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公文 > 事务文书 > 工作汇报

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工作汇报材料

工作汇报 2013-11-17 14:39:45
相关推荐

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工作汇报材料(一)

尊敬的陈鸣明副省长,各位领导:

近年来,我县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主基调主战略,大力实施“四化四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团结和带领全县干部职工,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

一、20xx年工作完成情况

20xx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下同)完成87.09亿元,同比增长15.50%,人均生产总值完成24218元,增长15.30%。财政总收入完成13.30亿元,增长28.4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04亿元,增长18.15%。固定资产投资预计累计完成103.85亿元,增长44.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51亿元,增长12%。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2219元、6762元。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90.40%。经济发展综合测评在全省47个非经济强县中排第四位。

(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坚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以安龙工业园栖凤片区发展为重点,目前,工业园栖凤片区入园企业59家;园区投资完成27.79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完成投资8.09亿元,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9.7亿元;新增入园企业数11个;新增就业人数245人;实现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06亿元。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造巧洞水库供水系统,实现园区现代物流版块、小微企业创业园、核心区三大版块同时供水。建成并投用园区10千伏专线工程。小微企业创业园至龙城大道连接线、现代物流版块路网、生态载能板块金源路建成通车。建成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并进驻办公。以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为主的支柱产业稳步发展,完成原煤产量432.32万吨,增长3.23%;黄金4061.4千克,增长30.39%;石材板材484.03万平方米,增长65.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75亿元,增长20.3%。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重点打造“黔西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安龙核心区”、“贵州省安龙县金州出口蔬菜示范园区”、“贵州省安龙县南盘江沿江立体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贵州省安龙县现代烟草农业钱相示范园区”、“安龙金州农耕文化园”、“出口食用菌农业示范园区”、“薏仁米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1.47亿元,增长6.9%。园区完成总投资9.12亿元,实现总产值15.5亿元,销售收入达11.2亿元。新增2个省级园区,目前,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5个,州级农业示范园区3个。省级园区入驻企业3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2家,带动农户就业10000余人。着力推进农产品“三抓”工作,创建“贵义龙”食用菌等品牌,“安龙金银花”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建成“淘宝贵州馆安龙分馆”和“安龙运营中心实体店”,推动农产品销售向电子化、信息化发展。

(三)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加快推进以招堤风景区、金州农耕文化园为重点的景区景点建设。完成《安龙县旅游产业总体规划》等规划的修编,积极开展“安龙笃山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工作,仙鹤坪国家森林公园国际康体中心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建成安龙博物馆及停车场、招堤广场和天榜山游览步道,扩建了招堤“十里荷花”景区,修缮明十八先生纪念祠,半山亭等景点,基本完成兴义府试院主体工程;以建成招堤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4A级景区为目标,加大招堤十里荷香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力度,投入资金1.26亿元,加快景区道路、慢行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县接待游客总人数31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完成3.53亿元。大力推进物流现代化,一批仓储配送、批发采购、分装加工物流业态正在逐步形成。物流板块入园项目20个,已建成投产安龙县康庄医药批发中心、喜莱莹建材装饰公司等12个项目,完成投资13.8亿元。其余7个在建项目正有序推进。

(四)城镇建设成效明显。强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全面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镇人口多起来,城镇化率预计达43%。完成安龙县行政区划调整,为撤县设市奠定坚实基础。省级城市综合体翔龙嘉莲、州级城市综合体桦苑商贸城项目稳步推进,印象荷城、鑫凯龙城、尚水·上城等房地产项目顺利实施,共完成投资4.31亿元。盘江大道、324国道改扩建工程(市府大道延伸线)、荷都大道、龙城大道等城市骨干路网共完成投资6.62亿元,建成盘江大道、桅峰大道等城市骨干路网,启动金碑大道(市府大道至钱相)、324国道改扩建工程(市府大道延伸线)、南部片区路网等路网建设。以省级示范小城镇普坪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小城镇建设共完成投资5亿元。

