姓始祖,史称裘氏正宗。源流三,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官名为司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司裘,又名裘官,专职负责制作皮质。在典籍《周礼·天官·司裘》中记载:“司裘,掌为大裘,以供王祀天之服。中秋献良裘,季秋献功裘。救寒莫如重裘。”古时候中原地区冬季十分寒冷,王室宫廷里面保存了大量的皮裘衣裳。周王朝为了便于管理这些衣裳,设立了一种官职叫作司裘,专门司职宫廷衣裳制造、等级鉴定、库藏保管、论功行赏等方面的工作。

在这些司裘、裘官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裘氏,成为裘氏的另一支主源。源流四,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鲁国菟裘,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菟裘,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个邑名,在今山东省泰山南部的梁父山脚下,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在史籍《左传·隐公十一年》中记载:“隐公,使营菟裘,曰吾将老焉。”指的就是鲁隐公姬息姑(公元前722~前7在位)曾想归老于菟裘。鲁隐公是鲁惠公姬弗涅的庶子,非嫡出。

按照鲁隐公先祖周公旦所制定的周朝礼法,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贤。只因鲁惠公逝世时太子姬允(后来的鲁桓公)还太小,于是由鲁隐公上台摄政,等太子长大成人之后,必须要把政权还给太子。因此,鲁隐公能够成为鲁国君主,实属过渡性质,一如他的祖先周公旦辅佐周成王的历史。鲁隐公在位十年,一直担心自己的君位不稳,很早就萌发了引退以求安的想法,因此曾大力营造菟裘,建有菟裘城,想以后在菟裘养老。菟裘后成为一个小小的方国,一直依附于鲁国,史称菟裘国。菟裘城遗址在今山东省新泰市楼德镇。居于菟裘城之鲁国军民,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菟裘氏、裘城氏,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裘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源于锡伯族,出自清朝时期官吏裘骑都尉,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裘骑都尉,是清朝时期八旗军制中的一种官位,为隆冬季节专职司察满清皇帝狩猎地以及边境的骑兵统领,通常由正白旗属下负责担当。在满洲正白旗中,有一名叫格济勒·伊巴罕的锡伯族人。格济勒氏,亦称葛济勒氏,满语为Gejile Hala,汉义“捕鸟笼的木框”,祖居雅兰(今俄罗斯雅兰河流域),承袭伯父格济勒·书裘骑都尉世职,仕至盛京将军、正白旗前锋统领,后因功加为一等轻车都尉兼一等云骑尉。其子格济勒·苏克则承袭裘骑都尉世职。在格济勒·苏克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世袭官职称谓为姓氏者,汉化称裘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满族裘氏。

义门和非义门,简单来说义门和非义门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大哥裘睿的后代,一个是兄弟裘忻的后代。西晋有兄弟三人,裘睿、裘墟、裘忻,上祖同系,而下分之。义门分仁义礼智信,占据裘姓主流人口,晋时迁入金华。非义门义天台奉化为中心,人口二万余人,于唐朝安史之乱从陕西肃州迁入。根据各家族谱考究,暂时没有发现裘墟后人。

1详解非义门,西晋时说道裘睿南迁金华隐居,开启了义门派,裘忻一支则继续留在北方,到了唐代安史之乱裘忻后人颍川公(兄)迁居于始丰藤山前洋,积川公(弟)和堂兄习山公一起迁居 剡 县崇仁仟景,是为非义门的起始。后来习山公和积川公后人又迁至四明(今宁波奉化裘村)四明(剡县康乐乡裘村岭,在今三界镇一带的四明山的深山中),裘甫于唐大中年间迁奉化裘村,裘高于景福年间迁天台)经考证同样是在剡县,靠近奉化县的四明山,今三界镇裘村岭。裘村岭,这个名字问当地人没有人知道是何来历,也已经没有姓裘的人了。

裘甫起义后,四明人裘高于唐景福年间迁居天台紫凝山,数世后迁居玉湖,为天台玉湖系初祖。到了此时天台便出现了两支裘姓族群,颍川公迁居于始丰藤山前洋流传下来的一支和习山公·后人裘高迁徙过来的一支。分别作藤山派和玉湖派。据考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裘甫即为习山公后人,天台裘氏亦为裘甫宗人也。

