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公文 > 事务文书 > 调查报告

2017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调查报告 2008-03-27 21:00:21
相关推荐

2017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一

一、 美好乡村建设的背景

省委、省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建设美好乡村的重大决策。颁发《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编制了《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xx—2020年)》。《规划》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到2016年,力争全省4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20年,力争全省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30年,全省中心村全面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

二、 xx村美好乡村建设成果

(一) xx村简介

xx镇xx村位于XX县东南边陲,座落在“华东第一漂”——天仙河畔,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四周青山环绕,碧水相映,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茶叶、板栗以及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全村20个村民组563户2142人,有耕地839.285亩,山场面积10406亩,主导产业--茶叶和板栗,其中,茶园2180亩(高标准无性系茶园1850亩),板栗1450亩,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村集体拥有装机800千瓦的严河水电站和一座年产值250万元的茶叶加工厂。20xx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12.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300元。

xx村美好乡村建设主要围绕“拆、并、建、靓”四个字开展工作。一“拆”:拆迁公路沿线厕所26个,猪圈22个,牛栏2个闲置房屋8处33间,拆迁面积2400平方米。二“并”:将原散乱厕所合并成四处,建成“连体”厕所。三“建”:350户建成沼气池,并实行“一池三改”,实行了“改厨、改圈、改厕”;投资15万元建造社会公厕;投资18万元硬化村庄道路0.6公里;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体系,投资3.5万元购置100个垃圾桶安放在道路沿线和居民集中生活区,并租赁一辆垃圾车,专门配备保洁员3名,清运道路沿线和村庄内垃圾,动员群众实行垃圾袋装化,形成垃圾“户集村收村运村”的收集体系;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投资40万元在中心村建设排污明渠3000米,暗渠1500米。四“靓”:投资150万元实施120户房屋改貌,投资20万元对公路沿线农户门前余基进行硬化,并建造了花池;在环村公路沿线修建木栅栏2160米,在四处居民集中区修建休闲场所1100平方米;投资50万元栽插香樟、广玉兰、白玉兰、桂花等树种2120株,绿化了通村道路5.2公里,栽种花草25000株朵,绿化村民活动场所和居民庭院4000㎡,村民居住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投资25万元在主干道路及居民集中区安装路灯54盏,实现了村庄亮化;发展生态观光农业,自20xx年开始,先后发展高标准无性系茶园1850亩,使我村茶园面积达到2180亩,实现了人均1亩茶园。严禁在茶园使用化肥、农药,使用沼液、沼渣、秸秆还田,推广频振杀虫灯诱杀害虫。xx村还注重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建成村民健身广场,安装了篮球架,配置了健身器材;建成 “农家书屋”和“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建成休闲健身的农民公园;每年春节前后都会组织大型的“戏龙灯”活动。

(二) xx村美好乡村建设成果

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各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xx村成为XX县首批“美好乡村”示范点2017年美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汇总工作报告。xx村紧紧围绕xx大提出的“美丽中国”战略思想和岳西“四个示范”建设目标规划,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形成了一套“政府指导,村组主导,全民参与”的“美好乡村”建设发展机制。注重与美好乡村建设相结合,注重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注重与幸福家庭建设相结合,形成“人人是美丽形象,处处是秀美环境”的良好氛围。

①整齐的房屋 ②干净的道路 ③标准化茶园

xx村先后被评为“XX县节能减排示范村”、“XX县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单位”、XX县“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XX市十佳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XX市生态示范村”、“XX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安徽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全国茶叶标准示范园”、“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示范村居”,20(2017年寒假社会调研报告)xx年又成为XX市唯一一个“国家生态村”。

三、 结合地方特色,更快更好的建设美好乡村

(一) 古色茶香,大力发展茶产业

xx村气候温凉,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水1425mm,日照率47%,≥10℃的年有效积温4477.7℃,空气相对湿度77%

土壤呈弱酸性反应,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高。远离工业污染,空气清新,水质洁净,非常适合名优茶生产。

xx村依托这一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兴建高标准无性系茶园1850亩,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茶叶的加工销售,全年产值近200万元。岳西茶树一般生长在高海拔的坡地幽谷之中,茶园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周围山峦起伏、云雾迷漫、泉水长流、气候温和、日照短、昼夜温差大、雨露滋润、产出的茶叶芽叶肥壮,幽香四溢,鲜嫩碧绿,形成了岳西翠兰、岳西翠尖、岳西翠芽的优异品质。岳西翠兰被评为国宾礼茶、“两会”专用茶,足见其独特品质。