(五)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园区建设力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累计完成投资6亿元,建成高级中学1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寄宿制初级中学3所、寄宿制小学1所、实验幼儿园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园区实验小学及园区二期路网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六个精准”和“四个一批”的重要指示精神,精准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全年共到位各类扶贫资金6562.4万元。通过实施产业化扶贫,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及信息化建设工作,扎实推进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确保真正“放水到田”。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发、卫生计生、民族文化、生态文明、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等各项事业发展。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按照“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强力实施“196”工作思路(以脱贫攻坚共享流程工作法为抓手,全力推进九项重点工作,全面打造荷乡安龙、书乡安龙、武乡安龙、稻乡安龙、石乡安龙、水乡安龙),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全力推动安龙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全力抓好大扶贫战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六个精准”战略思想和“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计划的重要批示及省两次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抓扶贫就是抓发展”的思路,突出“五下功夫”,打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脱贫、绿色贵州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脱贫、社会保障兜底这“六大攻坚战”,扎实推进脱贫开发工作,进一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全力把工作重心放在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上。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立足我县现有的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绿壳蛋鸡、长毛兔等特色产业,积极做好项目申报工作,争取到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000万元以上,通过产业扶持使1.25万贫困人口脱贫,确保1.8万贫困人口脱贫,41个贫困村出列。

(二)全力抓好新型工业化。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拉动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安龙县工业园区基本要素,全面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园二期建设,使小微企业创业园真正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真正发挥孵化器作用。推进物流版块二期规划建设,争取新引进商贸物流企业5家以上。完成核心区污水收集管网、生态载能版块供电线路建设,配合金源公司建成220千伏变电站。加快推进龙城大道、金源路等园区骨干路网建设。启动香涛路、生态载能版块供排水工程建设。建成投产贵州百能车辆组装车间和总装车间,年内实现产品上市销售。加大金源年产60万吨铁合金一期项目建设力度,确保年内点火投产。小微企业创业园落地10家企业左右。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建成投用大秦光伏农业科技大棚一体化项目一期、鑫光能源光伏发电项目一期。确保2000万元口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完成新增入库企业3户以上。

(三)全力抓好农业现代化。坚持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扎实做好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提升打造工作,将金州农耕文化园建成农旅相结合的4A级景区;围绕“做大产业、做强产品、做长链条、全面发展”建设方针,建成集食用菌科技研发、育种、栽培、生产、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园。扎实抓好“新医药、大健康”产业提升打造工作,继续深化与汇珠薏仁集团合作,实现全县薏仁米种植面积12万亩以上。加快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实现园区产值增加20亿元以上,入园企业增加30家以上。

(四)全力抓好城乡一体化。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紧紧围绕“南明之都、荷香之城”总体定位,按照“自然、历史、现代”的城市空间布局要求,以县城区为依托,以园区拓展为中心,以示范小城镇建设为节点,以城乡一体化为平台,进一步加大城镇建设力度,确保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根据《安龙县县城总体规划(20xx—2030)要求,加快编制实施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成市府大道延伸线、金碑至钱相道路改造工程、荷都大道、龙城大道、县城南部片区路网等城市骨干路网工程,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加快翔龙嘉莲城市综合体、桦苑商贸城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和尚水·上城、印象荷城、鑫凯龙城等城市房地产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对城市人口发展的承载能力。启动“安龙县山地绿色新型城镇化脱贫攻坚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普坪、钱相等示范小城镇建设,示范辐射带动全县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抓好六项行动计划的实施。

(五)全力抓好旅游产业化。加大旅游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资金资源,加大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投入,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加强以招堤国家湿地公园为主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景区的接待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招堤、金州农耕文化园4A级景区申报和笃山国家地址公园申报工作。加快推动招堤-海庄农旅融合示范区建设。加快安龙古城改造项目实施进度,进一步做好草纸街71号、兴义府试院等历史文化遗迹修复、修缮工作。继续搞好乡村旅游和特色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加快地热水资源开发步伐,启动安龙县中医养身一体化项目建设。加快商贸、物流等产业发展步伐,落实现代流通业态和行业管理,确保连锁经营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0%以上;实施“千乡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确保覆盖率分别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农村连锁超市、放心店基本商品统一配送;建设商业服务标准化示范社区5个。