2非义门的变迁。宗谱记载裘忻后裔在唐初中期有岳、全兄弟二人。全之后裔二人为颍川公,积川公。岳之后裔为习山公一人。全传十一世为唐末五代初裘允鹏(今藤山派)岳传十一世为唐末裘高(今玉湖派)裘允鹏之子崇行公的儿子志(允鹏公长孙),于北宋初年从藤山迁居江西南昌。传七世名字叫从吉于南宋初年又从南昌迁居四明后迁天台县学之东定居下来。

从吉公三子叫梵三,生了三个儿子,克施、克惠、淳。克施、克惠两人后裔在元末明初迁到大淡、东横等地(此地方皆为天台县境内)。同一时期的淳之八世孙名字延关者,也因乱世隐居藤山(今山头裘)故在此基础上天台裘姓(非义门)又衍生出了新的派系,克施、克惠、后人的东门派,和淳之后代重新居住藤山的山头派。

直至现在,共有藤山,山头,东门,玉湖四派。其四派人口,藤山一千,山头二千,东门三千,玉湖一千五。(注藤山派在临海和仙居大约有一千二百人,若加上藤山派则有二千二百余人。临海白水洋镇太平裘村七百人,仙居步路乡后裘村五百人)3非义门总体人口及分布,天台人口七千,仙居五百,临海一千,河北河间一千五。计一万余人。奉化四千, 慈溪两千多、宁波江北一千、余姚裘岙一千、青田一千多、福建两千,江西抚州数百人 ,计一万一千余人。个人观点除上诉分布为非义门后裔,国内其他分布的裘姓族人应当多为义门后裔。

郡望堂号,郡望,渤海郡: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堂号,渤海堂:以望立堂。敦睦堂:来源于一个和睦的家庭。宋朝时期的裘承询一家,居住在云门山的前面,他们一家相处得很和睦,从来不闹分离。十九代没有分过家。裘姓宗谱,三幅宗谱一、观文殿大学士马廷鸾书“裘氏家乘”。马廷鸾为人正直,家中极富藏书。曾任南宋史官,观文殿大学士。公元1258年--1273年,任浙东安抚使、绍兴知府。离任时,仍保留观文殿大学士。为裘氏家谱题“裘氏家乘”谱名。二、公元1134年--1276年间,民族英雄岳飞为裘氏家谱题“至宝”二字。

三、资政殿大学士姚希得题“天与子孙,富贵昌宜”八字。姚希得,字逢原,漳州人。明进士。公元12,任嘉定府司理参军。后任蒲江知县、福州通判。两篇序跋,一、公元1208年,编就《越州裘氏家谱》。焕章阁待制裘万龄请朝奉大夫、宝章阁待制陆游为之作序,“告吾之子孙,以表彰前休,尔敢跋请”。陆游感乎义门裘氏“以孝义敦睦名天下,天下推为名族,与汉之姜肱,唐之公艺并称”。惊叹越州裘氏家谱,“以光昭世,美者,备矣”,“懿哉”!于是挥毫写下 “越州裘氏谱序”。

陆游(1125-1210),绍兴人。举试荐送屡列前茅,为秦桧所嫉,不仕。秦桧死后,才为宁德主薄。孝宗时,任枢密院编修。任朝奉大夫、宝章阁待制。后任四川军事机关官员,及一些地方的知州。陆游是南宋最杰出的诗人。二、约公元1273年,文天祥为裘家谱作跋。指出,家谱有利名教,功于“使水源木本之义,千万世而不泯“。文天祥(1236-1282),江西吉安人。进士,宫至丞相,封信国公。元兵南侵时,英勇奋战。被俘后,敌人百般劝降,不屈而死。

九幅先祖像及名人题赞,⒈ 南迁始祖西晋黄门侍郎裘睿祖像及赞。公元626年(唐朝武德丙戌年)春,会稽裘氏纂定谱书。标列郡望,氏族分枝,故墓乡邑,祖宗名讳,摭其大概,记于家谱。谱首有南迂始祖裘睿像。宏文馆学士褚亮为之题赞并书。公元1803年,自嵊县知事张宽方补书。赞裘睿“泽被生民”,是“邦家之柱石”。这是锦轴题态中形成最早的一帧。

