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网

聚文网 > 古诗文 > 古籍

分享《戴老师魔性诗词课》:带你走进李白和杜甫的人生 读懂唐诗

古籍 2022-11-04 08:14:15
相关推荐

在在线教育上,用自己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老的诗词,让学生通俗易懂的方法来吸收经验的魔性教学方法,一位年纪65岁,满头雪白发,精神抖擞笑容满面地讲述着伟大的古诗词。

一口地道的湖北麻城普通话,笑起来眼睛眯成可爱的两条缝,讲到高潮部分会比听课的学生更加的兴奋而手舞足蹈。

他就是被大家称为“流氓老头”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65岁的戴建业老师。

“你以为陶渊明种豆蛮好,实际上草盛豆苗稀,要是我种这个水平,绝不写诗。”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火爆全网了。有同学反馈说,他普通话不标准,带着浓烈的地方口音,但是正式这种独特的口音,加上特别魔性的教学方式,很多同学和网友都喜欢听。

在戴建业的眼里,历史上所有名人,不管是谁,都有着让人吐槽的地方。那些流传千古的诗词,就是最好的证明。

“狗东西”“写个鬼”“狂得要命”……这个62岁的老头,操着一口流利的湖北麻城普通话,仅仅几个月的事件便吸引了超过500万的粉丝,网上的各种视频获赞量也逼近2000万了。

很多同学和网友都感叹赞同,是戴建业老师的教学方法拉近了我和古人的距离。

的确如此哦,这个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了大半辈子书的教授,凭借自己极其深厚的文化功底和幽默到让人上瘾的语言,将那些平日里高不可攀的文人拉下神坛,放在了大众的面前。感觉就像自己的学长前辈就在我们的身边。

对于现在在读书的00后大学生而言,千篇一律的说辞、照本宣科的讲解,很难得到他们的尊重与认同。毕竟,对于作为“数字原生代”的年轻人而言,传统的说教很难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与心理共振,很难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难以和他们一起构建生活和价值。

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魔性解读古诗”拥有了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能力,带给受众耳目一新、如沐春风的新鲜感与满足感;找到与普通人有共鸣的视角、发掘有故事的人物、展现有深度的思考,让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感”。

提到古诗词解读,一些人总是热衷贬低年轻人的接受能力与鉴赏力,总是先入为主地认为古诗词就应该曲高和寡。而“魔性古诗解读”犹如一面镜子,告诉教育从业者——只要你足够好,年轻人不仅可以接收得到,还可以接受得了。弘扬传统文化,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参与;激活年轻人的参与热情,需要更多能够踏进年轻人心灵的“好老师”。

在一个工具理性盛行的时代里,在“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的裹挟下,一些老师对课堂教学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仅仅将其当成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没有投入足够的心思与精力在教书育人上面。“魔性解读古诗”走红的背后,是以戴老师为代表的一批“好老师”对三尺讲台的价值坚守。重视课堂教学,对教书育人保持笃定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纯粹地、充满敬畏地、执着地去做一件事,让一些老师具有了“点燃”年轻人的能力。

一、不装腔作势,我本来就值得人家喜欢

“如果每一代的文学作品,总是读出来是上一代人读出来的意思,这一首诗就死了。如果说我要有一点什么贡献的话,就是我激活了这个历史上的文学作品,在现在生活中的生命力。”

让戴建业大火的视频,没有剧本,也没有特别加工,制作者只是将他授课的影像录了下来,剪成片段,放在网上。同时上传的,还有易中天、俞敏洪等早已红遍网络的人。

“结果老百姓最喜欢我,一天的点击量就达到两千多万,点赞的有一两百万,是其他人的几百倍。”

消瘦、干练,衬衫配体恤,外加自行车。是校园里的戴建业给大家的第一印象。

这个老头操着一口流利的麻城普通话,一边给学生讲述诗词,一边揭露那些文人写诗时候的真实状态,金句频出,让人忍俊不禁。

戴建业是这样说李白和杜甫的:

唐玄宗把李白放出了宫廷,叫赐金放还,就是给他一笔钱叫他滚蛋,不是个当宰相的料子。李白从长安到洛阳,杜甫是李白的粉丝,慕名求见,一见了以后他对李白佩服死了,然后跟着李白一起从河南洛阳出发,到河北山东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另外一个流浪汉叫高适,在半路上遇到了这两个浪漫鬼,3个人从夏天搞到了秋天,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一到了深秋,3个人搞得蓬头垢面都没有成仙,我们杜甫就开始说我不干了,我要回去。他有一首诗: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戴建业是这样说陶渊明的:

陶渊明是特别有幽默感的诗人,他是冷幽默。你看他的鬼诗,不认真读你就不知道他幽默在哪个地方。他第一句写的特别隆重“种豆南山下”,你认为他种的蛮好,他突然来一句“草盛豆苗稀”,种的个鬼田!要是我种的这个水平我绝不写诗。你以为陶渊明肯定懒对吧?他不!他忙着来一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是天还不亮半夜鸡叫就出来了,月亮出来了才回去。还是种的个鬼“草盛豆苗稀”。

正应了网友的那句话:半夜不要打开戴老师的视频,很容易上瘾。

戴建业幽默的背后,是他扎实的古文学功底,作为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学科组长、学科带头人,年过60的戴建业依旧没有放下对诗词的学习。他甚至在卫生间都放了最喜欢的诗人的诗集,就为了洗脸刷牙的时候能够多看一会儿。

也正是这样,戴建业才能发现,这些古人在写诗的时候居然发生过这样的故事。

而通过戴建业的视频,网友才发现,原来课本上那些清高的文人,同样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写下“昨夜雨疏风骤”的李清照,是一个喊着“知否知否”,有起床气的女子。

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是不到半个月就跟别人谈恋爱的混蛋。

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是一个有着冷幽默,认真种地种到“草盛豆苗稀”的人。

戴建业教授这些年讲课的精华,都被浓缩进了《戴老师的魔性诗词课》这本书中,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读腻了市面上枯燥的诗词类讲解书籍,不妨买一本《戴老师的魔性诗词课》,相信戴老师在书中幽默的诗词解读,会让你的孩子对诗词重新感兴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5)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3-09-10 01:25与文字结缘[四川省网友]IP:3056308858
    @Grox—丹尼尔感谢戴老师通过这门课程,让我对唐诗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欣赏。
    顶0踩0
  2. 2023-07-10 02:46Grox—丹尼尔[山东省网友]IP:3389023395
    戴老师的讲解很细致,让人欲罢不能,真的很好听。
    顶8踩0
  3. 2023-05-09 04:08向风[辽宁省网友]IP:3407029315
    强烈推荐给所有喜欢古诗词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顶0踩0
  4. 2023-03-08 05:30shel[甘肃省网友]IP:3407977542
    这个课程让我重新认识和读懂了唐诗,真的很有收获。
    顶0踩0
  5. 2023-01-05 06:52티오[青海省网友]IP:456574430
    戴老师的魔性诗词课真是太有趣了,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李白和杜甫的人生故事。
    顶3踩0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