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公文 > 事务文书 > 总结 > 学习总结

树立公仆意识学习总结范文

学习总结 2011-03-31 22:31:52
相关推荐

篇一:

无论是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还是依法行政、推行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都离不开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行使公权力的公务员,是否真正具有公仆意识。

公仆意识公务员职业精神的核心。主要体现在:有公正精神,为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而努力。有责任精神,在违法失职或不当行政时,必须承担道义上、政治上、法律上及道德上的责任。有协调精神和自律精神,履职时通力合作、有效沟通,行权时自我约束、自我规范。

毛泽东同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共产党人一切活动的唯一宗旨。邓小平同志用最精确最简练的语言指出:“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概括了权力的深刻内涵和准确外延。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这些论述准确而集中地体现了共产党执政的本质和目的,是对党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本质的明确阐述。作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任何特殊的利益;作为党的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都要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努力增强公仆意识,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首先,强化公仆意识才能更自觉地执政为民。当好人民的公仆是共产党人的天职。作为领导干部只有强化公仆意识,才能不忘党的宗旨;才能正确对待人民群众;才能拒腐防变,不被人民群众赶下台。作为共产党的干部不是“官老爷”,不应该高高在上,自以为了不起。应该时刻把手中的权力视为人民赋予的责任和义务,把“官”看作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把“权”看成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时刻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时刻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如果用手中的权力谋私利,驱使甚至欺压群众,那么这种权力就会异化。权力的异化必然导致领导干部角色的变化———由人民的公仆变成了凌驾于人民之上的主人,人民群众就会收回委托与赋予他们的权力。

其次,强化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才能更坚定地执政为民。作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还必须强化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人民对权力行使者实施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后者能够真正代表和实现人民的利益,并按人民选出的代表制定的法律行事,而不去以权谋私。人民赋予执政者权力,不仅仅要求执政者主观上牢牢树立“社会公仆”、“执政为民”的权力意识,而且要求执政者在行动和结果上体现代表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客观效果。自觉地接受监督,需经历一个由外在他律向内在自律的转化过程,建立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机制,而自律是基础。只有具备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才能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才能毫不动摇地坚持执政为民。

切实做到增强公仆意识、执政为民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无私奉献、为民服务。公仆意识的基本内容就是无私奉献、为民服务,也就是强调要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的位置上,甘于奉献、为民造福。作为人民公仆的领导干部,必须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绝不能为个人或某个小团体的私利工作,要识大体、顾大局,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在执政为民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领导的本质,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无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因此,必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忧人民之所忧。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权由民授、体现民意。权由民授、体现民意是公仆意识的根源所在。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我国,人民是一切权力的主体和最终来源,是权力的所有者;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是权力的使用者。因此,必须明确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摆正权力所有者和权力使用者、国家主人与人民公仆之间的关系,把权力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而不是享受;把职位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而不是一种待遇。既然明确了权力来源于人民,那么,作为人民权力的具体使用者,就必须体现人民的意愿,按照人民的想法办事,以人民的意志为转移,坚持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自觉地对人民负责,做人民的公仆。

第三,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兴国安邦。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坚持结合所在部门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勤于政务,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正确看待政绩,绝不搞形式主义,做事讲求效率、注重实绩。

第四,廉洁从政、依法用权。廉洁从政、依法用权,事关公仆形象和党群关系,是公仆意识的应有之义。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发扬我们党廉洁自律的优良传统,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自重自爱,克己奉公,光明磊落,坚决杜绝目无法纪,搞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家长作风;反对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树立廉洁公正的良好形象,努力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同时,要始终做到在法律范围内用权,提高用权的民主程度和透明度,知法守法,依法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坚持依法用权、秉公用权的良好工作作风,当好人民满意的公仆。

篇一:

无论是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还是依法行政、推行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都离不开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行使公权力的公务员,是否真正具有公仆意识。

公仆意识公务员职业精神的核心。主要体现在:有公正精神,为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而努力。有责任精神,在违法失职或不当行政时,必须承担道义上、政治上、法律上及道德上的责任。有协调精神和自律精神,履职时通力合作、有效沟通,行权时自我约束、自我规范。