(六)全力抓好深化改革和招商引资工作。全面落实中央、省、州的各项改革部署。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承接并认真落实好省、州下放的审批事项,精简一批县级审批事项。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各项工作。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投融资体制、行政审批制度、农业经营体制机、水务一体化体制、社会保障、区域合作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招商引资机制,结合实际对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及奖励办法进行调整,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充分发挥驻外招商、以商招商的作用,加大内联外引力度,积极引进资金加快我县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简化招商项目投资程序,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招商引资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投产达产率。招商引资资金到位率增长20%以上。

(七)全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实施“153”工程和“石漠化治理”三年攻坚战,切实抓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石漠化综合治理、新一轮退耕还林和珠江防护林保护等生态修复工程,继续实施治理坡地过度开垦、发展草地畜牧业等工程。实现三年绿化任务二年完成的目标,完成营造林任务8.5万亩,完成县城区绿化建设3.1万亩,实现全县森林覆盖率53.3%。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万峰湖以及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防治,促进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控制大气污染,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污水收集处理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农村环境整治,控制农村面源污染。

(八)全力抓好社会各项事业。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全面薄改”等工程,加大教育园区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园区在建项目建设步伐,确保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和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目标。加快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县人民医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力度。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多渠道办医,改善医疗环境,发展多样化、多形式办医的格局。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规范性县医院和县中医院建设工作,确保早日建成投用。深入开展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工作,扎实推行“三按月”绩效管理,确保实现人口计生“双降”目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贯彻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社保扩面工作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参保对象纳入基本社会保障范围,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和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统筹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安龙良好局面。

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工作汇报材料(一)

尊敬的陈鸣明副省长,各位领导:

近年来,我县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主基调主战略,大力实施“四化四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团结和带领全县干部职工,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

一、20xx年工作完成情况

20xx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下同)完成87.09亿元,同比增长15.50%,人均生产总值完成24218元,增长15.30%。财政总收入完成13.30亿元,增长28.4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04亿元,增长18.15%。固定资产投资预计累计完成103.85亿元,增长44.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51亿元,增长12%。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2219元、6762元。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90.40%。经济发展综合测评在全省47个非经济强县中排第四位。

(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坚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以安龙工业园栖凤片区发展为重点,目前,工业园栖凤片区入园企业59家;园区投资完成27.79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完成投资8.09亿元,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9.7亿元;新增入园企业数11个;新增就业人数245人;实现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06亿元。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造巧洞水库供水系统,实现园区现代物流版块、小微企业创业园、核心区三大版块同时供水。建成并投用园区10千伏专线工程。小微企业创业园至龙城大道连接线、现代物流版块路网、生态载能板块金源路建成通车。建成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并进驻办公。以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为主的支柱产业稳步发展,完成原煤产量432.32万吨,增长3.23%;黄金4061.4千克,增长30.39%;石材板材484.03万平方米,增长65.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75亿元,增长20.3%。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重点打造“黔西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安龙核心区”、“贵州省安龙县金州出口蔬菜示范园区”、“贵州省安龙县南盘江沿江立体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贵州省安龙县现代烟草农业钱相示范园区”、“安龙金州农耕文化园”、“出口食用菌农业示范园区”、“薏仁米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1.47亿元,增长6.9%。园区完成总投资9.12亿元,实现总产值15.5亿元,销售收入达11.2亿元。新增2个省级园区,目前,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5个,州级农业示范园区3个。省级园区入驻企业3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2家,带动农户就业10000余人。着力推进农产品“三抓”工作,创建“贵义龙”食用菌等品牌,“安龙金银花”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建成“淘宝贵州馆安龙分馆”和“安龙运营中心实体店”,推动农产品销售向电子化、信息化发展。

