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古诗文 > 古籍

烽火岁月书写抗日史诗 看广东兴宁这片红色热土上的抗战记忆

古籍 2022-11-05 20:04:56
相关推荐

在广东省兴宁市宁中镇竹一村,有一座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三堂五横一围龙屋,为彭承昌屋,静立于繁华街道一旁,庞大而醒目。

“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在抗日战争烽火岁月,这里曾有过激动人心的演讲。走进屋内,那些振聋发聩的声音,仿佛又在耳边响起。

一场演讲 抗日运动高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硝烟弥漫, 炮火纷飞。在中共广东省委的领导下,1939年2月,重建了中共兴宁党组织。1940年1月,成立了中共兴宁县中心区委员会。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虽未抵兴宁县境,但也少不了频繁的窜扰袭击和轰炸。据兴宁县志记载,在1939年至1942年间,日军飞机曾多次轰炸兴宁。其中,首次轰炸发生在1939年6月15日,日军飞机飞抵兴宁县境,县一中南院北楼、民众医院药房、大新街王万华商号等处被炸。

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各地党组织在县委领导下奋起展开抗日救亡运动,同时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各种斗争。在这期间,涌现出了许多抗日救亡的社团,如罗亚辉、廖立民等人组织的“新剧运社”;广东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兴宁县长李郁昆主持成立的“兴宁各界民众抗敌后援会”;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军统率委员会委员罗翼群号召组织的民众抗日自卫队……它们积极组织宣传抗日活动,发动民众支援前线抗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占了香港。原在港宣传抗日救亡活动的革命家何香凝(廖仲恺夫人),幸得脱险离港,乘小艇只身转入内地,历尽艰辛,来到兴宁,在罗翼群家中住了两个月。

1942年3月,何香凝在罗翼群的陪同下,来到彭承昌屋一中分教处向师生作了激动人心的演讲。

在演讲中,何香凝揭露了日寇侵华、残杀中国人民的罪行,并大声呼吁要“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紧接着,她又来到龙蟠中学(现龙田中学)视察并演讲。这一场场豪情万丈、催人奋进的演讲深深触动了在场师生的心灵。

留兴期间,她还在兴宁县城东街举办了“何香凝画展”,宣传抗战必胜,同时将义卖募款赈济难胞,支援抗日。

“结交从古重黄金,贫贱骄人感慨深。写幅岁寒图易米,坚贞留得百年心。”这是何香凝在其《卖画诗》中表达的心志。

这位将美术创作与革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革命画家,在兴宁逗留时间虽不长,但却给兴宁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种精神 我们党的骆驼

抗日战争时期,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因出色工作而辉耀中国,永载史册。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成员中,有一位兴宁人,他叫黄文杰。

出生于兴宁县大坪上大塘的黄文杰在1925年春,考入黄埔军校。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鲍罗廷推荐他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就读,1929年毕业。1930年,分配到苏联的伯力、海参崴一带从事党的工作。

1931年临危受命回国后,他被安排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在白色恐怖中以身许党、敢于斗争。由于叛徒出卖,1935年2月,黄文杰被捕。当天深夜,黄文杰同其他负责人在狱中设法向被捕的同志传达口信:“大家要坚定立场,抓紧准备应付敌人的口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泄露党的机密,也不要承认是共产党员,除非到了刑场才喊共产党万岁。”

在监狱里,黄文杰始终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旺盛的斗争意志,带领同志们同敌人展开顽强斗争。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在南京、武汉等地公开设立八路军办事处。南京八路军办事处成立后,立即着手营救狱中的同志。黄文杰被保释出狱,留在八路军南京办事处做党的组织工作。

南京办事处迁至武汉后,黄文杰任长江局组织部副部长、长江局秘书长。他积极协助组织部部长组建长江中下游各省党组织,先后建立起南京、湖北、广东、浙江、安徽等省市党组织。1938年12月底,周恩来写信叫黄文杰赴渝接受新任务。黄文杰当时已有病在身,但他仍带病坚持,辗转抵达重庆,在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共南方局中负责组织部工作。