(二) 美味养生,板栗增色彩

板栗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品,被誉为“千果之王”,具有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止血消肿等功效。xx村将原来散乱分布的板栗树,统一规划,依据地标地理形成产业优势,现已经初步形成板栗产业,板栗产业园1450亩,每年为xx村村民带来一笔丰厚的收入。

(三) 感恩自然,发展生态旅游

xx村生态环境优美,群山连亘,苍翠峭拔,云遮雾绕,鸟语花香,又有“华东第一漂流”穿过其间。xx村凭借现有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观光等生态旅游。xx村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积极同外界交流学习,同XX市XX区岩寺镇建来了长期交流学习的合作关系。

四、 美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农业发展遇瓶颈,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xx村农民收入近80%来自农业。近年来,虽然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但农村土地有限,加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因此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虽然在努力发展第三产业,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经济效益普遍偏低,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弱,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二) 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缺乏长期经营管理理念

目前xx村在发展板栗和茶叶等优势产业的,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

(三)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制约地方发展

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2017年美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汇总2017年美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汇总。由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新事物、新技术接受能力比较弱,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四)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目前只有一所相对简单的医疗卫生室,只能处理相对简单的疾病,对于很多疾病的治疗无能为力。科技文化投入不足,教育负担加重。尽管近年来农村居民科技和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总体来看,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

五、 建议与对策

美好乡村建设要围绕培植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开展环境建设,建成美好乡村社区的总体要求,以农民“走水泥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居优美村庄、树文明新风、享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

(一)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积极发展二、三产业

首先,选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升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遵循广开思路、广辟渠道、多种经营、突出特色、搞活经济、提高效益的原则;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方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量,发挥资源优势,尽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高回报率型发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城市转移,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化的良性循环。

其次,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中的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发达国家,农产品的深加工品已经占到原产品的70%以上,增值部分一般都是原值的3—5倍,而我国只有0.5—0.8倍,差距明显。因此,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农业发展的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今后,我们应该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发展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按照多层次、多样化的原则,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既要面向城市市场,又要注意满足农民要求;既要发展大规模的加工业,又要发展具有地方风味和特色产品的小企业,使农产品加工业真正成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美好乡村的主导产业之一。

(二) 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如果继续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拴在土地上,农民就根本无法富裕,社会主义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必须推进城镇化。因此,必须尽快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城镇化步伐,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小城镇和城市转移,逐步减少农民,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一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县城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心建制镇为重点,健全小城镇的居住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小城镇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正确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流动和到城镇就业,注重发挥小城镇带动经济发展的功能;二是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就地转移;三要组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建立健全保障农民利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如防止拖欠工资,改善劳动环境,保障农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取消所有歧视性和限制政策。在长期内,要竭尽全力搞好农村教育事业,一则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使更多的农民子弟尽快通过高考升学实现高层次的转移;二则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合格的技工型人才,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第二层次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保护环境,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美好乡村,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要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工作,加大林业综合开发力度,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2017年美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汇总工作报告。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坚持资源合理开发与节约并重,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加快生态示XX县建设,积极推广沼气、节柴灶、太阳能,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狠抓污染源治理,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加强执法监督,巩固达标成果,为广大农村长远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条件。

(四) 加强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对农民进行多方面的培训,一是面对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新技术,了解新信息,增强致富发展的本领;二是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真正达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五)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二是狠抓农村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培育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2017年美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汇总2017年美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汇总。充分利用骨干培训、新闻媒体、法律工作者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办事和参与村务管理和监督的能力。

三是实行村民自治,规范建章立制。按照“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让群众自我教育,干部自我约束。以村务大事民主决策制度为突破口,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从而提高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行使法律法规赋予的民主权利,制定出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

四是加强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稳定。要加大对农村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打击力度2017年美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汇总工作报告。要齐抓共管,共创共建,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搞好农村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稳定。五是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开展各项积极向上的群众评比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美好乡村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017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一

一、 美好乡村建设的背景

省委、省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建设美好乡村的重大决策。颁发《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编制了《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xx—2020年)》。《规划》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到2016年,力争全省4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20年,力争全省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30年,全省中心村全面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

