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公文 > 经济财务文书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8-04-09 11:43:28
相关推荐

*****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垃圾填埋场工程

项目业主: *****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建设地址: *****

1.2项目背景:

*****位于宁化西南部,与闽赣二省三县相毗邻,全境面积178平方公里,有人口13152人,其中畲族3956人,是福建省十八个民族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全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集镇化步伐逐渐加快,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集镇的繁荣,也带来了相应的社会问题,如垃圾产生与消纳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乡所在地约有人口4000余人,预计到XX人将达到6000余人,以每人每天产生垃圾1.2公斤计,每月垃圾量将达到210吨,年产生垃圾近2500吨。给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作为闽江、赣江、珠江三江源头之一,修建一座可供30年使用的垃圾处理场,对于保护环境卫生,显得十分必要。

1.3研究内容

根据 *****的实际情况,对拟建的垃圾填埋场各方面情况做出分析,包括:

厂址评价 ;

垃圾处理工艺选择;

卫生填埋工程方案设计;

工程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投资实施计划;

效益分析等。

1.4项目建议书编写依据

1.4.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主席令第22号)

1.4.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

1.4.3《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拓宽山海协作通道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

2 垃圾处理技术方案选择

2.1国内外几种垃圾处理技术优劣的比较:

目前,国内外对垃圾的处理技术方法主要有焚烧技术、堆肥技术、卫生填埋技术以及由上述三种技术结合起来,使缺点互相抵消,使优点更为显著的垃圾综合处理技术,简述如下:

焚烧技术。焚烧处理是目前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的一种主要方法,能够达到理想的减量化的目的,其方法是采用专用设备如垃圾焚烧炉进行燃烧,但是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同时要求有较大的垃圾量供应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才能采用。

堆肥技术。堆肥技术有敞开式静态堆肥和机械化高温堆肥二种方式,其好处在于能变废为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垃圾处理的资源化目的,但是,由于近年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结构的改变,废旧塑料、废旧玻璃垃圾量剧增,如果没有进行对这种垃圾的分类收集和预分选,很难进行堆肥处理。如果能教育广大居民自觉做好垃圾的分类处理,将各种金属、塑料和有机物区分开来,再将仅含有有机物的垃圾进行堆肥,在我乡竹山公路建设积极开展并日益完善的条件下,将垃圾堆肥用于竹山施肥,既解决了垃圾出路问题 ,又可以增加竹山地力。

卫生填埋技术。填埋无法做到垃圾的减量化,但却是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最终手段,方法简便易行,投资较低,能消纳的垃圾量大,比较适应于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和乡村的经济承受能力,对于山区小集镇来说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2.2垃圾处理规模

根据目前情况分析,由于现有的生活方式将在较长的时期内维持,因此,垃圾成分构成预计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动物、植物、塑料、纤维、金属、玻璃含量还将占主要部分。按照 *****所在地居住的人口数量,近中期的垃圾产量预测如下表:

2.3垃圾处理方案

近中期产生的垃圾拟采用堆肥 +填埋处置方式,垃圾产生量即为需处理量,以XX年的年产量为平均数计算,日处理量为6.6吨,年处理量为0.24万吨,至2024年产生的垃圾总量为0.24×20=4.8万吨,按45%进行堆肥处理后用于竹山施肥,55%进行填埋处理。填埋场可按可消纳*****30年内产生的垃圾量考虑。

*****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垃圾填埋场工程

项目业主: *****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建设地址: *****

1.2项目背景:

*****位于宁化西南部,与闽赣二省三县相毗邻,全境面积178平方公里,有人口13152人,其中畲族3956人,是福建省十八个民族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全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集镇化步伐逐渐加快,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集镇的繁荣,也带来了相应的社会问题,如垃圾产生与消纳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乡所在地约有人口4000余人,预计到XX人将达到6000余人,以每人每天产生垃圾1.2公斤计,每月垃圾量将达到210吨,年产生垃圾近2500吨。给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作为闽江、赣江、珠江三江源头之一,修建一座可供30年使用的垃圾处理场,对于保护环境卫生,显得十分必要。

1.3研究内容

根据 *****的实际情况,对拟建的垃圾填埋场各方面情况做出分析,包括:

厂址评价 ;

垃圾处理工艺选择;

卫生填埋工程方案设计;

工程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投资实施计划;

效益分析等。

1.4项目建议书编写依据

1.4.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主席令第22号)

1.4.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

1.4.3《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拓宽山海协作通道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

2 垃圾处理技术方案选择

2.1国内外几种垃圾处理技术优劣的比较:

目前,国内外对垃圾的处理技术方法主要有焚烧技术、堆肥技术、卫生填埋技术以及由上述三种技术结合起来,使缺点互相抵消,使优点更为显著的垃圾综合处理技术,简述如下:

焚烧技术。焚烧处理是目前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的一种主要方法,能够达到理想的减量化的目的,其方法是采用专用设备如垃圾焚烧炉进行燃烧,但是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同时要求有较大的垃圾量供应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才能采用。

堆肥技术。堆肥技术有敞开式静态堆肥和机械化高温堆肥二种方式,其好处在于能变废为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垃圾处理的资源化目的,但是,由于近年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结构的改变,废旧塑料、废旧玻璃垃圾量剧增,如果没有进行对这种垃圾的分类收集和预分选,很难进行堆肥处理。如果能教育广大居民自觉做好垃圾的分类处理,将各种金属、塑料和有机物区分开来,再将仅含有有机物的垃圾进行堆肥,在我乡竹山公路建设积极开展并日益完善的条件下,将垃圾堆肥用于竹山施肥,既解决了垃圾出路问题 ,又可以增加竹山地力。

卫生填埋技术。填埋无法做到垃圾的减量化,但却是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最终手段,方法简便易行,投资较低,能消纳的垃圾量大,比较适应于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和乡村的经济承受能力,对于山区小集镇来说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2.2垃圾处理规模

根据目前情况分析,由于现有的生活方式将在较长的时期内维持,因此,垃圾成分构成预计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动物、植物、塑料、纤维、金属、玻璃含量还将占主要部分。按照 *****所在地居住的人口数量,近中期的垃圾产量预测如下表:

2.3垃圾处理方案

近中期产生的垃圾拟采用堆肥 +填埋处置方式,垃圾产生量即为需处理量,以XX年的年产量为平均数计算,日处理量为6.6吨,年处理量为0.24万吨,至2024年产生的垃圾总量为0.24×20=4.8万吨,按45%进行堆肥处理后用于竹山施肥,55%进行填埋处理。填埋场可按可消纳*****30年内产生的垃圾量考虑。

3 总图与运输

3.1总图

3.1.1场址选择

拟选场址位于 *****彭坊村境内,小地名长坑垅,距离乡所在地2.5公里,场址附近有县道通过,交通便利。

3.1.2周边环境。场址周围无居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大,周边自然条件的环境容量大,植被茂盛,具有较好的自净能力。

3.1.3总图

本项目场址为一天然山谷 ,东面为山峰,西面临县道,南北二面是山脉,长约为500米、宽30米,根据场地及生产工艺、运输和施工要求,利用天然地形,从西向东把场地分为二段,即进口处为垃圾预处理和堆肥区,占地约为3000m 2 ,里面往东为填埋区,占地约为6000m 2 。

3.1.4运输与道路

本垃圾处理场日处理生活垃圾为 6.6吨,全部采用农用运输车或小型拖拉机运输。场内道路长约700m。

3.1.5用地条件。本场地可建设为山谷型填埋场,东南部为平坦狭长地段,无地下水出现,除了雨季的大气降水可用设立截洪沟排出外,填埋场可以基本上不受山洪的影响。

3.1.6土料来源。垃圾填埋作业需要大量覆盖土,周边粘土土料来源广泛。

4 预处理及堆肥处理工程

4.1堆肥处理工艺

堆肥处理工艺采用好氧堆肥,发酵温度一般在50~65ºc,发酵周期短,称为高温快速堆肥,为了使物料与空气充分接触,给系统提供足够的氧气,通常通过风机进行强制通风促进其与空气的充分均匀接触,实现好氧发酵,根据八十年以来国内垃圾处理较为普遍采用的静态好氧堆肥技术,本项目也采用仓式静态堆肥,辅以机械通风,提高发酵温度和发酵速度。

4.1.1工艺流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