1939年10月,黄文杰因长期积劳成疾,在重庆不幸病逝,年仅37岁。黄文杰逝世后,重庆办事处的全体同志为之致哀,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等亲自送葬至墓地。为悼念“对党无限忠诚、对人对事大公无私”的黄文杰,《群众》《新华日报》均出专版以示纪念。叶剑英的悼念文章《悼黄文杰同志的死》登载在《群众》专刊上,叶剑英在文中称赞黄文杰“做事认真负责,有骆驼般精神”。

“我们已申请了省委宣传部有关革命遗址保护修缮及展陈资金900多万元,完成对久安围、黄文杰故居的修缮、修复、展陈。”大坪镇党委委员林莉告诉记者,近年来,大坪镇正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打通“罗屏汉故居—黄文杰故居—南粤古驿道”等红色革命遗址,让更多的人来瞻仰英烈,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兴宁市历史纪念馆工作人员正在向记者介绍兴宁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罗玮 摄)

一个对策 危机中的应变

1940年11月,中共南方局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成立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南委),作为南方局的派出机构,统一领导南方各地的党组织。方方为书记,张文彬为副书记,工作机关初驻广东梅县,后移驻广东大埔县境内。1942年5月,南委组织部长郭潜被捕叛变,南委机关及所辖江西、粤北省委、广西省工委和几个主要交通站相继遭受严重破坏,史称“南委事件”。

由于大埔县境内的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遭到破坏,1942年6月,南委兴宁交通站被查封。对此,兴宁党组织采取应变措施,立即疏散党员。

同年9月,中共兴宁特派员根据上级指示,暂时停止组织活动,要求党员尽量转移到外省外县去,寻找职业掩护隐蔽下来,并要求每个党员实行勤学、勤业、勤交友的“三勤”活动。这时期,先后到云南、广西、韶关、江西等地的党员有40多人。

1942年10月,兴宁党组织遭到破坏。曾担任过中共兴宁中心区委书记的陈季钦,在敌人威逼利诱下向国民党县党部和闽粤赣边区司令部(驻兴宁)自首叛变,递交了中共兴宁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的名单20多人。随着形势恶化,兴宁党组织决定,党员分几路疏散,一部分到五华,一部分到赣南,一部分留在兴宁坚持地下斗争。

1943年3月,中共兴宁县副特派员朱逸谦躲避在其家中,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背叛革命,致使兴宁党组织受到更严重的破坏。当时,有56名党员和一批进步青年,受到国民党县政府通缉,分别到五华、梅县、粤北、赣南、湖南、云南、桂林和重庆等地躲避。

“南委事件”不仅使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一些重要领导人、干部在事件中牺牲。同时由于党的组织活动停止,党的组织、宣传等各项工作均受到较大程度的削弱。在事件中,兴宁党组织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制止了事态的发展,有效保护了党组织和广大干部,团结了群众,为党的组织恢复、发展壮大以及以后的革命斗争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梅州日报记者:叶惠玲

特别贡献:中共兴宁市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廖玉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5)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3-09-10 11:08四月芳菲[黑龙江省网友]IP:3407242009
    @I.l.M广东兴宁是一个真正的英雄集结地,值得我们铭记!
    顶0踩0
  2. 2023-07-10 17:43I.l.M[澳门网友]IP:763082117
    看了烽火岁月,更加了解了抗日战争的艰难与伟大。
    顶3踩0
  3. 2023-05-10 00:19胡海宽[海南省网友]IP:1966754690
    这部剧从细节到演员都做到了极致,无比精彩!
    顶21踩0
  4. 2023-03-09 06:54冰冰时代[陕西省网友]IP:3389417429
    广东兴宁的抗战记忆让人感动,红色热土绽放出勇气和坚决!
    顶6踩0
  5. 2023-01-06 13:29纽扣[安徽省网友]IP:1732027798
    烽火岁月是我国抗日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剧真实而震撼!
    顶0踩0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