二、 xx村美好乡村建设成果

(一) xx村简介

xx镇xx村位于XX县东南边陲,座落在“华东第一漂”——天仙河畔,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四周青山环绕,碧水相映,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茶叶、板栗以及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全村20个村民组563户2142人,有耕地839.285亩,山场面积10406亩,主导产业--茶叶和板栗,其中,茶园2180亩(高标准无性系茶园1850亩),板栗1450亩,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村集体拥有装机800千瓦的严河水电站和一座年产值250万元的茶叶加工厂。20xx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12.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300元。

xx村美好乡村建设主要围绕“拆、并、建、靓”四个字开展工作。一“拆”:拆迁公路沿线厕所26个,猪圈22个,牛栏2个闲置房屋8处33间,拆迁面积2400平方米。二“并”:将原散乱厕所合并成四处,建成“连体”厕所。三“建”:350户建成沼气池,并实行“一池三改”,实行了“改厨、改圈、改厕”;投资15万元建造社会公厕;投资18万元硬化村庄道路0.6公里;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体系,投资3.5万元购置100个垃圾桶安放在道路沿线和居民集中生活区,并租赁一辆垃圾车,专门配备保洁员3名,清运道路沿线和村庄内垃圾,动员群众实行垃圾袋装化,形成垃圾“户集村收村运村”的收集体系;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投资40万元在中心村建设排污明渠3000米,暗渠1500米。四“靓”:投资150万元实施120户房屋改貌,投资20万元对公路沿线农户门前余基进行硬化,并建造了花池;在环村公路沿线修建木栅栏2160米,在四处居民集中区修建休闲场所1100平方米;投资50万元栽插香樟、广玉兰、白玉兰、桂花等树种2120株,绿化了通村道路5.2公里,栽种花草25000株朵,绿化村民活动场所和居民庭院4000㎡,村民居住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投资25万元在主干道路及居民集中区安装路灯54盏,实现了村庄亮化;发展生态观光农业,自20xx年开始,先后发展高标准无性系茶园1850亩,使我村茶园面积达到2180亩,实现了人均1亩茶园。严禁在茶园使用化肥、农药,使用沼液、沼渣、秸秆还田,推广频振杀虫灯诱杀害虫。xx村还注重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建成村民健身广场,安装了篮球架,配置了健身器材;建成 “农家书屋”和“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建成休闲健身的农民公园;每年春节前后都会组织大型的“戏龙灯”活动。

(二) xx村美好乡村建设成果

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各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xx村成为XX县首批“美好乡村”示范点2017年美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汇总工作报告。xx村紧紧围绕xx大提出的“美丽中国”战略思想和岳西“四个示范”建设目标规划,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形成了一套“政府指导,村组主导,全民参与”的“美好乡村”建设发展机制。注重与美好乡村建设相结合,注重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注重与幸福家庭建设相结合,形成“人人是美丽形象,处处是秀美环境”的良好氛围。

①整齐的房屋 ②干净的道路 ③标准化茶园

xx村先后被评为“XX县节能减排示范村”、“XX县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单位”、XX县“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XX市十佳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XX市生态示范村”、“XX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安徽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全国茶叶标准示范园”、“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示范村居”,20(2017年寒假社会调研报告)xx年又成为XX市唯一一个“国家生态村”。

三、 结合地方特色,更快更好的建设美好乡村

(一) 古色茶香,大力发展茶产业

xx村气候温凉,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水1425mm,日照率47%,≥10℃的年有效积温4477.7℃,空气相对湿度77%

土壤呈弱酸性反应,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高。远离工业污染,空气清新,水质洁净,非常适合名优茶生产。

xx村依托这一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兴建高标准无性系茶园1850亩,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茶叶的加工销售,全年产值近200万元。岳西茶树一般生长在高海拔的坡地幽谷之中,茶园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周围山峦起伏、云雾迷漫、泉水长流、气候温和、日照短、昼夜温差大、雨露滋润、产出的茶叶芽叶肥壮,幽香四溢,鲜嫩碧绿,形成了岳西翠兰、岳西翠尖、岳西翠芽的优异品质。岳西翠兰被评为国宾礼茶、“两会”专用茶,足见其独特品质。

(二) 美味养生,板栗增色彩

板栗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品,被誉为“千果之王”,具有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止血消肿等功效。xx村将原来散乱分布的板栗树,统一规划,依据地标地理形成产业优势,现已经初步形成板栗产业,板栗产业园1450亩,每年为xx村村民带来一笔丰厚的收入。