毛泽东同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共产党人一切活动的唯一宗旨。邓小平同志用最精确最简练的语言指出:“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概括了权力的深刻内涵和准确外延。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这些论述准确而集中地体现了共产党执政的本质和目的,是对党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本质的明确阐述。作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任何特殊的利益;作为党的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都要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努力增强公仆意识,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首先,强化公仆意识才能更自觉地执政为民。当好人民的公仆是共产党人的天职。作为领导干部只有强化公仆意识,才能不忘党的宗旨;才能正确对待人民群众;才能拒腐防变,不被人民群众赶下台。作为共产党的干部不是“官老爷”,不应该高高在上,自以为了不起。应该时刻把手中的权力视为人民赋予的责任和义务,把“官”看作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把“权”看成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时刻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时刻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如果用手中的权力谋私利,驱使甚至欺压群众,那么这种权力就会异化。权力的异化必然导致领导干部角色的变化———由人民的公仆变成了凌驾于人民之上的主人,人民群众就会收回委托与赋予他们的权力。

其次,强化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才能更坚定地执政为民。作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还必须强化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人民对权力行使者实施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后者能够真正代表和实现人民的利益,并按人民选出的代表制定的法律行事,而不去以权谋私。人民赋予执政者权力,不仅仅要求执政者主观上牢牢树立“社会公仆”、“执政为民”的权力意识,而且要求执政者在行动和结果上体现代表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客观效果。自觉地接受监督,需经历一个由外在他律向内在自律的转化过程,建立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机制,而自律是基础。只有具备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才能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才能毫不动摇地坚持执政为民。

切实做到增强公仆意识、执政为民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无私奉献、为民服务。公仆意识的基本内容就是无私奉献、为民服务,也就是强调要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的位置上,甘于奉献、为民造福。作为人民公仆的领导干部,必须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绝不能为个人或某个小团体的私利工作,要识大体、顾大局,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在执政为民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领导的本质,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无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因此,必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忧人民之所忧。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权由民授、体现民意。权由民授、体现民意是公仆意识的根源所在。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我国,人民是一切权力的主体和最终来源,是权力的所有者;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是权力的使用者。因此,必须明确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摆正权力所有者和权力使用者、国家主人与人民公仆之间的关系,把权力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而不是享受;把职位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而不是一种待遇。既然明确了权力来源于人民,那么,作为人民权力的具体使用者,就必须体现人民的意愿,按照人民的想法办事,以人民的意志为转移,坚持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自觉地对人民负责,做人民的公仆。

第三,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兴国安邦。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坚持结合所在部门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勤于政务,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正确看待政绩,绝不搞形式主义,做事讲求效率、注重实绩。

第四,廉洁从政、依法用权。廉洁从政、依法用权,事关公仆形象和党群关系,是公仆意识的应有之义。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发扬我们党廉洁自律的优良传统,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自重自爱,克己奉公,光明磊落,坚决杜绝目无法纪,搞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家长作风;反对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树立廉洁公正的良好形象,努力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同时,要始终做到在法律范围内用权,提高用权的民主程度和透明度,知法守法,依法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坚持依法用权、秉公用权的良好工作作风,当好人民满意的公仆。

篇二:

我对“忧患意识、节俭意识、公仆意识”的理解

******总书记提出“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社会建设更需要重视三个意识。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三个意识,因为忧患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报告中这些充满感情的话语,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公仆意识,“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铮铮誓言。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贯彻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最要紧的就是以民生为核心,致力于解决发展教育、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住有所居、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安定等诸多问题,报告对此均有明确阐述,亦有措施。

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仍是中国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任务。现在中国经济已步入了稳定发展的快车道,但是仍应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其实中国的综合国力排名无论怎么靠前,用13亿人口一除后的人均数字都还是在世界100名之外,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比如,上海社保资金案的发生,既有体制机制存在漏洞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目前部分官员“丢掉了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本届中央政府执政以来,高层领导人一直率先垂范,带领各级官员关心民间疾苦,深得民众称道。与此同时,少数官员的奢侈浪费、官僚主义、脱离群众,也引起社会各界的批评。

官员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首先要制度健全,监管到位,堵住浪费和贪污****的漏洞。一些官员“学习太少,不了解世界的形势、中国发展的形势、不熟悉历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干部必须对国情保持清醒的忧患意识,要知道今天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

中国政府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建设一个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府,建设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