(三)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加快推进以招堤风景区、金州农耕文化园为重点的景区景点建设。完成《安龙县旅游产业总体规划》等规划的修编,积极开展“安龙笃山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工作,仙鹤坪国家森林公园国际康体中心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建成安龙博物馆及停车场、招堤广场和天榜山游览步道,扩建了招堤“十里荷花”景区,修缮明十八先生纪念祠,半山亭等景点,基本完成兴义府试院主体工程;以建成招堤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4A级景区为目标,加大招堤十里荷香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力度,投入资金1.26亿元,加快景区道路、慢行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县接待游客总人数31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完成3.53亿元。大力推进物流现代化,一批仓储配送、批发采购、分装加工物流业态正在逐步形成。物流板块入园项目20个,已建成投产安龙县康庄医药批发中心、喜莱莹建材装饰公司等12个项目,完成投资13.8亿元。其余7个在建项目正有序推进。

(四)城镇建设成效明显。强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全面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镇人口多起来,城镇化率预计达43%。完成安龙县行政区划调整,为撤县设市奠定坚实基础。省级城市综合体翔龙嘉莲、州级城市综合体桦苑商贸城项目稳步推进,印象荷城、鑫凯龙城、尚水·上城等房地产项目顺利实施,共完成投资4.31亿元。盘江大道、324国道改扩建工程(市府大道延伸线)、荷都大道、龙城大道等城市骨干路网共完成投资6.62亿元,建成盘江大道、桅峰大道等城市骨干路网,启动金碑大道(市府大道至钱相)、324国道改扩建工程(市府大道延伸线)、南部片区路网等路网建设。以省级示范小城镇普坪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小城镇建设共完成投资5亿元。

(五)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园区建设力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累计完成投资6亿元,建成高级中学1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寄宿制初级中学3所、寄宿制小学1所、实验幼儿园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园区实验小学及园区二期路网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六个精准”和“四个一批”的重要指示精神,精准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全年共到位各类扶贫资金6562.4万元。通过实施产业化扶贫,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及信息化建设工作,扎实推进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确保真正“放水到田”。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发、卫生计生、民族文化、生态文明、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等各项事业发展。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按照“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强力实施“196”工作思路(以脱贫攻坚共享流程工作法为抓手,全力推进九项重点工作,全面打造荷乡安龙、书乡安龙、武乡安龙、稻乡安龙、石乡安龙、水乡安龙),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全力推动安龙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全力抓好大扶贫战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六个精准”战略思想和“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计划的重要批示及省两次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抓扶贫就是抓发展”的思路,突出“五下功夫”,打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脱贫、绿色贵州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脱贫、社会保障兜底这“六大攻坚战”,扎实推进脱贫开发工作,进一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全力把工作重心放在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上。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立足我县现有的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绿壳蛋鸡、长毛兔等特色产业,积极做好项目申报工作,争取到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000万元以上,通过产业扶持使1.25万贫困人口脱贫,确保1.8万贫困人口脱贫,41个贫困村出列。

(二)全力抓好新型工业化。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拉动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安龙县工业园区基本要素,全面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园二期建设,使小微企业创业园真正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真正发挥孵化器作用。推进物流版块二期规划建设,争取新引进商贸物流企业5家以上。完成核心区污水收集管网、生态载能版块供电线路建设,配合金源公司建成220千伏变电站。加快推进龙城大道、金源路等园区骨干路网建设。启动香涛路、生态载能版块供排水工程建设。建成投产贵州百能车辆组装车间和总装车间,年内实现产品上市销售。加大金源年产60万吨铁合金一期项目建设力度,确保年内点火投产。小微企业创业园落地10家企业左右。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建成投用大秦光伏农业科技大棚一体化项目一期、鑫光能源光伏发电项目一期。确保2000万元口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完成新增入库企业3户以上。