(三) 感恩自然,发展生态旅游

xx村生态环境优美,群山连亘,苍翠峭拔,云遮雾绕,鸟语花香,又有“华东第一漂流”穿过其间。xx村凭借现有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观光等生态旅游。xx村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积极同外界交流学习,同XX市XX区岩寺镇建来了长期交流学习的合作关系。

四、 美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农业发展遇瓶颈,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xx村农民收入近80%来自农业。近年来,虽然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但农村土地有限,加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因此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虽然在努力发展第三产业,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经济效益普遍偏低,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弱,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二) 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缺乏长期经营管理理念

目前xx村在发展板栗和茶叶等优势产业的,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

(三)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制约地方发展

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2017年美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汇总2017年美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汇总。由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新事物、新技术接受能力比较弱,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四)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目前只有一所相对简单的医疗卫生室,只能处理相对简单的疾病,对于很多疾病的治疗无能为力。科技文化投入不足,教育负担加重。尽管近年来农村居民科技和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总体来看,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

五、 建议与对策

美好乡村建设要围绕培植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开展环境建设,建成美好乡村社区的总体要求,以农民“走水泥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居优美村庄、树文明新风、享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

(一)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积极发展二、三产业

首先,选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升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遵循广开思路、广辟渠道、多种经营、突出特色、搞活经济、提高效益的原则;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方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量,发挥资源优势,尽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高回报率型发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城市转移,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化的良性循环。

其次,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中的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发达国家,农产品的深加工品已经占到原产品的70%以上,增值部分一般都是原值的3—5倍,而我国只有0.5—0.8倍,差距明显。因此,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农业发展的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今后,我们应该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发展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按照多层次、多样化的原则,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既要面向城市市场,又要注意满足农民要求;既要发展大规模的加工业,又要发展具有地方风味和特色产品的小企业,使农产品加工业真正成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美好乡村的主导产业之一。

(二) 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如果继续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拴在土地上,农民就根本无法富裕,社会主义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必须推进城镇化。因此,必须尽快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城镇化步伐,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小城镇和城市转移,逐步减少农民,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一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县城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心建制镇为重点,健全小城镇的居住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小城镇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正确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流动和到城镇就业,注重发挥小城镇带动经济发展的功能;二是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就地转移;三要组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建立健全保障农民利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如防止拖欠工资,改善劳动环境,保障农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取消所有歧视性和限制政策。在长期内,要竭尽全力搞好农村教育事业,一则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使更多的农民子弟尽快通过高考升学实现高层次的转移;二则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合格的技工型人才,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第二层次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保护环境,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美好乡村,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要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工作,加大林业综合开发力度,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2017年美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汇总工作报告。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坚持资源合理开发与节约并重,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加快生态示XX县建设,积极推广沼气、节柴灶、太阳能,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狠抓污染源治理,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加强执法监督,巩固达标成果,为广大农村长远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条件。

(四) 加强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对农民进行多方面的培训,一是面对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新技术,了解新信息,增强致富发展的本领;二是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真正达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五)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二是狠抓农村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培育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2017年美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汇总2017年美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汇总。充分利用骨干培训、新闻媒体、法律工作者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办事和参与村务管理和监督的能力。

三是实行村民自治,规范建章立制。按照“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让群众自我教育,干部自我约束。以村务大事民主决策制度为突破口,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从而提高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行使法律法规赋予的民主权利,制定出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

四是加强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稳定。要加大对农村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打击力度2017年美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汇总工作报告。要齐抓共管,共创共建,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搞好农村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稳定。五是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开展各项积极向上的群众评比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美好乡村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017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二

去年年末,县委、县政府立足全局、通盘考量,提出了要在2013年获得省级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2015年创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岩头镇以两提两争主题实践活动为总纲,以全面改善城乡发展环境为抓手,以完善工作机制为保障,将美丽乡村建设作全年性、战略性任务来抓,用大决心、大力度保障各项任务顺利推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同工作要求相比,同先进地区相比,岩头仍有许多不足需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在岩头这样一个生态优势明显、地域特色鲜明、后发优势强劲的发展中的山区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现实版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是加快山区发展的有力抓手。岩头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镇,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依托和放大生态这一后发优势,推进错位式、差异化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正是基于对岩头特色优势的深刻认识,基于对新农村建设规律的全面把握,基于对岩头优势劣势的科学洞察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二)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岩头在全面分析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制定了2013年1号文件《岩头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原则、总体目标、工作要求和工作保障,使美丽乡村建有方向、评有标准、管有办法,把新农村建设从一个方向性的概念具化为可操作的工作。

