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古诗文 > 古籍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林俊廷 - 互动影像声音装置

古籍 2022-11-09 17:32:11
相关推荐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分享是

互动影像声音装置——响

请欣赏视频

林俊廷 LIN Jiun-Ting

2021

互动影像声音装置

分辨率:2816*1408

作品尺寸可依空间及设备尺寸调整

声音是一种波。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被听觉器官所感知。

生活经验里,面对群山呼喊,听到回声,我们感知远处的矗立于存在。

王维的理想辋川,更是将这种视觉与听觉互补、观察事物的方法以诗的形式加以表现。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董其昌赞誉其为:“宋画第一”。

层岩叠嶂,巍峨高耸、气势夺人,山顶丛林茂盛、浓郁饱满,山谷深处一瀑如线、飞流而下,迷蒙的雾气中,前景奔流的溪水被烘托而出,以一份悠闲宁静中和了背景山体的苍劲雄浑,整个画面清幽空灵。站立画作前,彷如莅临中国文人范宽心中的宇宙,呼唤著所有的观者。

面对这般共同的山水审美感知经验,艺术家林俊廷召唤了《溪山行旅》山水空间的隐藏维度,邀请每个观者,对山呼唤,在自己与回声中构筑了一个空谷人语、光影反照的刹那与声景,徘徊于古今、近乎似远的心理体验,耐人寻味…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世界于混沌中诞生——天地之气,凝而为山、融而为川,山水之间,万物有灵。自然之精华,天地之秀气,又进一步催生了阴阳晦冥、寒暑昼夜的万象变化。

自魏晋士人崇尚老庄玄学的天人合一始,“山水”便慢慢从原本纯粹的自然环境,升华为了融合个体生命经验与审美感知的心灵之山水、精神之山水。“山水画”也从人物画中慢慢分离,逐渐发展为独立的美术题材,并藉由各种诗文歌赋的传颂,成为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审美意趣与精神寄托。

不论是唐代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理论,或是宋代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万趣融其神思」、「畅神而已」的创作与观赏之道,山水画作虽师法自然,却又高于自然,强调个体审美的自由价值,并藉由“畅游”,发挥个体想象与虚构,重新构建理想山水。

古画,印记了画家生命与自然感应的过程,范宽的心灵山水便得以纸墨为载体跨越时空与今人相遇;新媒体艺术家林俊廷,则选择以非物质化的光影笔墨与视觉书写,在写意的电子山水画中,向人们解释另一种超越感知的宇宙含义与观象体验——

山、水、鸟、兽,或是电、光、雷、雨,那些在定格画面之外的声音、温度、光影明灭与四季轮转,重新在动态的影像中构建起一种似曾相识的陌生感,在真实与虚幻间,将观者带入另一个维度的游弋与畅然。

如在画中,又在物外。作品透过人、物、景和空间的相会,在展示的场域创造出一个超越时空的交结点,联结过去与未来,将范宽作画当下的时空,与现今的时空背景相连,透过新媒体的视觉表现与互动体验,搭建起穿梭古今虚实间的沟通与对话:

“喂……”

“喂……喂……喂……”

如回声般,聆听天地气韵与人的心灵共振,召唤出现代数字视觉经验中,潜藏于内在的物我交融的精神感知,也启发更多深入的探索和对未知的好奇与想象。

【起潮时代】#上海嘉禾2021春拍现当代艺术及区块链·数字艺术专场

重点推荐拍品:林俊廷 -【响】

以宋·范宽《溪山行旅图》为主体创造的数字装置艺术品(互动影响声音装置),质地包括计算机、LED屏、音响、语音识别、拾音器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3-04-01 10:21&.伊莎贝拉.&[福建省网友]IP:762390586
    这个装置真有意思,空山中传来人的声音,我想我去了也得心醉神迷啊!
    顶0踩0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