(三)全力抓好农业现代化。坚持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扎实做好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提升打造工作,将金州农耕文化园建成农旅相结合的4A级景区;围绕“做大产业、做强产品、做长链条、全面发展”建设方针,建成集食用菌科技研发、育种、栽培、生产、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园。扎实抓好“新医药、大健康”产业提升打造工作,继续深化与汇珠薏仁集团合作,实现全县薏仁米种植面积12万亩以上。加快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实现园区产值增加20亿元以上,入园企业增加30家以上。

(四)全力抓好城乡一体化。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紧紧围绕“南明之都、荷香之城”总体定位,按照“自然、历史、现代”的城市空间布局要求,以县城区为依托,以园区拓展为中心,以示范小城镇建设为节点,以城乡一体化为平台,进一步加大城镇建设力度,确保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根据《安龙县县城总体规划(20xx—2030)要求,加快编制实施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成市府大道延伸线、金碑至钱相道路改造工程、荷都大道、龙城大道、县城南部片区路网等城市骨干路网工程,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加快翔龙嘉莲城市综合体、桦苑商贸城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和尚水·上城、印象荷城、鑫凯龙城等城市房地产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对城市人口发展的承载能力。启动“安龙县山地绿色新型城镇化脱贫攻坚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普坪、钱相等示范小城镇建设,示范辐射带动全县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抓好六项行动计划的实施。

(五)全力抓好旅游产业化。加大旅游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资金资源,加大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投入,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加强以招堤国家湿地公园为主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景区的接待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招堤、金州农耕文化园4A级景区申报和笃山国家地址公园申报工作。加快推动招堤-海庄农旅融合示范区建设。加快安龙古城改造项目实施进度,进一步做好草纸街71号、兴义府试院等历史文化遗迹修复、修缮工作。继续搞好乡村旅游和特色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加快地热水资源开发步伐,启动安龙县中医养身一体化项目建设。加快商贸、物流等产业发展步伐,落实现代流通业态和行业管理,确保连锁经营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0%以上;实施“千乡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确保覆盖率分别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农村连锁超市、放心店基本商品统一配送;建设商业服务标准化示范社区5个。

(六)全力抓好深化改革和招商引资工作。全面落实中央、省、州的各项改革部署。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承接并认真落实好省、州下放的审批事项,精简一批县级审批事项。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各项工作。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投融资体制、行政审批制度、农业经营体制机、水务一体化体制、社会保障、区域合作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招商引资机制,结合实际对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及奖励办法进行调整,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充分发挥驻外招商、以商招商的作用,加大内联外引力度,积极引进资金加快我县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简化招商项目投资程序,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招商引资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投产达产率。招商引资资金到位率增长20%以上。

(七)全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实施“153”工程和“石漠化治理”三年攻坚战,切实抓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石漠化综合治理、新一轮退耕还林和珠江防护林保护等生态修复工程,继续实施治理坡地过度开垦、发展草地畜牧业等工程。实现三年绿化任务二年完成的目标,完成营造林任务8.5万亩,完成县城区绿化建设3.1万亩,实现全县森林覆盖率53.3%。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万峰湖以及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防治,促进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控制大气污染,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污水收集处理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农村环境整治,控制农村面源污染。

(八)全力抓好社会各项事业。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全面薄改”等工程,加大教育园区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园区在建项目建设步伐,确保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和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目标。加快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县人民医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力度。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多渠道办医,改善医疗环境,发展多样化、多形式办医的格局。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规范性县医院和县中医院建设工作,确保早日建成投用。深入开展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工作,扎实推行“三按月”绩效管理,确保实现人口计生“双降”目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贯彻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社保扩面工作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参保对象纳入基本社会保障范围,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和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统筹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安龙良好局面。

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工作汇报材料(二)

广德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皖苏浙三省八县市结合部。全县面积2165平方公里,辖5镇4乡,127个行政村,总人口50.5万。

广德历史文化积淀深远,置县已有1800多年,受过中原文化、徽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多重熏陶。广德环境秀美资源丰饶,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板栗之乡”,竹林面积达78万亩、居全省第一,板栗面积30万亩、位于全省前列;有“天下四绝”之一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极洞、横山国家森林公园、卢湖竹海等旅游休闲度假景区。