(三)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岩头镇紧紧跟随党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生态文明理念的题中之义,以国家级生态镇、省级森林城镇、市级卫生镇的创建为契机,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落实到新农村建设过程之中,继续保持生态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既是上级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更是应尽的责任。

(四)是提升岩头形象的重要载体。在建设过程中,岩头着重体现地方的生态特色和产业特点,通过对新农村建设整体化实施、品牌化经营的探索,把美丽乡村品牌的打造作为当前工作的载体和工作的方向,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今后岩头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助推器。

二、岩头镇美丽乡村建设总体情况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高、任务重、时间紧,为按期实现工作目标,镇党委、政府按照四美、三宜、两园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以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为亮点,以幸福社区建设为关键,全面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力争在2013年创成美丽乡村示范镇。

(一)狠抓组织领导。成立岩头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岩头镇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分解表(2012-2014)》,进一步明确具体要求、完成时限、责任领导与责任人。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实行效能积分警示制、专项行动跟踪督查制、美丽乡村建设攻坚周例会制、班子领导承诺履诺制等制度,形成统一领导、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层层督查的工作格局。

(二)狠抓目标规划。在制定实施方案的同时,在《岩头镇总体规划(2010-2030)》和详细性控制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完成五尺、表山、鲤溪三个社区的建设规划以及镇城区污水管网专项规划,编制出《芙蓉古村保护利用规划》、《苍坡村保护利用规划》、《岩头村丽水街保护利用规划》。

(三)狠抓投资提升。1-5月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2亿元,任务完成率31.51%,41省道南复线、溪山大街等工程有序推进。已完成招商选资8637万元,任务完成率95.57%;签约楠溪江垄溪度假村、楠溪江国际养生保健中心(一期)等5个项目,对楠溪江国际养生保健中心(二期)工程等11个项目进行了包装推介,并于4月6日成立永嘉县岩头商会,全力打造吸引凤凰还巢的金橄榄、幸福巢。

(四)狠抓六个一项目。一条丽水街北段旅游文化商业街已全面铺开立面改造、建筑重建和景观道路提升工程;一批文化展馆已全部开始施工,其中中国农村改革馆和诗词馆已竣工;一条乡间绿道已分三部分进行施工,8月底全面竣工;一个游客接待和文化创意中心即将完成设计方案;一批特色酒店和民宿已全面进场装修,确保8月底前竣工投用;一台文化大戏于五一期间在芙蓉、苍坡、丽水街等古村落宗祠(戏台)上精彩演出。

(五)狠抓环境治理。以四边三化专项行动为抓手,狠抓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共拆除违章建筑约7.7万平方米,年度任务完成率64.17%;通过建设村级垃圾收集点、配备了村级保洁员等方式切实强化村级卫生治理;岩枫路口-苍坡沿线绿化工程顺利竣工,完成迹地造林1388亩,任务完成率144.28%;聘请专业团队对境内楠溪江、五尺支流、张溪支流及村级河道实行长效保洁;完成诸永高速沿线坟墓生态化改造。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难点

(一)工作意识尚需提高。广大干部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倡导者和执行者,农民群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但从目前的工作情况来看,少数镇、村干部存在着畏难情绪和小算盘的思想,工作主动性、大局观不够强,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同时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

(二)建设资金尚需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我们还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投入美丽乡村建设,保证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开展。

(三)建设眼光尚需放远。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全局性工程,但在目前的规划中很少突出各地的生态、文化、产业特色,更没有突出鲜明特色的村庄文化,存在千村一面现象。另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没有建立和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常常出现治理反弹再治理的怪象。

(四)经营力度尚需加大。长久以来岩头已经积累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狮子岩、古村落等经典品牌,但都没有形成大的规模化效益。而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形载体,更是岩头今后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主打品牌,我们在如何发展品牌、利用品牌方面力度不太,成效也不明显。