褚亮,字希明,杭州人。博览群书,工于文学。任尚书殿中侍郎、太常博士。⒉ 云门始祖东晋黄门侍郎裘尚祖像。宋殿元张九成题赞:“晋之清臣”,“政教两尽,威蕙并着”。张九成(公元1092-1159年),杭州人。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公元1132年考取状元。南北朝宋代辅因将军会稽太守崇洋(云门四世孙)像及赞。

公元1190年,宋知漳州事朱熹赞,清嘉庆嵊县知事张直方书。题赞具宋绍兴庚戌年,应为绍熙庚戌年。此乃公元1803年张直方抄录的笔误,朱熹赞崇泽,“乃朝廷之藩翰,会稽之守臣飞”。朱熹(1130--1200)江西人,宋理学家、教育家。1148年考中进士。1160年建立自己的理学。1162年任漳州知府。1180年,任浙东常平茶盐使,来嵊赈灾、讲学。

⒋ 宋敕命旌义门承询祖像及待制李兑题赞。承询,字可暄。云门二十世孙。自尚祖至承晚辈,越六百年,云门裘氏无异爨。10,宋真宗诏旌义门,并敕封承询为承直郎。李兑题赞:“闻天子诏,恩表门闾,光华瞻梓里。”李兑,字子西,许州临颖人。迸士,由屯田员外为殿中侍御史,擢天章阁待制。曾出任杭州、越州等名郡知府,为政简严精明。

⒌ 孝子仲容公像及米芾题赞。裘仲容,云门二十三世孙。事母至孝。宋庆历间,母病亟,刲股作药引。结果病愈。当时有祥云复其家。纷传以诚孝感动天地所致。米芾评价仲容的孝行,曰“移孝即荩臣”。米芾(l051—1108年)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外史。个性怪异。二十一岁步入官场。书画很有成就。书法上,他是“宋四书家”之一,而且首屈一指。山水画上,独创“米家云山”之法。

⒍ 孝子仲庄公像及梅溪王十朋题赞。庄,云门二十三世孙。与仲容是同胞兄弟。母病时也欲刲股救母。因兄已刲,才止。兄弟以孝着称。王十朋赞仲庄,“心无觊觎,敦朴守贞”。十朋(公元1112--1171年)字龟龄,乐清梅溪人。于1148--1157年在嵊县执教。1157年得中状元。任越州知府时,赞义门裘氏“留得芳名万世重”。

⒎ 朝奉大夫溢文贞诸野公像及真德秀题赞。裘诸野,云门二十三世孙。北宋进士,官朝奉大夫,溢文贞。南渡时,徙居富阳。真德秀赞诸野:“辅翼社寝,蹇蹇匪躬,中兴侍从,公其首宗。”是辅佐朝廷,中兴国家的首要人物。真德秀(ll75--1235年),字景元,后改景希。浦城人。南宋学者。尊朱熹学派。人称西山先生。撰有《西山甲乙稿》、《大学衍义》、《西山文集》等书。

⒏ 万顷公像及魏了翁题赞。裘万顷,字元量,号碧梧先生。云门二十八世孙。宋进士,任乐平主薄、大理寺司直、江西抚干。着有《竹斋诗集》。魏了翁赞万顷是“身能致主,泽足及民”的能人志士。魏了翁(1178-1237年),字华父,号鹤山。四川蒲江人。进士。授长工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任嘉定知府。后辞官授徒讲学,后任直学士院,端明殿学士,督视江准、京淮军事,后任湖南、浙东、福建按抚使。以资政殿学士奉大夫致位。卒溢文靖,追赠秦国公。理学家、文学家。能诗善文。⒐ 迁嵊始祖永昂公像及朱熹赞、张直方书。昂,行万廿二,字于乔。云门二十一世孙。1041年迁嵊定居崇仁。朱熹赞永昂是“义概常存,宗风不坠”的义门传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07 08:04暮色俺の嫁[甘肃省网友]IP:3389934687
    @淡墨柔烟带你去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真是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对裘姓有了全新的了解。
    顶0踩0
  2. 2024-02-07 07:50淡墨柔烟[湖北省网友]IP:3408040950
    百家姓裘姓:很有意思的篇章,原来裘姓也有这么深厚的历史背景。
    顶0踩0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