近年来,我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争当东向发展排头兵、加快实现率先崛起”的奋斗目标,不断解放思想,扎实苦干,全县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重点抓了以下五项工作:

(一)找准一条发展路子,一以贯之抓到底

20xx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班子成立后,我们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融入”战略,结合县情实际,在学习借鉴苏浙沪先发地区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认识并把握了一条发展的定律:要想富民强县必须发展工业、要想发展工业必须狠抓项目、要想抓住项目必须招商引资、要想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必须大力优化环境。由此确立了“率先崛起”的发展目标,几年来始终坚持“工业兴县、竹业富民”、“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战略不动摇。并坚持一年确定一个工作抓手,连续开展了“招商引资年”、“优化环境年”、“开发区、新城区建设年”、“项目推进暨全民创业年”和“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

(二)抓改革,着力清除影响发展的一切体制机制障碍

纵观苏浙先发县市的发展,我们深刻认识到,体制机制上的差距是根本的差距,为此,县委、县政府自觉以改革为第一动力。全面推进企事业单位改革,20xx年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任务,随后又对县委县政府招待所、太极洞管理处等66家事业单位进行了市场化改革,盘活资产12亿元、置换职工身份近1.3万人。其中太极洞管理处开创了全省旅游景区整体改革之先河;卢村水库管理处成为全国水管体制改革的典型,受到国家水利部、人事部的表彰。大力开展投融资方式改革,通过成立4个投资公司和1个民资参股的信用担保公司,20xx年获得国家开行和宣城市农行授额信贷额度6亿元,争取县内各金融机构净增贷款6.06亿元,为100户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贷款8000万元。主动争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20xx年,我县主动争取全省首批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将乡镇由29个减至9个,行政村由281个减至127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由160个减至68个,乡镇领导职数由206人减至69人。以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为先导,我县自20xx年开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实施“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20xx年重点建设了徐家边、横岗、焦村等7个新农村示范点。目前,全县已发展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7家,市级25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6个,其中协会38个、专业合作社18个。

今年,我县还成为全省12个“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县之一,并被纳入了全省生态建设综合示范县和省财政强县奖励范围。

(三)抓招商引资,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和重中之重

广德近几年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招商引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坚持以行政推动为主导,实行了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乡镇和部门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每年召开一次招商引资万人动员大会,每双月召开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调度会,每单月召开专业招商小分队和驻外办事处工作点评会,并且不定期召开现场会,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坚持以奖惩激励为动力,先后制定了《广德县加快发展二十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县财政近四年共拿出570多万元奖励招商引资功臣,获奖对象涵盖县乡干部、企业主和普通农民等各个层面,最高个人奖金30万元。坚持以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为重点,先后在苏浙沪设立了12个招商办事处,组建了50支专业招商小分队;要求各乡镇拿出1/3人员抓招商、1/3人员为招商搞服务。坚持以推进项目建设为用力方向。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推进机制,20xx年选定了64个重点推进项目,全年有80%以上项目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今年全县共确定了100个重点推进项目,总投资达139亿元。

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内资由20xx年的1.57亿元增长到20xx年的20.2亿元,五年增长12倍,连续四年名列全省前两位;实际利用外资由20xx年的90.5万美元增长到20xx年的1608万美元,五年增长17.8倍、连续三年名列全省前十位;20xx年招商引资总量居宣城市第一。今年我县的招商引资目标为内资37亿元、外资2600万美元,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在浙江萧山、余杭,江苏无锡、昆山等地举办了投资环境说明和项目推介会,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上半年,全县实际到位内资13亿元、外资102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5.6%和2.5倍。通过抓招商引资,除了有数字上的惊喜外,更重要的是让广大干部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发展的不容易,提高了他们亲商重商的意识及服务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抓开发区建设,努力打造“全省领先、长三角一流”的发展平台