四、先进地区经验做法

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安吉、桐庐、江宁、青芝坞等地区走在了全省前列。认真分析这些先进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及对照我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一)创新发展理念是首要。脱离实际、盲目建设、牺牲农民利益,这绝不是真正的美丽乡村。深入挖掘自身特色、大力培育精品项目、激发农村内生活力,这才是环境优美、生活富美、社会和美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的必由之路和最高目标,也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三个部分。安吉通过将近一年的酝酿、规划,通盘考虑了自身实力、外部合力与内在潜力各方面因素,形成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规划方案,为村庄环境的综合提升、农村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探索构建可憩可游、宜商宜居、且安且吉的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安吉模式这一建设愿景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二)创新工作机制是动力。创新联动机制,江宁区通过市场化运作和六个部门单位帮扶一个重点村的办法,打造出了五朵金花,并要求帮扶部门2/3的招待费用要在该村消费。创新筹资办法,安吉积极探索村企合建、市场运作、民间参与、以奖代补、出资投劳并举等模式,以有效缓解资金制约压力。创新管理思路,建立完善社会监督、责任追究制度,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确保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创新产业项目是关键。遵循一次规划、分批实施,串珠成链、因地制宜的工作方式,安吉深入挖掘每个村庄的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展示个性化乡土文化,通过改造农家民宅、村庄环境整治等工作,树立良朋镇迂迢村和鄣吴镇玉华村的书画文化、章村镇郎村村的畲乡风情、报福镇石岭村的农家休闲游等微品牌,形成黄浦江源、中国大竹海、昌硕故里、白茶飘香等4条精品观光带,从小到大层层推进一二三产协调发展,使安吉的美丽乡村花团锦簇、生机勃勃。

(四)创新品牌经营是核心。一个良好的品牌能够带来极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增强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必备要素,是不可或缺的软实力。自2008年创建伊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频频聚焦安吉,迅速地将安吉中国美丽乡村的品牌推向了全国;2009年10月,全国首次部局联办、多方联动的中国(安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高层论坛暨2009首届中国(安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品牌效应带来签约外资项目11个、总投资3.56亿美元,签约内资项目23个、总投资101亿元。

五、想法与建议

20xx年是我镇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岩头将全力抓好招商选资、城乡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以下日川-芙蓉-丽水街-苍坡美丽乡村精品线为脉络,以芙蓉山庄等旅游项目为支撑,以精品村、文明村、生态村创建为节点,以中国第一田园风光古镇为目标,进一步打响岩头美丽乡村品牌。对此,特提出以下几点想法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依托现有的融资平台,探索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新模式,做好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加快规划编制,抓好现有规划实施,制定更深入、更细致的专项规划,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和制度的指导约束作用,形成全域化与精细化相结合、大景区与小盆景相辉映的发展态势,使美丽乡村的建设标准更加全面、科学。

(二)进一步突出项目建设。突破缺少上档次项目的障碍,发挥六个一、芙蓉山庄等等重点项目的支撑作用,把项目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招商选资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项目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以项目检验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成效。加大项目包装力度,主动做好项目衔接,积极争取上级立项支持。

(三)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统筹旅游资源,集中力量招商,借助岩头商会力量,进一步营造亲商安商氛围,通过招商选资工作,加快楠溪江国际艺术研究中心、楠溪江国际养生保健中心(一期)等项目落地建设,大力发展旅游衍生产业,进一步拉开产业链,着力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和养生保健产业两大板块,从而实现产业升级。

(四)进一步打造特色品牌。加大舆论宣传动员力度,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利用楠溪江山水文化旅游节、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等大型节会活动,积极做好美丽乡村品牌经营文章,强化市场化营销理念,提高策划经营水平,创新合作途径,通过积极宣传造势,全面打响岩头耕读文化、宗族文化、山水文化和红色文化特色品牌,增强岩头区域竞争力。

(五)进一步扩大建设效果。美丽乡村不仅要环境美丽,更要群众生活幸福,达到形神兼美、内外兼修的效果。要抓环境优基础,通过镇域环境净化、沿线立面改造、店招店牌整治、村外田园风光和青山白化治理五大工程,发挥常态化管理作用,抓好点、线、面全方位美化。要抓统筹惠民生,做好完善社区服务、促进产权制度改革、建设农房集聚点等工作,把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配置与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镇村集聚有机统一起来,以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标准衡量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岩头镇将严格规划设计、挖掘本土要素、突出重点项目、经营特色品牌,真抓实干、创新破难,努力完成各项任务,圆满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