举全县之力加快开发区建设。广德经济开发区于20xx年7月8日开工建设,几年来,我们始终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推进开发区高起点规划、高速度开发、高标准建设,20xx年2月份,被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实现了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目前建成面积已达近10平方公里,进区落户企业达174家,协议内资84.2亿元、外资2.6亿美元,有44家企业投产,31家企业开工在建。今年我们还将以广德经济开发区五周年庆典活动为契机,全面建成一期,奋力拓展二期,积极开发三期,确保开发区全年实现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0亿元以上,规模工业产值30亿元以上,实际到位内资20亿元、外资2000万美元以上,投产企业达100家、实现税收1亿元以上,积极向打造“安徽领先、长三角一流开发区”的目标迈进。

鼓励乡镇因地制宜建设工业集中区。20xx年我县规划了9个乡镇工业集中区,现有入园企业已达85家,其中投产企业38家,在建企业37家,总投资规模8亿元。

(五)抓环境建设,不断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

我们认为,面对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优化环境往往比招商引资更重要。为此,在硬环境建设上,强力推进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入56.8亿元,集中实施了318国道、宣杭铁路和三条省道改造工程;在全省率先成为拥有2座220千伏、4座110千伏输变电站的县份。规划7.2平方公里的新城区于20xx年全面启动建设,在全省县级第一个实现城市规划区控规覆盖率100%。在生态环境建设上,编制了工业、旅游和生态县建设等规划,早在20xx年初就开始实行新建项目准入制,先后有35亿多元的投资项目因不符合我县产业准入规定,被我们婉言“谢绝”。同时,我县依法整治关闭、转产“五小”企业260多家。积极支持三大水泥企业新上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引进中国再生资源利用总公司投资5亿元、年产值12亿元的废旧塑料循环利用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软环境建设上,组建了行政审批办证、招投标交易、12345县长热线投诉受理“三个服务平台”,着力打造“全省领先、江浙一流”的新行政服务中心;连续四年组织开展了“全社会公开评议机关”活动,实行重奖重罚;投入近1000万元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推行超时默认制、缺席默认制、全程代理制,大力掀起优化环境的“问责风暴”。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经济发展不断提速增效。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居民储蓄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县域经济考评连续3年保持在全省“综合十强县”、“动态十佳县”行列。20xx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0.7亿元,增长18.3%;规模工业总产值49.7亿元,增长4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3亿元,增长57.4%。财政收入4.6亿元,增长40.2%。

今年1-5月份已实现财政收入2.05亿元,增长3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9亿元,增长51.6%;规模工业增加值3.8亿元,增长27.6%;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是工业经济主导地位日益突出。三次产业比重到20xx年调整为18.9:38.2:42.9,非农产业比重达81.1%,居全省第三位。初步形成了新型材料、高档家具、机械电子、服装纺织箱包、精细化工、竹木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七大特色产业群,涌现了新杭水泥建材、四合丝绸纺织、东亭竹加工等一批特色乡镇经济群。

三是与苏浙沪的经济融合日益紧密。五年来,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内资总和56.2亿元,外资3919.5万美元,引进的600多家企业中约有85%的项目、90%的资金来源于苏浙沪, 20xx年广德县被评为“浙商(省外)投资潜力城市”,20xx年广德经济开发区被评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开发区。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事业发展协调并进。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3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349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达4267元。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工作和国家规定的“五大保险”全部付诸实施,民办教育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居全省前列,计划生育、安全监察监管、水务、财政和乡镇基层党组织建设、文明集镇创建等先后荣获全国性表彰。

尽管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横向比较,我们有着很强的危机感,与毗邻的苏浙县市比,广德周边有3个全国百强县,差距仍在拉大;与省内比,各县市特别是十强县的兄弟县市发展态势十分迅猛。思危奋进,奋起直追,我们将深入学习和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四个坚定不移”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率先崛起而努力奋斗。20xx年全县预期实现生产总值6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6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4650元以上。力争提前实现“十一五”末全县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20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的“121”发展目标,争当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加快在“东向发展”中率先崛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